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大学物理实验的地位
1.2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任务
1.3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
1.4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程序
第2章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
2.1 物理量的测量
2.2 测量中常用的概念
2.3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2.4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及其来源
2.5 不确定度评定的测量模型和测量函数
2.6 自由度
2.7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2.8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2.9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2.10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与表示
习题
第3章 数值修约和数据处理
3.1 数值修约的概念及意义
3.2 有效数字
3.3 数值修约规则
3.4 数值运算规则
3.5 可疑值的判断和取舍(异常数据的剔除)
3.6 数据列表
3.7 数据可视化
3.8 最小二乘法
3.9 逐差法
习题
第4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1 基本测量
实验2 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实验3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
实验4 旋转液体物理特性研究
实验5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6 用拉伸法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
实验7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
实验8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黏度
实验9 用玻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实验10 声悬浮实验
实验11 铜丝电阻温度系数的测定
实验12 用准稳态法测量比热容、导热系数
实验13 用模拟法研究静电场
实验14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15 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实验16 电位差计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17 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电阻
实验18 典型传感器特性研究
实验19 用霍尔效应法测螺线管磁场
实验20 利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
实验21 等厚干涉——牛顿环与劈尖
实验22 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
实验23 光的偏振实验
第5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24 用动态法测定弹性模量
实验25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量
实验26 用电位差计校准电表和测电阻
实验27 声速的测量
实验28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29 单色光波长的测量
实验30 用超声光栅测量声速
实验31 固体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32 CCD棱镜摄谱仪测波长
实验33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实验34 用密立根油滴法测定基本电荷
实验35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量
实验36 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37 燃料电池特性综合实验
实验38 超声诊断与超声特性综合实验
总附录
附录1 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2 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