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接话的艺术/三分钟漫画
ISBN:9787221180377
作者:编者:高子茗|责编:杨雅云
定价:¥59.0
出版社:贵州人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154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眼中有尺度——做个有眼力见儿的人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你需要一双“透视眼”
  听懂弦外之音,达成心灵默契
  区别场合,说话也要因地制宜
  求人尺度拿捏准
心中有分寸——别在惹怒别人的边缘疯狂试探
  有一种尊重叫作看破不说破
  拿捏不好尺度的玩笑不是玩笑
  拒绝的话要说得恰到好处
  话说七分满,空头支票莫乱开
  你怎么专踩他人的痛处
  会表达更要会倾听
  口舌之快,并不痛快
脑中有转折——拐个弯,抹个角,迂回战术少不了
  话出口前先过脑
  妙语藏机,正话反说
  打破僵局,“破冰”有道
  自嘲,尴尬的缓和剂
  移花接木,妙语激将
  冲动是魔鬼,情绪不稳慎开口
  给批评套上华丽的外衣
言中有底气——说服的正确打开方式
  让说服不再是难题
  站在对方的立场打动对方
  同理心的力量正无穷
  对方“得意”,你才能能“得意”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说服他人要精于诱导
  表达清晰,说服更高效
  引导对方开口说“是”

精彩页/试读片段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曾一直被人们厌弃,人们觉得这种行为就是为达目的而没有底线地讨好别人、奉承别人。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精湛的沟通技巧,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才能说中对方的心理,进而赢得对方的好感。
    一次,某节目要以“农民产业协会”为话题进行一次采访,被采访的人是当地养猪分会的会长。节目开始前,主持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比如:采访时的背景应该体现典型环境,采访的对象是养猪分会会长,于是他们经过多番尝试,找到了养猪场里最合适的角度,在这个角度拍摄,可以从镜头中看到大猪、小猪生龙活虎地吃食的场景,整体看来很生动;在服饰上,主持人特意换上了一件看起来很朴素的夹克衫,这样跟农民站在一起没有什么距离感,也与这个环境相协调。在做完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节目正式开始录制了。主持人问道:“会长,咱们这个养猪分会总共辐射了多少农户?”
    可谁知道,这个会长一脸迷茫地看着主持人,问:“对不起,记者同志,你刚才说什么射了多少农户?”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了,主持人尴尬极了。他采访前千思万虑,却忽略掉了会长文化程度不高这个事实,竞然一开口就使用了这么书面化的用语。幸好这个节目是录播的,还有机会挽回,主持人换了能让会长明白的问法。然后,这个农民朴实地说:“我哪算什么会长啊,我就是个养猪的头儿。”后续采访主持人尽可能地让自己的问题通俗易懂,但因为事先没做这方面的准备,变得很被动,所以这次采访并不算成功。
    我们每天都会与不同的人交谈,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故事中的养猪分会会长明显是个直白、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主持人却使用了对方难以理解的用语,当然会让现场陷入尴尬。因此,说话人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根据不同说话对象的不同特点,调整不同的说话方式,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更顺利地达到想要的说话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有可能会造成尴尬的局面。
    小王是一位大学毕业生,在一家工厂工作。刚开始,人们对他的印象不错。过了两个月,他发现车间主任开始对他冷淡起来。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车间里一位好心的师傅告诉他:“你以后说话少用点儿新鲜词儿就行了。”他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他在学校学的是文科,讲话文绉绉的,又爱引用一些诗句、典故等。而这位车间主任只上过中专,最讨厌卖弄学识的人。小王无意中说的话,使得这位领导很不舒服。
    后来,小王经过努力改正了这一说话方式,和领导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