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金星
ISBN:9787523212707
作者:作者:(美)威廉·希恩//桑贾伊·利马耶|责编:金博|译者:金冶
定价:¥69.0
出版社:世图出版公司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36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长庚星
第二章  望远镜:新阶段的开始
第三章  17世纪和18世纪的冒险
第四章  幻想星球和几个事实
第五章  追逐光谱
第六章  新时代:雷达和航天器
第七章  云由什么构成?
第八章  金星的表面
第九章  金星上的生命
第十章  观测金星

精彩页/试读片段

    在夜空中,除了皎洁的月亮和闪耀的群星,还有一颗引人注目的行星——金星。作为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之一,有时候金星的亮度令人震惊,甚至会引起观星者的警觉。金星总在太阳两侧徘徊,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当然,也有一段时间它完全从视线中消失。据记载,巴比伦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通过仔细观测,发现了“黄昏星”和“清晨星”实际上是同一个天体。
    借助望远镜,观察金星在围绕太阳公转时的相位变化,是证明哥白尼日心说优于托勒密地心说的重要证明,这也让大多数天文观测者至今仍兴奋不已。然而,除了观测到相位(即行星发光可见的部分)之外,由于金星表面浓厚的云层阻挡了对金星的观测,因而金星对于观测者来说,吸引力不大。借助滤光片和小型望远镜,观测者可以观测到金星上的一些细节,比如出现在金星极区的大气涡旋(类似地球上龙卷风的特性)。此外,还有一些只有在紫外线图像中才能清晰显示出来微弱的星云状阴影。除了二氧化硫气体以外,其他物质的吸收光谱波长与我们已知的化合物匹配不上,而且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中,不能排除大量硫代谢微生物群落存在。目前,这仍然是我们的邻居行星——金星的众多谜团之一。
    在航天时代初期,我们对金星的了解甚少,甚至连自转周期都不清楚,因此,各种猜测层出不穷。在金星浓厚的云层下,表面可能是海洋、丛林或者沙丘起伏的荒凉沙漠。事实证明,金星比我们想象的更恐怖,金星拥有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中最浓厚的大气层,表面压力是地球的90倍。此外,该大气层几乎完全由二氧化碳(众所周知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组成,金星表面就像置身于一个炽热的烤箱中。金星星球内部的原始热量(由于行星形成以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无法释放,是因为这颗星球没有板块构造。金星表面火山遍布,巨大的熔岩流倾泻而出,覆盖了大部分地区(那些超过几亿年历史的地区)。金星表面上布满了数百座盾状火山,在过去几十年的观测中,金星火山爆发这种现象持续到现在。
    对于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形式来说,金星是极度不宜居住的。尽管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我们对金星了解了很多,但最有趣的问题——金星演化历史尚未解决。尽管金星与地球的年龄、大小、质量和密度几乎相同,但它们的演化过程却大不相同。尽管我们还不知道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开始的,但地球和生命共同演化。我们迫切地想知道,金星上发生了什么?因为解开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类地行星。
    金星与太阳的远近程度在其演化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金星是否保留了大部分原始大气,而地球的原始大气是否在某次小行星撞击中被剥离?金星有过卫星吗?假设它有(尚不确定),那么在其前几十亿年,它早期的海洋发生了什么变化?金星最初自转若是快速的,那么它是如何改变的,以至于现在自转变慢,而且方向是相反的?金星曾经有过板块构造吗?金星是否有过“碳硅循环”?就像地球一样,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碳酸盐困在地下,防止二氧化碳逸出,从而导致大规模温室效应?在金星早期阶段,生命是否已经形成?
    这颗曾经看起来如此宜居且令人浮想联翩的类地行星,结果却证明与地球相去甚远。我们对金星的了解不仅表明地球是多么珍贵,还表明不同行星命运的多重可能性。在几十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即使外部特征如此相似,最终结果却可以完全不同。我们可以想象,在宇宙中已知存在的数万亿颗系外行星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尽管金星目前无法成为人类宜居的星球,但它仍然令人着迷,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