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
1.4 创新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数据要素化
2.2 数字产业化
2.3 产业数字化
2.4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2.5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性评论
3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3.1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3.2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4 数字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
4.1 数字经济发展一般理论分析框架的方法论依据
4.2 数字经济发展一般理论分析框架的主线和结构
4.3 数字经济发展一般理论分析框架的内容
5 数据资源要素化
5.1 数据资源要素化的可能性
5.2 数据资源要素化的现实性
5.3 数据资源要素化的独立性
6 数据要素资本化
6.1 数据要素资本化的前提
6.2 数据要素资本化的过程
6.3 数据要素资本化的结果
7 数据资本产业化
7.1 数据资本产业化的前提
7.2 数据资本产业化的过程
7.3 数据资本产业化的结果
8 数字产业集群化
8.1 数字产业集群化的前提
8.2 数字产业集群化的过程
8.3 数字产业集群化的结果
9 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
9.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9.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
9.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10.1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基础
10.2 构建开放包容的数据要素所有权体系
10.3 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
10.4 完善适应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11 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