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第1章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临床结果
第2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
第3章 血管外科实践中的再狭窄——分子生物学和预防策略
第4章 血管炎及肌纤维发育不良
第5章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性血管生成
第6章 凝血机制和血友病
第7章 影响血小板和凝血的药物
第8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9章 血管外科中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诊治
第10章 周围神经病变和截肢后疼痛综合征
第11章 血管移植物的现状和未来
第12章 血管移植物感染
第13章 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
第14章 血管成像技术:原理与实践
第2部分 先天性血管系统疾病
第15章 小儿血管外科手术
第16章 先天性血管异常
第17章 血管源性肿瘤
第3部分 血管创伤
第18章 血管创伤后的损伤控制手术
第19章 颈部及上肢血管创伤: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处理、指南及结果
第20章 钝性创伤性主动脉损伤
第21章 腹部血管创伤
第22章 下肢血管创伤:病因、发病机制、分型、管理、指南和结果
第4部分 下肢缺血及相关情况
第23章 急性下肢缺血
第24章 下肢缺血手术技术要点:急性下肢缺血开放及腔内基本手术技术
第25章 腘动脉瘤和股动脉瘤
第26章 慢性下肢缺血
第27章 慢性下肢缺血的主髂动脉重建技术
第28章 腹股沟以下血运重建术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技术问题
第29章 非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下肢缺血
第30章 糖尿病足
第31章 下肢截肢术
第5部分 上肢血管性疾病
第32章 急性上肢缺血
第33章 慢性动脉粥样硬化性上肢缺血
第34章 胸廓出口综合征
第35章 多汗症
第36章 雷诺现象
第6部分 颈动脉疾病
第37章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和病因
第38章 TIA和脑卒中的现代医学管理
第39章 颈动脉疾病
第40章 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技术要点
第41章 颈动脉血运重建的结果
第42章 椎-基底动脉缺血
第43章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疾病
第44章 颈动脉体瘤
第45章 颅外段颈动脉瘤
第7部分 腹主动脉瘤
第46章 腹主动脉瘤:基本概念
第47章 腹主动脉瘤筛查
第48章 腹主动脉瘤手术的临床特征及适应证
第49章 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技术要点
第50章 复杂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技术
第51章 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的结果
第52章 腹主动脉瘤:急诊手术结局
第53章 主动脉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8部分 胸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病理学
第54章 胸升主动脉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遗传学特征
第55章 胸主动脉瘤
第56章 胸主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指征
第57章 胸主动脉瘤开放外科手术的技术和临床要点:胸腹主动脉瘤外科基本技术、主动脉弓重建技术、脊髓保护、脑卒中预防及开放手术的效果
第58章 胸主动脉瘤血管腔内修复外科技术和临床要点
第59章 胸主动脉夹层
第60章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指征
第61章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技术与临床
第62章 胸腹主动脉瘤
第63章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技术及临床
第9部分 肠系膜和肾血管疾病
第64章 肾血管疾病
第65章 肠系膜缺血
第66章 内脏动脉瘤
第10部分 静脉和淋巴管疾病
第67章 静脉曲张
第68章 静脉曲张手术技术
第69章 静脉曲张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对比研究、并发症及管理方法
第70章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71章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第72章 下肢深静脉阻塞的治疗
第73章 下肢及盆腔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
第74章 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
第75章 淋巴、淋巴水肿的评估、治疗和处理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