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病毒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病毒的分布
二、病毒的起源、概念及特性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四、病毒学与医学病毒学
第二节 病毒学发展简史
一、传染病病原学的确立阶段
二、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三、病毒的细胞水平研究阶段
四、病毒的分子水平研究阶段
五、病毒组学及后组学阶段
第一篇 医学病毒学基础
第一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一、病毒的变异现象
二、病毒变异的机制
第四节 病毒的抵抗力
一、物理酿
二、化学酿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一、病毒分类机构及其病毒分类系统
二、病毒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三、亚病毒因子
第二章 病毒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
第一节 固有免疫
一、免疫屏障对病毒感染的防御作用
二、抗病毒的固有免疫应答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
一、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体液免疫应答
二、T细胞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应答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
一、病毒逃逸人体免疫的机制
二、影响病毒感染及其免疫状态与持续时间的因素
第三章 病毒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一、病毒的传染源
二、病毒的传播方式
三、病毒的传播途径
四、病毒的播散
五、病毒的感染类型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二、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三、病毒的免疫逃逸作用
四、病毒与肿瘤
五、其他因素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第四章 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
一、标本采集时间
二、标本种类与部位
三、标本处理、保存和运送
第二节 病毒形态学检查
一、电子显微镜检查
二、光学显微镜检查
第三节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二、病毒的鉴定
三、病毒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第四节 病毒成分检测
一、病毒核酸检测
二、病毒抗原检测
第五节 病毒相关抗体检测
第五章 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
第一节 人工主动免疫
一、疫苗的概念
二、疫苗的种类及特点
三、免疫规划
第二节 人工被动免疫
一、抗体制剂
二、其他被动免疫制剂
第六章 病毒感染的治疗
第一节 抗病毒小分子药物
一、病毒进入的抑制剂
二、病毒脱壳的抑制剂
三、病毒基因表达的抑制剂
四、病毒基因组复制的抑制剂
五、病毒组装、释放抑制剂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治疗
一、激活抗病毒固有免疫的药物
二、抗病毒抗体药物
第三节 其他抗病毒药物
一、基因治疗
二、中草药治疗
第四节 病毒耐药性
一、病毒的突变率
二、病毒群体的规模
三、病毒复制的速率
四、耐药性所需的突变数量
五、耐药突变病毒的适应性
第五节 抗病毒治疗的原则
第二篇 致病性病毒
第七章 呼吸道病毒
第一节 冠状病毒
一、冠状病毒的共同特性
二、SARS冠状病毒
三、SARS冠状病毒
第二节 正黏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副黏病毒
一、麻疹病毒
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三、人副流感病毒
四、亨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
第四节 肺病毒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
二、人偏肺病毒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一、人腺病毒
二、风疹病毒
三、鼻病毒和肠道病毒
四、呼肠病毒
第八章 肠道病毒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一、分类与命名
二、病毒形态结构及基因组
三、病毒蛋白
四、病毒复制
五、致病性
六、抵抗力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四节 肠道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五节 肠道病毒D68、B69、D70
第九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一节 轮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诺如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星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四节 人肠道腺病毒
第十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十章 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 汉坦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大别班达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 虫媒病毒
第一节 登革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乙型脑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寨卡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五节 西尼罗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六节 黄热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 逆转录病毒
第一节 逆转录病毒概述
一、形态与结构
二、复制周期
三、感染与致癌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人内源逆转录病毒
一、人内源逆转录病毒简述
二、HERV正常生理功能
三、HERV与疾病
四、应用研究
第十四章 狂犬病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人巨细胞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EB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五节 新型人疱疹病毒
一、人疱疹病毒6型
二、人疱疹病毒7型
三、人疱疹病毒8型
第十六章 人乳头瘤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 痘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十八章 细小病毒
第一节 细小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人博卡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 朊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病毒传播途径或致病特点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