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序言
修订版
导言
拉丁语在语言史中的位置
拉丁语文学简述
字母表和发音
地图
第一课 动词;第一和第二变位法动词;副词;阅读与翻译
第二课 第一变格法名词和形容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第三课 第二变格法:阳性名词与形容词;同位语;词序
第四课 第二变格法中性词;形容词;Sum的现在时;谓语性主格;名词
第五课 第一和第二变位法动词:将来时和未完成时;以-er结尾的形容词
第六课 Sum和Possum;补充不定式
第七课 第三变格法名词
第八课 第三变位法动词:现在时系统
第九课 指示词Hic,Ille,Iste;特殊的-īus形容词
第十课 第四变位法动词和第三变位法的-iō动词
第十一课 人称代词Ego、Tū和Is;指示词Is和īdem
第十二课 完成时系统的主动态;动词变位缩写式
第十三课 反身代词和所有格;强势代词
第十四课 第三变格法的i-词干名词;手段夺格,伴随夺格,方式夺格
第十五课 数词;整体属格;带有基数词的夺格和时间夺格
第十六课 第三变格法形容词
第十七课 关系代词
第十八课 第一和第二变位法动词:现在时系统的被动态;施事夺格
第十九课 完成时系统的被动态;疑问代词和疑问形容词
第二十课 第四变格法;地点夺格(从何处)和分离夺格
第二十一课 第三和第四变位法动词:现在时系统的被动态
第二十二课 第五变格法;地点夺格(在何处)和夺格用法总结
第二十三课 分词
第二十四课 独立夺格;被动迂说法;施事与格
第二十五课 不定式;间接陈述
第二十六课 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比较夺格
第二十七课 不规则的形容词比较等级
第二十八课 虚拟式;现在时虚拟式;祈愿句和目的从句
第二十九课 未完成时虚拟式;Sum和Possum的现在时和未完成时虚拟式;结果从句
第三十课 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虚拟式;间接问句;时态序列
第三十一课 Cum从句;Ferō
第三十二课 副词的构成与比较等级;Volō,Mālō,Nōlō;附带条件从句
第三十三课 条件句
第三十四课 异态动词;特殊异态动词加夺格
第三十五课 形容词加与格;特殊动词加与格;复合动词加与格
第三十六课 间接命令句;Fīō
第三十七课 Eō的变位;地点和时间的结构
第三十八课 特征关系从句;关系与格;目的动名词
第三十九课 动名词和将来被动动形词
第四十课 直接问句中的-Ne、Num和Nōnne;疑虑从句;描述属格和描述夺格
古文选编
古代文选
自测练习与答案
附录
词源帮助
句法补充
词形总结
英拉词汇表
拉英词汇表
缩写
古代名言出处
汉英术语对照表
作者简介
译后记
致谢
导言
不懂外语的人也不会了解母语。(歌德)
学习一门语言,就获得了一次新生。(法国谚语)
稍微了解一下这篇导言中概述的背景知识,就可以使学习拉丁语的兴趣大增。关于拉丁语在印欧语系中的位置的内容不仅为拉丁语,而且为诸罗曼语和英语提供了语言学视角。拉丁语文学简述介绍了一些作家(本书中的“古代名言”、“古文选编”和“古代文选”摘录了他们的作品),并且提供了某种难得的文学视角。当然,要使导言完整,还要讨论一下罗马字母表和发音。
拉丁语在语言史中的位置
当我们说出“I”(我 [主格])“me”(我 [宾格])“is”(是)“mother”(母亲)“brother”(兄弟)“ten”(十)这些词时,我们是在以某种方式言说欧洲人和亚洲人已经说了上千年的词。事实上,我们并不清楚这些词到底有多么古老。如果说,它们的拼写和发音因时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并不奇怪;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类思想符号的基本要素竟然能够越过这样的时空跨度,一直留存到今天。从下面这个简表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英语 I me is mother brother ten
梵语 aham mā asti mātar- bhrātar- da?am
希腊语 egō me esti mētēr phrātēr deka
拉丁语 ego mē est māter frāter decem
盎格鲁—撒克逊语 ic mē is mōdor brōthor tīen
古爱尔兰语 mé is máthir bráthir deich
立陶宛语 a? manè esti mot? broter?lis de?imtis
俄语 ja menja jest’ mat’ brat desjat’
由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语言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然而在它们当中,除英语是从盎格鲁—撒克逊语派生出来的以外,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直接从另一种语言派生出来的,而是都可以回溯到一种共同的源始语。这种语言现已消亡,但根据留存下来的语言证据,乃有此推断。语言学家们称这些语言为“同源语”(cognate,拉丁语,表示“相关的”,字面意思是“共生的”,即来自同一祖先)。所有这些“亲戚语言”或同源语的源始语(现已消亡)一般称为原始印欧语,因为它的派生语既出现在印度附近(梵语、伊朗语支),也出现在欧洲(希腊语、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斯拉夫语、波罗的语)。这些语言中拥有现存最古老文献的是梵语、伊朗语、希腊语和拉丁语,这些文献均可追溯到公元前。除了上述图表中表明的共同词汇,这个庞大的语系还共享着许多屈折变化或词尾。屈折语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动词都有可变的词尾,用来指示句子中词与词的关系。特别要指出的是,虽然盎格鲁—撒克逊语和拉丁语一样是屈折语,但它的衍生语言英语却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屈折变化(虽然有些保留了下来,比如“who”“he”“she” 表示主语,“whom”“him”“her” 表示宾语,“she loves”表示第三人称单数,“I love”表示第一人称单数,“you love”表示第二人称单数或复数,等等)。
为了说明派生语与同源语的区别,我们可以考察一下罗曼语与拉丁语的关系,以及罗曼诸语言之间的关系。这时的历史都有文字记录可查,我们看到,随着罗马在政治上征服了高卢(法国)、西班牙和达契亚(罗马尼亚),语言上的征服也悄然出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vulgus,所以是“通俗”[vulgar]拉丁语)开始讲古拉丁语,从这种语言中慢慢发展出了罗曼诸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奥克语(或普罗旺斯语)、意大利语等等。所有这些语言都是从拉丁语“派生”出来的,它们彼此“同源”。
母语 同源的罗曼语派生词
拉丁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法语 葡萄牙语 英语含义
amīcus amico amigo ami amigo friend
liber libro libro livre livro book
tempus tempo tiempo temps tempo time
manus mano mano main m?o hand
bucca bocca boca bouche boca(mouth) mouth(在古典
拉丁语中是cheek)
caballus cavallo caballo cheval cavalo horse
fīlius figlio hijo fils filho son
ille il el le o the(在古典拉丁
语中是that)
illa la la la a the(在古典拉丁
语中是that)
quattuor quattro cuatro quatre quatro four
bonus buono bueno bon bom good
bene bene bien bien bem well(副词)快速读出,就像西班牙语的muy或英语的gooey。这个双元音只见于huius,cuius,huic,cui,hui。在其他地方,这两个字母要分开发音,比如fu-it,frūctu-ī。
辅音
拉丁语辅音和英语辅音发音基本相同,只是有以下例外情况:
bs和bt发ps和pt(例如urbs,obtineō)的音;在其他地方,拉丁语字母b和我们的字母发音相同(例如bibēbant)。
c总是像在can中那样发硬音,而不要像在city中那样发软音:cum,cīvis,facilis。
g总是像在get中那样发硬音,而不要像在gem中那样发软音:glōria,gerō;当它位于n之前时,字母g相当于鼻化的ng音,就像在hangnail中那样:magnus。
h是一个送气音,就像在英语中那样,只是在发音时没有那么刺耳:hic,haec。
i(也是一个元音)用在词首元音之前时,通常充当辅音,发音为y,就像在yes中那样(iūstus = yustus);用在两个元音之间时起两个作用:既作为元音i与前一元音构成双元音,同时也作为辅音y(reiectus = rei-yectus,maior = mai-yor,cuius = cui-yus);在其他情况下通常是一个元音。这种所谓的辅音性的i在英语派生词中一般以j出现(j这个字母直到中世纪才被加入字母表中):maior = major,Iūlius = Julius。
m和在英语中一样发闭口音:monet。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元音之后的词尾m发音时双唇不闭合,从而造成它之前的元音的鼻音化,这是另一个现代英语所不具备的古典拉丁语发音:tum,etiam。
q和英语中一样,后面总是跟着辅音性的u,其组合发kw的音:quid,quoque。
r发颤音;罗马人称它为littera canīna(狗的字母),因为它的声音会让人想起狗吠:Rōma,cūrāre。
s总是像在see中那样发清音,而不是像在ease中那样发浊音:sed,posuissēs,mīsistis。
t的发音如同tired中的t,而不像nation中的sh,或者mention中的ch:taciturnitās,nātiōnem,mentiōnem。
v的发音如同我们的w: vīvō = wīwō ,vīnum = wīnum。
x的发音如同axle中的ks,而不像exert中的gz:mixtum,exerceō。
ch相当于希腊语中的chi,发音如同blockhead中的ckh,而不像church中的ch:chorus,Archilochus。
ph相当于希腊语中的phi,发音如同uphill中的ph,而不像philosophy中的f:philosophia。
th相当于希腊语中的theta,发音如同hothouse中的th,而不像thin或the中的th:theātrum。
罗马人非常恰当地将双辅音按照两个分开的辅音来发音,而我们往往将它们急促地读成单辅音。例如,拉丁词currunt中的rr听起来就像是watch the cur run中的两个r(除了在拉丁语中,每一个r都要发颤音);admittent中的tt听起来就像是admit ten的两个t。
音节
和英语一样,在拉丁语中,一个词的音节数等于它的元音和双元音的个数。
音节划分:在把一个词划分成各个音节时,
1. 两个临近的元音,或者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要分开:dea,de-a;deae,de-ae。
2. 两个元音之间的单辅音附属于第二个元音(因为与第二个元音一同发音):amīcus,a-mī-cus。
3. 当两个元音之间有两个或多个辅音时,一般只有最后一个辅音从属于后面那个元音:mittō,mit-tō;servāre,ser-vā-re;cōnsūmptus,cōn-sūmp-tus。然而,一个塞音(p,b,t,d,c,g)+ 一个流音(l,r)通常算作单辅音(诗歌一般除外),它们都从属于后面那个元音:patrem,pa-trem;castra,cas-tra。此外,qu和送气音ch,ph,th也算作单辅音,它们在音节划分时不能分开:architectus,ar-chi-tec-tus;loquācem,lo-quā-cem。
音节音量:如果一个音节中包含有长元音或双元音,那么该音节就是天然(by nature)为长;如果一个音节中包含有短元音,而且该元音后面跟着两个或多个辅音,或者跟着x(它是一个双辅音,= ks),那么该音节就是凭借位置(by position)为长。在其他情况下,音节都是短的。这里的区别也很类似于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在应用这些规则时,要记住一个塞音+一个流音,以及qu、送气音ch、ph和th通常都算作单辅音(比如,pa-trem, quo-que, phi-lo-so-phi-a:
天然为长的音节(以下划线标出):lau-dō,Rō-ma,a-mī-cus
凭借位置为长的音节(以下划线标出):ser-vat,sa-pi-en-ti-a,ax-is(= ak-sis)
带有各种长音节(无论是以上二者之中的哪一种,以下划线标出)的例子:lau-dā-te,mo-ne-ō,sae-pe,cōn-ser-vā-tis,pu-el-lā-rum
即使在英语中,音节也有这种时间音量,即一些音节要比另一些发音时间长(比如“enough”这个词,它的第一个音节很短,发音很干脆,而第二个音节则较长),但我们并不很关注这个现象。然而,这在拉丁语中却相当重要,理由至少有两个:首先,音节音量是决定拉丁语诗歌节奏的主要因素,这一点我们以后便会了解;其次,音节音量决定着有两三个音节的词的加重重音的位置,这对目前来说是更为重要的,下面我们将给出说明。
重音
和英语一样,在读拉丁词的时候,也要对一个音节(或多个音节,如果这个词较长的话)格外强调;在拉丁语中,这个加重重音的位置(与英语不同)遵循着严格而简洁的规则:
1. 双音节词的重音总是落在第一个音节上:sér-vō,saé-pe,ní-hil.
2. 对于三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情况:①如果它的倒数第二个音节是长的,那么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有时被称为penult)上,(ser-vā-re,cōn-sér-vat,for-tū-na);②否则,重音就落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mó-ne-ō,pá-tri-a,pe-cū-ni-a,vó-lu-cris)。
由于这些重音规则十分严整,所以在写作拉丁语的时候,重音符号(与长音符号不同)通常并不标出;不过在本书中,词形变化表(变格和变位的例示)和每一课的词汇表中都标注了重音符号,以帮助纠正发音。
语言就是说话:发音与大声朗读的重要性
虽然在拉丁语课堂上,有时并不太强调听说训练和会话技能(这实在令人遗憾!),但相对“正确的”和一致的发音对于掌握任何一门语言都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根据本篇导言所介绍的规则大声朗读拉丁词句,那么每当我们想起一个词时,我们也能在心里正确地“朗读”和拼写它。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你不仅会混淆语言的发音,还会混淆拼写和语词的含义。
幸运的是,正如大家在这一讨论中所看到的,prōnūntiātiō Lātina est facilis(拉丁语发音是简单的),远较英语和我所了解的其他语言为易。元音只有两种可能的发音,大多数辅音都只有一种发音,重音规则没有例外。此外,几乎每一个古典拉丁语发音都出现在英语中(主要例外是不常见的元音y和双元音eu,还有发颤音的r和词尾-m)。在拉丁语中,“所见即所得”,或者毋宁说“所见即所听”:没有不发声的e,也没有英语拼写与发音之间的那种古怪关系,以致英语中会有这样的讽刺:英语中“ghoti”的发音甚至可以与“fish”相同(gh-读成在“enough”中的发音,-o-读成在“women”中的发音,-ti读成在“nation”中的发音)!
别忘了,我们所学的拉丁语并不仅仅是一些只需默读的文本,而是上千年的一种口头语言。事实上,罗马的孩子们都在使用它,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母语一样。它不仅仅是著名演说家、诗人和政治家的语言,而且也是普通罗马人进行读说的活语言。有人也许会觉得吃惊,罗马人自己从不默读,而总是大声朗读;他们认为语言就是说和听,书写则只是一种记录听说交流的方便手段。
在学习这种(由于反复出现抑扬变化)极为宏亮的古典语言时,应当运用你所有的语言学习技巧去掌握它,每天至少花几分钟去听和说,而不只是默读和写。在课堂上,你会有足够多的机会听到这门语言。即便如此,或者如果你在自学,《韦洛克拉丁语教程读本》的CD和www.wheelockslatin.com的在线音频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作词形变化和复习词汇时,务必注意听和大声朗读。最重要的是,要像真正的罗马人一样,大声朗读你所碰到的每一个拉丁语句子或段落;虽然本书肯定会帮助你提高拉译英的能力,但在尝试译成英文之前,你仍然应当先带着理解大声朗读每一篇拉丁语课文,去读、去听、去思考它说了什么。
Carpe diem——carpe Latīnam!(把握今天——把握拉丁语!)
第一课
动词;第一和第二变位法动词;副词;阅读与翻译
Salvē!(“你好!”)欢迎学习古典拉丁语,我亲切地称之为“母语”!从前言和导言中你已经充分了解了本书的设计和目的,意识到自己正在踏上一段关于古罗马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美妙旅程。任务虽然艰巨,但回报丰厚,我祝你bonam fortūnam!(你可以通过语境和英语派生词来推断这个短语的意思,若不然,请在书后的拉英词汇表中查询……)
语法
本书每一课的开头都会讨论对于掌握拉丁语来说极为重要的语法议题,通常包括词法(词形)和句法(词形在句子中的用法)。在每一课当中,重要的新术语,比如这里的“词法”和“句法”,最初几次出现时通常会印成楷体,以提醒我们必须熟悉这些术语。
动词(单数:verbum;复数:verba)
描述主语活动或存在状态的动词(verb,源于拉丁语verbum,word)是一个句子中最重要的词之一,所以学习拉丁语最好从考察这一词类开始(和英语一样,其他词类还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等,各类词在本书中都有系统介绍)。
和英语一样,拉丁语动词有以下五种特征:
人称(persōna,person):主语,即从说话者的角度看,动作的执行者(或者在被动的情况下,动作的承受者)。第一人称:I,we;第二人称:you;第三人称:he,she,it,they。
数(numerus,number):主语的数目,单个或多个。
时态(tempus,tense):动作发生的时间。拉丁语有六种时态:现在时,将来时,未完成时,完成时,将来完成时,过去完成时。
语气,式(modus,mood):指示动词动作或存在状态的方式。像英语一样,拉丁语也有直陈式(陈述事实)和命令式(发出命令),这两种语气我们在本课介绍;还有虚拟式(主要描述假想的或可能的动作),我们将在第二十八课介绍。
语态(vōx,voice):对于及物动词(可以带直接宾语的动词)而言,指示主语是执行动作(主动语态)还是承受动作(被动语态)。
变位(coniugātiō)
将一个限定动词(即显示出以上五种特征的词,与非限定动词相对,后者缺乏人称和数)进行变位(coniugāre,join together),就是根据人称、数、时态、语气、语态的不同列出动词的所有形式。比如英语动词to praise的现在时主动态直陈式的变位就是:
单数 复数
第一人称 I praise we praise
第二人称 you praise you praise
第三人称 he(she, it) praise
they praise
在这些形式中,有五种形式的人称和数在英语中需要用代词I,you,we,they来确定。只有在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况下,代词he(she,it)才可以省略,因为借助动词的特殊词尾就可以表明,praises是第三人称单数。
人称词尾
拉丁语可以通过人称词尾在所有六种形式中清楚地显示动词的人称、数和语态(而英语却只能在第三人称单数这一种形式中显示)。由于这些人称词尾会在每一个拉丁语句子中遇到,我们需要现在就将其牢记于心,这很容易做到。其主动态形式如下:
单数
第一人称 -ō或-m,对应于I
第二人称 -s,对应于you(单数)
第三人称 -t,对应于he,she,it
复数
第一人称 -mus,对应于we
第二人称 -tis,对应于you(复数)
第三人称 -nt,对应于they
下一步就是要找到一个动词词干,把这些词尾加上去。
现在时主动态不定式和现在时词干
不定式是常见的动词形式,在英语中通常前置to(to err is human,to forgive divine)。 本书所使用的第一、第二变位法例词的现在时主动态不定式分别是:
laudāre,to praise monēre,to advise
带有词干元音-ā-的-āre词尾是第一变位法动词的特征,-ēre和-ē-是第二变位法动词的特征。(拉丁语共有四种变位法,每一种的标志是一个不同的词干元音——第三和第四变位法会在后续课程中介绍。)从不定式中去掉词尾-re,便得到了现在时词干,第一变位法动词以ā结尾,第二变位法动词以ē结尾:
laudā- monē-
给这个词干加上人称词尾(并稍作改动,后面会解释),我们就已经能够开始阅读或讲说拉丁语了。例如,laudās,you praise;monēmus,we advise。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第一张词形变化表(paradigm)。paradigm一词源于古希腊词paradeigma,意为“样式”、“例子”。在本书的正文和附录(见词形总结部分)中会经常用词形变化表来总结各种形式。当然,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英语一样(比如they和them,see和sees这样的屈折变化),古罗马人也是借助一些直接的方法,从父母、老师或者从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来学习各种屈折变化形式。然而,由于我们缺少这种天然的拉丁语环境,而且通常是在较晚时才开始学习拉丁语,时间不够充裕,所以通过词形变化表(即使罗马人也不得不学)这种“语法—翻译”进路来学习拉丁语对于大中学生等成人学习者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记忆所有词形变化表时,一定要大声朗读它们。对一门语言进行听说,听它基本的语音和节奏,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掌握这门语言。如果你有音频套装(《韦洛克拉丁语教程读本》),你可以听到本书所有词形变化表(以及所有40课的词汇和拉丁文阅读材料)的发音。
………………
………………
附录
词源帮助
两条语音变化规则
“语音的”(Phonetic)一词源于希腊词phōnē,sound,voice,speech(与phonograph,phonology,symphony,telephone比较)。因此,语音变化就意味着由于某种原因,原始语音发生了变化。在拉丁语中有许多语音变化规则,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下面两条最为重要。
A. 元音弱化通常遵循下面的要点发生于复合词的中间音节。
1. 在单辅音之前和ng之前 ? >?。
在双辅音之前 ? > ?。
c?piō, c?ptum: ac-c?piō, ac-c?ptum
f?ciō, f?ctum: per-f?ciō, per-f?ctum
F?cilis: dif-f?cilis
c?dō, cāsum: oc-c?dō, oc-cāsum(注意长元音ā并不发生变化)
t?ngō, t?ctum: con-t?ngō, con-t?ctum
2. 在单辅音之前? > ?。
t?neō : con-t?neō (but contentum)
pr?mō : com-pr?mō (but compressum)
3. ae > ī。
quaerō, quaesītum: re-quīrō, re-quīsītum
laedō, laesum: col-līdō, col-līsum
caedō, caesum: in-cīdō, in-cīsum; oc-cīdō, oc-cīsum
Aestimō: ex-īstimō
4. au > ū。
claudō : in-clūdō, ex-clūdō
Causor: ex-cūsō
B. 前缀的尾辅音往往同化于基本词的首辅音。
ad-capiō > ac-cipiō in-mortālis > im-mortālis
dis-facilis > dif-ficilis in-ruō > ir-ruō
前缀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重要前缀,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拉丁词和英语派生词。除非特别指明,这些拉丁语前缀都毫无变化地进入了英语。顺便提及,大多数拉丁语前缀都被罗马人用作介词;但极少数标有“不可分”的前缀只能作为前缀出现。
ā-, ab-, away, from.
ā-vocō, call away (avocation)
ā-vertō, turn away (avert)
ā-mittō, send away, let go, lose
ab-sum, be away (absent)
ab-eō, go away
ab-dūcō, lead away (abduct)
ad-(经过同化可以变为ac-, af-, ag-, al-, an-, ap-, ar-, as-, at-), to, towards, in addition.
ad-vocō, call to, call (advocate)
ad-dūcō, lead to (adduce)
ad-mittō, send to, admit
ac-cēdō, go to, approach (accede)
ac-cipiō (ad-capiō), get, accept
ap-pōnō, put to (apposition)
as-sentiō, feel towards, agree to, assent
ante-, before.
ante-pōnō, put before, prefer
ante-cēdō, go before, precede, excel (antecedent)
circum-, around.
circum-dūcō, lead around
circum-veniō, come around, surround (circumvent)
circum-stō, stand around (circumstance)
com- (com = cum; 亦为con-, cor-, col-, co-), with, together;加强词义: completely, very, greatly, deeply, forcibly.
con-vocō, call together (convoke)
con-dūcō, lead together (conduct)
com-pōnō, put together, compose (component)
com-mittō, send together, bring together, entrust (commit)
cōn-sentiō, feel together, agree (consent)
cō-gō (co-agō), drive together, force (cogent)
com-pleō, fill completely, fill up (complete)
cōn-servō, save completely, preserve (conserve)
con-cēdō, go completely, go away, yield, grant (concede)
con-tendō, stretch greatly, strive, hurry (contend)
col-laudō, praise greatly or highly
cor-rōborō, strengthen greatly (corroborate)
contrā-, against, opposite. (作为前缀,在拉丁语中并不常见,但在英语中却相当普通,特别是在counter-的形式中。)
contrā-dicō, speak against or opposite, oppose, rely (contradict)
contrā-veniō (late Latin), come against, oppose (contravene)
dē-, down, away, aside, out, off; 加强词义: utterly, completely.
dē-dūcō, lead down or away, drawn down (deduce, deduct)
dē-pōnō, put aside, lay aside, entrust (deponent, deposit)
dē-mittō, send down, throw down, let fall (demit)
dē-veniō, come from, arrive at, reach
dē-vocō, call away or off
dē-cēdō, go away (decease)
dē-mēns, out of one’s mind, demented
dē-certō, fight it out, fight to the finish
dis- (dif-, dī-; 不可分), apart, away, not.
dis-pōnō, put apart in different places, arrange (disposition)
dis-cēdō, go away, depart
dī-mittō, send away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let go (dismiss)
dif-ferō, dī-lātus, bear apart, scatter, put off, differ (different, dilate)
dis-similis, not similar, unlike, dissimilar
dif-ficilis, not easy, difficult
ē-, ex- (ef-), from out, forth; 加强词义: exceedingly, up.
ē-dūcō, lead out (educe)
ex-cēdō, go out, from, away; go beyond (exceed)
ē-mittō, send out, forth (emit)
ē-vocō, call out, forth (evoke)
ex-pōnō, put out, set forth, explain (exponent, exposition)
ē-veniō, come out, forth; turn out, happen (event)
ef-ficiō, (ex-faciō), produce, accomplish, perform (efficient, effect)
ex-pleō, fill up, complete
ex-asperō, roughen exceedingly, irritate (exasperate)
in- (im-, il-, ir-; 在英语中有时是en-或em-), in, into, on, upon, against. (参见下面的in-)
in-vocō, call in, call upon (invoke)
in-dūcō, lead in or into, introduce, impel (induce)
im-mittō, send into, send against, let loose against
im-pōnō, put in, lay upon (impose)
in-veniō, come upon, find (invent)
in-clūdō, shut in, shut (include, enclose)
in-vādō, go into, move against (invade)
ir-ruō, rush into or upon
il-līdō (in-laedō), strike or dash against
in-genium (in + gen-, from gignō, beget, give birth to), inborn nature, natural capacity, talent, character (engine, ingenious)
in- (im-, il-, ir-; 不可分前缀; 与英语中的un-同源), not, un-.
in-certus, not certain, uncertain
in-iūstus, not just, unjust (cf. injustice)
īn-fīnītus, not limited, unlimited (infinite)
īn-fīrmus, not firm, weak (infirm)
im-mortālis, not mortal, deathless (immortal)
il-litterātus, unlearned, ignorant (illiterate)
ir-revocābilis, not-call-back-able, unalterable (irrevocable)
inter-, between, among.
inter-veniō, come between; interrupt (intervene)
inter-cēdō, go between (intercede)
inter-mittō, place between, leave off (intermittent)
inter-pōnō, put between, bring forward (interpose)
inter-rēgnum, period between two reigns (interregnum)
intrō-, within, in. (也用作副词)
intrō-dūcō, lead in (introduce)
intrō-mittō, send in
intrō-spiciō, look within (introspect)
ob- (oc-, of-, op-), towards, to, opposite, against, over.
ob-dūcō, lead toward or against
ob-veniō, come opposite, meet
oc-currō, run to meet, meet (occur)
of-ferō, bear towards, furnish (offer)
op-pōnō, put opposite, set against, oppose (opposition)
per- (pel-), through; 加强词义: thoroughly, very, completely.
per-dūcō, lead through or along
per-veniō, come through to, arrive at, reach
per-ferō, carry through, bear thoroughly, endure
per-mittō, let go through, entrust, allow (permit)
per-ficiō (-faciō), do thoroughly, accomplish, finish (perfect)
per-facilis, very easy
per-paucus, very small
pel-lūcidus, shining through, transparent
post-, after.
post-pōnō, put after, esteem less, disregard (postpone)
post-ferō, put after, esteem less, disregard (postpone)
post-scrībō, write after, add (postscript)
prae-, before, in front, forth; 加强词义: very. (在英语中也拼写为pre-.)
prae-moneō, warn before, forewarn (premonition)
prae-cēdō, go before, excel (precede)
prae-pōnō, put before, place in command of, prefer (preposition)
prae-mittō, send before or forth, set before (premise)
prae-scrībō, write before, order (prescribe, prescription)
prae-ferō, bear before, set before, prefer
prae-clārus, very noble, very famous, excellent
prō-, before, in front, forth, out, away, instead of, for. (在英语中有时写作pur-)
prō-vocō, call forth or out, challenge,
facere fare hacer faire fazer make,do
dīcere dire decir dire dizer say
legere leggere leer lire ler read
英语是从与拉丁语同源的盎格鲁—撒克逊语中派生出来的,但这远远不是事情的全部。盎格鲁—撒克逊语早先从拉丁语借用过一些词汇。公元7世纪时,又有更多的拉丁词被吸收进来(包括出自哲罗姆拉丁文圣经[Vulgate]译本的拉丁化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单词),这主要是由于坎特伯雷的圣奥古斯丁(不是那个著名的希波的圣奥古斯丁)著作的影响,他曾受教皇格列高利差遣,力图使盎格鲁人皈依基督教。在征服者威廉于1066年取得胜利之后,诺曼法语成为上流语言,盎格鲁—撒克逊语被看作战败者和农奴讲的劣等语言。盎格鲁—撒克逊语不再是文学语言,而是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土话。然而,又过了大约两个世纪,随着诺曼人的后裔最终与当地英国人融合,盎格鲁—撒克逊语又重新得到了肯定。但是由于自身的贫乏,它在成为文学语言之前,不得不在文学、思想和文化上借用数百个法语词。到了13、14世纪,随着这种借用的不断增多,中古英语慢慢发展出来,其代表人物便是于1400年去世的乔叟(Geoffrey Chaucer)。除了这些含有拉丁语词根的法语词被吸收进来,还有一些词是直接从拉丁语借过来的。到了16、17世纪,文艺复兴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古典作品的兴趣,从而使这一过程得到加强。从那以后,拉丁语一直是许多新词特别是科学语汇,甚至是广告文案和商品名称的来源。
既然英语经由盎格鲁—撒克逊语而与拉丁语同源,而且英语从拉丁语中直接或间接地借用了许多词汇,所以我们自己的词汇包含了数以千计的拉丁语同源词和派生词。例如,“brother”(兄弟)一词与拉丁词frāter(兄弟)同源,而“fraternal”(兄弟的)显然是由frāter派生出来的。在日耳曼语的演化中,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是一条重要的音变规则,它描述了辅音的变化,比如p到f,硬音c(k)到h,d到t,这解释了pēs/ped-/“foot”和cor/cord-/“heart”等拉丁语—英语同源词为什么有共同的起源。以下是英语同源词和拉丁语派生词的例子:
拉丁语 英语派生词
英语同源词
māter maternal mother
duo dual,duet two
dēns,词干dent- dental tooth
pēs,词干ped- pedal foot
cor,词干cord- cordial heartexcite (provoke)
prō-videō, see ahead, foresee, care for (provide, provision, purvey)
prō-dūcō, lead before or out, bring forth, prolong (produce)
prō-cēdō, go forward, advance (proceed)
prō-pōnō, put in front, set forth, declare (proponent, purpose)
prō-mittō, send forth, assure (promise)
prō-cōnsul, one who served in place of a consul (proconsul)
re- (red-; 不可分), back again.
re-vocō, call back, recall (revoke)
re-dūcō, lead back (reduce)
re-cēdō, go back, retire (recede)
re-pōnō, put back, replace, restore (repository)
re-mittō, send back, give up (remit)
red-dō, give back, restore, return
red-eō, go back, return
sē- (不可分), apart, aside, without.
sē-dūcō, lead aside, separate (seduce)
sē-cēdō, go apart, withdraw, retire (secede)
sē-pōnō, put aside, select
sē-moveō, move aside, separate
sē-cūrus, without care, untroubled, serene (secure)
sub- (suc-, suf-, sug-, sup-, sur-, sus-), under, up (from beneath); rather, somewhat, a little, secretly.
sub-dūcō, draw from under, withdraw secretly
suc-cēdō, go under, go up, approach, prosper (succeed)
sup-pōnō, put under; substitute (supposition, supposititious)
sub-veniō, come under, help (subvene, subvention)
sus-tineō (-teneō), hold up, support, endure (sustain)
super- (在英语中也写作sur-), over, above.
super-pōnō, place over or upon, set over (superposition)
super-sedeō, sit above or upon, be superior to, be above, refrain from, desist (supersede)
super-sum, be over and above, be left, survive
superō, be above, surpass, conquer (insuperable)
superbus, above others, haughty, proud (superb)
super-vīvō, survive
super-ficiēs, surface
trāns- (trā-), across, over.
trāns-mittō, send across, cross over (transmit)
trā-dūcō, lead across (traduce)
trāns-eō, go across (transition)
trā-dō, give over, surrender, hand down (tradition)
后缀
拉丁语后缀为数众多,以下只列出了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相应的英语后缀也一并列出。
1. 所指为the agent,the doer,the one who的后缀 (-tor or -sor, m.; -trīx, f.)。
-tor 或 -sor (cf. Eng. -er)
victor (vincō, victum, conquer), conqueror, victor
scrīptor (scrībō, scrīptum, write), writer
lēctor, lēctrīx (legō, lēctum, read), reader
ōrātor (ōrō, ōrātum, [speak], plead), speaker, orator
repertor, repertrīx (reperiō, repertum, discover), discoverer
auctor (augeō, auctum, increase), increaser, author
līberātor (līberō, līberātum, free), liberator
tōnsor (tondeō, tōnsum, shave, clip), barber
amātor (amō, amātum, love), lover
这些名词与完成时分词有相同的词根。
2. 所指为action或result of action的后缀(-or,-ium,-tiō)。.
-or (Eng. -or)
amor (amō, love), love, amour
timor (timeō, fear), fear
dolor (doleō, suffer pain), pain, suffering, grief
error (errō, go astray, err), error
terror (terreō, frighten, terrify), fright, terror
-ium (Eng. -y; -ium之前是c或t时是-ce)
studium (studeō, be eager), eagerness, study
colloquium (colloquor, talk with), talk, conference, colloquy
imperium (imperō, command), command, power
odium (ōdī, hate), hate
aedificium (aedificō, build) building, edifice
silentium (silēns, silentis, silent), silence
-tiō, -tiōnis, or -siō, -siōnis (Eng. -tion or -sion)
admonitiō (admoneō, admonitum, admonish) admonition
ratiō (reor, ratum, reckon, think), reckoning, plan, reason (ration)
ōrātiō (ōrō, ōrātum, [speak], plead), oration
nātiō (nāscor, nātum, be born), birth, nation
occāsiō (occidō, occāsum, fall down) a befalling, occasion, opportunity
3. 所指为quality,state或condition的后缀 (-ia, -tia, -tās, -tūdō)。
-ia (Eng. -y)
miseria (miser, miserable), misery
īnsānia (īnsānus, insane), insanity
victōria (victor, victor), victory
invidia (invidus, envious), envy
iniūria (iniūrus, wrong, unjust), injustice, injury
-tia (Eng. -ce)
amīcitia (amīcus, friendly), friendship
sapientia (sapiēns, wise), wisdom, sapience
scientia (sciēns, knowing), knowledge, science
iūstitia (iūstus, just), justice
dīligentia (dīligēns, diligent), diligence
-tās, -tātis (Eng. -ty)
lībertās (liber, free), freedom, liberty
vēritās (vērus, true), truth, verity
paupertās (pauper, poor), poverty
cupiditās (cupidus, desirous, greedy), greed, cupidity
gravitās (gravis, heavy, grave), weight, seriousness, gravity
celeritās (celer, swift), swiftness, celerity
-tūdō, -tūdinis (Eng. -tude)
multitūdō (multus, much, many), multitude
magnitūdō (magnus, large, great), magnitude
pulchritūdō (pulcher, beautiful), beauty, pulchritude
sōlitūdō (sōlus, alone), solitude
sollicitūdō (sollicitus, agitated, solicitous), solicitude
4. 意为full of的形容词后缀 (-ōsus)。
-ōsus, -ōsa, -ōsum (Eng. -ous or -ose)
studiōsus (studium, zeal), full of zeal, eager (studious)
imperiōsus (imperium, command), full of command, imperious
perīculōsus (perīculum, danger), full of danger, dangerous
vitiōsus (vitium, fault, vice), faulty, vicious
verbōsus (verbum, word), wordy, verbose
5. 意为able to be,worthy to be;able to的形容词后缀 (-bilis)。
-bilis, -bile (Eng. -able, -ible, -ble)
laudābilis (laudō, praise), worthy to be praised, laudable
amābilis (amō, love), worthy to be loved, lovable, amiable
incrēdibilis (crēdō, believe), not worthy to be believed, incredible
mōbilis (moveō, move), able to be moved, movable, mobile
inexpugnābilis (expugnō, conquer), unconquerable
stabilis (stō, stand), able to stand, stable
6. 意为pertaining to的形容词后缀 (-ālis or -āris, -ānus, -icus)。
-ālis, -āle, or -āris, -āre (Eng. -al or -ar)
mortālis (mors, death), pertaining to death, mortal
vītālis (vīta, life), pertaining to life, vital
fātālis (fātum, fate), fatal
populāris (populus, people), popular
vulgāris (vulgus, the common people), common, vulgar
-ānus, -āna, -ānum (Eng. -an or -ane)
Rōmānus (Rōma, Rome), pertaining to Rome, Roman
hūmānus (homō, man), pertaining to man, human, humane
urbānus (urbs, city), urban, urbane
mundānus (mundus, world), worldly, mundane
-icus, -ica, -icum (Eng. -ic)
domesticus (domus, house), pertaining to the house, domestic
pūblicus (populus, people), pertaining to the people, public
rūsticus (rūs, country), rustic
cīvicus (cīvis, citizen), civic
classicus (classis, class), pertaining to the classes, of the highest class; classic
句法补充
以下结构是为那些准备继续学习拉丁语的学生准备的。在本书的四十课正文中,我们已经见到过其中的一些结构。虽然不借助句法归类,往往就可以翻译,但在这里最好还是将它们连同其他更困难的条目进行整理,这样做或许有所裨益。
材料属格
材料属格指一件事物由以构成的材料。
pōculum aurī, a goblet of gold
Numerus hostium crēscit, the number of the enemy is increasing.
Mōns aquae secūtus est et tempestās trēs nāvēs cīnxit aggere harēnae, a mountain of water followed and the storm surrounded three ships with a mound of sand.
宾语属格
宾语属格依赖于一个有动词含义的名词作这个动词观念的宾语。它有时用for来翻译。
amor laudis, love of praise (= amat laudem, he loves praise.)
cupiditās pecūniae, greed for money (= cupit pecūniam, he longs for money.)
metus mortis, fear of death (= metuit mortem, he fears death.)
spēs salūtis, hope for safety (= spērat salūtem, he hopes for safety.)
Fēmina erat dux factī, a woman was the leader of the enterprise (= dūxit factum.)
laudātor temporis āctī, a praiser of the past (= laudat tempus āc
ferō fertile bear
我们的词汇为什么会如此丰富,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学习拉丁语的时间越长,就越能真切地体会到,如果没有拉丁语的基本要素,我们的语言将会多么贫乏。这一概述尽管简略,但还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拉丁语在欧洲语言史中的一般位置,领会拉丁语在今天的重要性。拉丁语是许多语言的同源语,也是许多语言的源始语,甚至可以被称为英语的养父。
拉丁语文学简述
本书选用的拉丁语材料主要出自文学作品,这里有必要对拉丁语文学做一番概述,以彰显其特征和范围。以下是传统的历史分期:
一、古风时期到共和时代早期(约公元前80年以前)
二、共和时代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黄金时代”:公元前80年—公元14年)
1.西塞罗时期(公元前80年—公元前43年)
2.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43年—公元14年)
三、后奥古斯都时期(“白银时代”:公元14年—约公元138年)
四、教父时期(公元2世纪末—5世纪)
五、中世纪时期(公元6世纪—14世纪)
六、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5世纪)至今
一、古风时期到共和时代早期(约公元前80年以前)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希腊文明达到了顶峰,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相比之下,这段时期的罗马则乏善可陈。根据目前散见的证据,当地只出现了一种粗糙的、强调重音音节排列的萨图尔努斯格律(Saturnian meter),本地的一些幽默讽刺短剧,以及用于记录和说话的一种粗陋的实用散文。
然而,到了公元前3世纪,罗马的扩张使罗马人接触到了希腊文明。不知为什么,讲求实际、崇尚政治和法律的罗马人竟然被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迷住了,作家们纷纷到学校学习希腊文学。从这时起,希腊文学的形式、格律、修辞技巧、题材和观念对罗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当罗马文学已经颇具自己的风格和原创性时也是如此。
事实上,罗马人自己毫不隐讳这一点。虽然罗马人接着也编写诗歌、悲剧、讽刺文学和演讲,但在这段向希腊学习的时期里,流传至今的最伟大成就是普劳图斯(Plautus,约公元前254年—公元前184年)和泰伦提乌斯(Terence,公元前185年—公元前159年)的喜剧。这些剧目基于一种关于风俗和生活方式的希腊戏剧,即所谓的“新戏剧”。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拥有大批读者。事实上,其中有些剧目对现代剧作家产生了影响。例如,普劳图斯的《墨奈赫穆斯兄弟》(Menaechmi)就曾启发莎士比亚创作了《错中错》(Comedy of Errors)。
二、共和时代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80年—公元14年)
公元前1世纪,罗马作家完善了他们的文学语言,使拉丁语文学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之一。它尤以优美而严整的古典形式和真实的材料内容而著称。如果说卢克莱修曾经抱怨过拉丁语词汇的贫乏,那么西塞罗则对词汇及其用法进行了锻造,使得拉丁语在13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种灵活而精妙的语言工具。
1.西塞罗时期(公元前80年—公元前43年)
西塞罗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在罗马共和国末期产生的。这一时期内战频仍,君主独裁专断,宪法权利随时可能遭武力践踏。整个社会自私自利,炫耀浮华,道德败坏,宗教衰微。本书中出现的这一时期的杰出作家有:
卢克莱修(Titus Lūcrētius Cārus,约公元前98年—公元前55年):写出了《物性论》(Dē Rērum Nātūrā),这是一篇教导人通过伊壁鸠鲁哲学获得幸福的长诗。这种哲学建立在快乐或没有痛苦和受难的基础之上,背后有一种原子论作支撑。这种原子论认为,宇宙受制于自然法则而不是神的法则,从而使人们对神的畏惧以及宗教专制得以消解,卢克莱修认为这些东西破坏了人的幸福。
卡图卢斯(Gāius Valerius Catullus,约公元前84年—公元前54年):抒情诗人,罗马文学的罗伯特?彭斯。他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富于激情,生性敏感。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一个被他称作勒斯比娅(Lesbia,这是她的笔名,其真名叫克洛狄娅[Clodia])的精于世故的女子,最终痛苦地幡然醒悟。他有113首诗歌留存下来。
西塞罗(Mārcus Tullius Cicerō,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最伟大的罗马演说家。他的雄辩挫败了公元前63年破产贵族喀提林(Catiline)的阴谋,也使他本人20年后在反抗安东尼高压政策的过程中丢掉了性命。他被誉为罗马雄辩术的权威,曾向国民阐释希腊哲学,写过《论友谊》(Dē Amīcitiā)、《论老年》(Dē Senectūte)等著作,还写了不少书信对自我做了剖析。西塞罗对拉丁语本身也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一点我们已经说过。
恺撒(Gāius Iūlius Caesar,公元前102或100年—公元前44年):演说家,政治家,将军,执政官,独裁者,作家。最著名的著作是军事回忆录《高卢战记》(Bellum Gallicum)和《内战记》(Bellum Cīvīle)。
涅波斯(Cornēlius Nepōs,公元前110年—公元前24年):卡图卢斯和恺撒的朋友,传记作家,其作品主要不是因其历史文献价值而著名,而是因为相对平易而通俗的风格。
叙鲁斯(Publilius Syrus,盛年为公元前43年):被卖到罗马的奴隶,因其拟剧而著名,其中的一些格言性警句很为人称道。
2.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43年—公元14年)
奥古斯都(August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这一时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希望通过稳定的政府来消除那个时代的罪恶,建立国内和平,赢得罗马人对其新政权的支持。为此,奥古斯都和他亲密的谋臣麦凯纳斯(Maecenas)试图使文学也能为国家效力。在他们的资助下,维吉尔和贺拉斯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现代的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件事情损害了这些诗人的高尚情操;另一些人则在贺拉斯那里看到了一种独立精神和真正的道德关切,认为维吉尔通过史诗英雄埃涅阿斯(Aeneas),并不仅仅是在歌颂奥古斯都,而是在向皇帝暗示应当怎样做一国之君。
维吉尔(Pūblius Vergilius Marō,公元前70年—公元前19年):生于意大利北部,出身卑微。他热爱自然,对人类抱有深刻的同情。同时也是一个伊壁鸠鲁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他严于内省,技艺精巧,是语言和文学的建筑师,“语言之王”(lord of language)。其作品《牧歌》(Eclogues)以及歌颂农业生活的教诲诗《农事诗》(Georgics)久负盛名。维吉尔最著名的作品是《埃涅阿斯纪》这部伟大的民族史诗。它固然迎合了当时的政治,但也有着普遍的人性诉求,这使它在20世纪读者甚众。
贺拉斯(Quīntus Horātius Flaccus,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一个获释奴隶的孩子。幸亏父亲慧眼识珠,再加上他自己的禀赋,使其得以荣升桂冠诗人。他写过一些自我剖析式的真诚的讽刺作品,也写过不少极为出色的抒情诗(既有轻快的,也有严肃的)。其谨慎细心的语言技艺尤为人所称道(cūriōsa fēlīcitās,斟酌后精妙的表达)。他将伊壁鸠鲁的carpe diem(及时行乐)和斯多亚派的virtūs(美德)结合在了一起,同时也倡导和实践aurea mediocritās(中庸之道)。
李维(Titus Līvius,公元前59年—公元17年):奥古斯都的朋友,共和国和古老美德的赞美者。他写过一部具有史诗精神的里程碑式的《罗马史》,刻画了(在他看来)处于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
普洛佩提乌斯(Sextus Propertius,约公元前50年—公元2年):写过四卷富于浪漫色彩的哀歌体诗集,奥维德对其推崇备至。
奥维德(Pūblius Ovidius Nāsō,公元前43年—公元17年):写过几卷有违奥古斯都初衷的爱情诗。今天,奥维德主要以《变形记》(Metamorphōsēs)的作者而著称,这是一部以六音步诗行写成的长篇神话著作,继而成为后世诗人汲取养料的宝库。就像蒲柏那样,奥维德也能“绮丽诗章,顺口脱出”(lisped in numbers,for the numbers came)。
三、后奥古斯都时期(公元14年—公元138年)
在后奥古斯都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其中也不乏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不少人热衷于追求效果,对铭辞趋之若鹜,这些特征往往暗示出对文学感受和能力的一种不自信——因此才有了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黄金时代”与这里“白银时代”的传统区分(尽管这一区分经常被过分夸大)。在这一时期,几位皇帝的性情也或多或少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影响。
塞内卡(Lūcius Annaeus Seneca,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来自西班牙的斯多亚派哲学家,担任过尼禄的老师。他写过关于斯多亚精神的道德短论,写过悲剧(虽然因过多的修辞和矫揉造作而受人诟病,但对欧洲近代早期的戏剧产生了极大影响),还写过《变瓜记》(Apocolocyntōsis),这是一部机智诙谐(尽管有时显得残忍)的诗文间杂的讽刺作品,描写的是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死后不成神反成南瓜。
佩特罗尼乌斯(确切的身份和生卒年份不详,可能是卒于公元66年的Titus Petrōnius Arbiter):尼禄的廷臣和执政官。著有《萨蒂利孔》(Satyricon),它类似于一部诗文间杂的讽刺小说,最出名的就是对暴发户和获释奴隶特里马尔基奥(Trimalchio)穷奢极欲的宴会描写。
昆体良(Mārcus Fabius Quīntiliānus,约公元35年—公元95年):教育家,著有《演说术原理》(īnstitūtiō ōrātōria)。这是一部著名的教育学著作,讨论了一个人要想做演说家应当受怎样的教育。他非常推崇西塞罗的风格,对他那个时代修辞手法的泛滥批判有加。
马提雅尔(Mārcus Valerius Mārtiālis,公元45年—公元104年):以其1500多首铭辞及其惯用的讽刺手法而著称。正如他本人所说,他的作品也许不是伟大的文学,但的确受人喜爱。
小普林尼(Gāius Plīnius Caecilius Secundus,约公元62年—公元113年):认真尽责的公众人物,作品以《书信集》(Epistulae)最为著名,这些书信反映了帝国时期罗马人生活的光明面和阴暗面。
塔西佗(Pūblius Cornēlius Tacitus,公元55年—公元117年):拥护元老院的历史学家,以讽刺性的笔调记述了从奥古斯都去世到图密善(Domitian)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
尤维纳利斯(Decimus Iūnius Iuvenālis,约公元55年—公元127年):非常注重修辞的讽刺诗人。他无情地讽刺了那个时代的罪恶,认为人唯一能够祈望的就是mēns sāna in corpore sānō(健全身体中的健全心灵)。他的讽刺作品启发塞缪尔·约翰逊博士(Dr. Samuel Johnson)写出了长诗《伦敦》(London)和《人类欲求之虚妄》(Vanity of Human Wishes),还造就了刻薄的“尤维纳利斯式”讽刺手法。
古风时期
从2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或可看成一段古风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逐渐发展出了一种对于早期拉丁语词汇和风格的喜好,通俗拉丁语中的用词不断得到吸纳。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家有:演说家弗隆托(Fronto)和好古的革利乌斯(Aulus Gellius),后者以札记《阿提卡之夜》(Noctēs Atticae)而著称。
.
四、教父时期(公元2世纪末—5世纪)
这一时期之所以被称作“教父时期”,是因为此间的重要著作多出自基督教教父之手,比如德尔图良(Tertullian)、西普里安(Cyprian)、拉克坦修(Lactantius)、哲罗姆(Jerome)、安布罗斯(Ambrose)和奥古斯丁(Augustine)等人。他们均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优秀的古典作家了如指掌,对其作品往往珍爱有加。在为教会服务之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做过教师或律师。开始时,古典风格主要用来影响异教徒,但是渐渐地,随着基督教福音向普通民众(vulgus)的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通俗拉丁语(普通民众的语言,其语言学开端可追溯至共和时代早期)很自然地再度复兴,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事实上,普劳图斯的语言与这种后来的通俗拉丁语有很多共同点。我们知道,从共和时代晚期到后奥古斯都时代的整个时期,通俗拉丁语一直是民众的口语语言,与当时的书面语和文雅会话截然不同。圣哲罗姆的书信仍是西塞罗式的,但在拉丁文圣经(Vulgate,公元383年—公元405年)中,他却使用了民众的语言。类似地,圣奥古斯丁虽然热爱并教授过罗马古典作品,但他也乐于使用任何可能通达民众的习语,并且说,即使野蛮人征服了罗马也没关系,只要是基督徒就可以。
五、中世纪(公元6世纪—14世纪)
在中世纪的前三个世纪里,通俗拉丁语迅速发生改变,比如大量变格词尾慢慢消失,介词的使用渐渐增多,助动词得到广泛使用,虚拟式和直陈式使用混乱,以致很难说还能称得上是拉丁语。根据地域的不同,它变成了某种罗曼语。
而另一方面,作为或多或少受到拉丁文圣经等因素影响的书面语,拉丁语在整个中世纪仍然是教会和思想界使用的活语言。虽然无论是在特征上还是在性质上,拉丁语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它仍然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因此,中世纪拉丁语文学有时被称为“欧洲文学”,而不是早先的“罗马文学”。许多生动的文学作品(宗教著作、传奇故事、奇文轶事、戏剧诗歌)都是以中世纪拉丁语写成的,比如本书的第二十九课摘录了7世纪作家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Isidore of Seville)的段落,“古文选编”也收入了其他作家的作品。直到14世纪初,但丁(?Dante?Alighieri)还用拉丁语写出了政治专论《论君主制》(Dē Monarchiā)以及《论俗语》(Dē Vulgārī ēloquentiā),他试图通过后一著作来证明,自己把意大利民族语言用于文学是正当的。在拉丁语田园诗中,但丁并不接受放弃民族语言(他正在用这种语言写作《神曲》[Divine Comedy])而改用拉丁语进行创作的劝诫。这些事实都证明了拉丁语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鉴于但丁等人在使用本国语方面大获成功,必须承认,拉丁语已在开始打一场失败的战役。
六、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5世纪)至今
随着彼得拉克(Petrarch)重新激发了对西塞罗的赞美,中世纪拉丁语开始成为文艺复兴学者嘲弄的对象,他们特别把西塞罗当作完美的典范。虽然这种朝着优雅的西塞罗用语的回归乃因巨大的热情而生,而且成绩斐然,但这是一种人为的运动,与中世纪的那种自发的、活生生的语言相比,它使得拉丁语变得日趋僵化和做作。不过直到近代,拉丁语仍被广泛使用——16世纪的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和莫尔(Thomas More),17世纪的弥尔顿(John Milton)、培根(Francis Bacon)和牛顿(Issac Newton),以及后来的植物学家、古典学者和诗人——教会拉丁语依旧是罗马天主教会和神学院的语言(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初不再被强调)。不仅如此,古代拉丁希腊文学中纯正的人文主义精神被重新发现,以及古典作品中的文学修养和形式重新受到重视,所有这些都对新时期的本族文学有莫大的益处。
这里仅就拉丁语文学从公元前3世纪的连续发展作了浮光掠影的介绍,旨在简单地勾勒出一个轮廓。拉丁语文学不仅有着漫长而可敬的历史,而且也激发、砥砺和丰富着包括英语文学在内的西方文学,其程度之深也许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此外,鉴于拉丁语本身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说,拉丁语仅仅在一种技术意义上死去了。哪怕掌握有限的拉丁语知识,也会使英语和罗曼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每一位决心以宽广的文化视野认真阅读、书写和思考的有教养的人受益匪浅。
字母表和发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字母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们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沉稳而清晰的加洛林手书体,法国图尔圣马丁修道院的修士在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激发下对其加以完善,后经11、12世纪的精美手稿以及15世纪最古老的意大利印本流传下来。这些修士根据隽秀而清丽的半安色尔字体发展出了小写字母,而半安色尔字体又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安色尔字体和方块大写字。安色尔字体从罗马草书发展而来,它与方块大写字类似,只是有角字母的尖角变圆了,所以可以书写地更快。今天,我们习惯于将罗马字母与希腊字母区分开来,但事实上,罗马人从伊特鲁里亚人那里学会了书写,而伊特鲁里亚人又是从公元前8世纪定居于那不勒斯附近的希腊移民那里学会了书写。因此,罗马字母实际上只是希腊字母的一种形式。但在这方面,希腊人自己也受惠于他人,因为此前,他们的字母是从闪米特人的一支即腓尼基人那里得到的;受埃及象形文字影响的22个腓尼基字母只代表辅音。在用这些字母表示元音方面,希腊人显示出了自己的原创性。字母形式的这一历史再次表明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受惠于古代的欧洲、近东和北非。
罗马字母与我们的字母非常相似,只是其中缺少字母j和w,而且字母v最初既相当于元音u,也相当于辅音w(起初只是“两个u”,即vv)。虽然直到公元2世纪,圆底的u-才出现,但是为了方便,现在的版本大多v和u并用。字母k比较罕用,只是在少数几个词中出现于a之前。到了罗马共和国晚期,字母y(希腊语upsilon,Υ)和z(希腊语zeta)开始被用于拼写源于希腊的词。
下列各表列出了拉丁语的大致读音,以及古典时期的罗马人是如何用这些字母来表示这些读音的(中世纪拉丁语和教会拉丁语的读音不尽相同)。
元音
拉丁语中元音的发音有长和短两种。长元音的持续时间一般是短元音的两倍(就像音乐中的二分音符之于四分音符),在本书中以长音符号标出(比如ā),这也是大多数初级教程的体例;没有长音符号的元音就是短元音。应当把长音符号当作拼写的一部分来记忆,因为它所指示的发音区别往往对于含义极为关键(例如,liber是一个名词,意为“书”,而līber则是一个形容词,意为“自由的”)。罗马人自己认识到了这些区别的重要性,并且(偶尔但并非总是)以各种方式标注长元音,有时会比短元音写得大一些(LIBER),或者写两遍(LIIBER);更常见的是(甚至在个人信件和墙刻中)在元音上方标记一个与重音符类似的记号(LíBER),这个记号在拉丁语中被称为APEX。虽然肯定有个别不同,但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发音大致如下(务必要通过《韦洛克拉丁语教程读本》[Reading from Wheelock’s Latin]的CD或www.wheelockslatin.com在线听这些词和本导言中所有拉丁语的发音):
长元音 短元音
ā的发音如同在father中:dās,cārā a的发音如同在Dinah中:dat,casa
ē的发音如同在they中:mē,sēdēs e的发音如同在pet中:et,sed
ī的发音如同在machine中:hīc,sīca i的发音如同在pin中:hic,sicca
ō的发音如同在clover中:ōs,mōrēs o的发音如同在orb,off中:os,mora
ū的发音如同在rude中:tū,sūmō u的发音如同在put中:tum,sum
y可长可短,发音介于u和i之间,如同在法语词tu或德语词über中——这是仅有的几个没有在现代英语中出现的古典拉丁语发音之一。
双元音
拉丁语有以下六个双元音,即两个元音的声音合为一个音节:
ae的发音如同aisle中的ai:cārae,saepe
au的发音如同house中的ou:aut,laudō
ei的发音如同在reign中:deinde
eu的发音如同拉丁语e + u,要像一个单音节那样快速读出:seu。这个音在英语中并不存在,在拉丁语中也很少见。
oe的发音如同oil中的oi:coepit,proelium
ui的发音如同拉丁语u + i,要像一个单音节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