第一章 戏剧艺术的特性及历史概要
第一节 什么是戏剧艺术
第二节 戏剧艺术的特性
第三节 戏剧艺术发展简史
第二章 导演艺术的特性与导演的职能
第一节 什么是导演艺术
第二节 导演艺术的创作过程
第三节 导演艺术的特性
第四节 导演的职能
第五节 导演应该具备的条件和素质
第三章 导演教学中的元素训练
第一节 舞台行动练习
第二节 实物小品
第三节 舞台事件小品
第四节 音乐与音响小品
第五节 画面小品
第六节 舞台时间小品
第七节 舞台空间小品
第八节 舞台调度
第九节 舞台节奏与气氛
第十节 舞台瞬间(停顿)小品
第十一节 主题小品及成语小品
第四章 导演的剧本分析
第一节 剧本分析的目的与重要性
第二节 培养自己的剧本分析能力
第三节 关于初读和精读剧本
第四节 研究时代背景和收集有关参考材料
第五节 研究和了解作者
第六节 剧本分析的内容及方法、步骤
案例解析:《哈姆雷特》的剧本分析
第五章 导演构思
第一节 什么是导演构思
第二节 导演构思的内容和要求
案例解析一:《俄狄浦斯王》的剧本分析和导演构思
案例解析二:《地母节妇女》的剧本分析和导演构思
案例解析三:舞台上的古希腊《晚餐》——排练《晚餐》的导演说明
第六章 表演艺术的特性及演员如何创造人物形象
第一节 表演艺术的特性
第二节 演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
第三节 演员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构思和创造
第四节 焦菊隐的“心象说”
第五节 人物形象塑造中形与神的关系
第六节 寻找和培养角色的自我感觉
第七章 斯氏体系中的表演元素训练
第一节 当众孤独
第二节 放松和肌肉松弛
第三节 注意力集中
第四节 想象力与模仿力
第五节 动作的合理化
第六节 信念与真实感
第七节 “五觉”训练
第八节 无实物训练
第九节 情绪记忆
第十节 假使
第十一节 舞台行动
第十二节 行动的逻辑和顺序
第十三节 规定情境
第十四节 内心视象
第十五节 判断与思考
第十六节 交流与适应
第十七节 内心独白
第十八节 无言与少言交流练习
附录 有关戏剧导演、表演的知识和文论
名词解释
导演如何保持剧种特色,让中国戏曲艺术吸引世界观众
简洁——艺术的最高境界
戏剧艺术的“卡塔西斯”浅析
表演教学中的三大阶段
为什么戏剧最提倡现实主义?——答网友之问
越有地方性就越有全国性,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国际性
话剧中语言的重要性
深深怀念大师,感谢恩师——在纪念焦菊隐诞辰11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戏剧、电影和电视剧艺术之比较
影视艺术中的镜头景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