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东南亚概况
东南亚/东南亚的地理范围/大陆地区和群岛地区
东南亚大陆地区地形/东南亚群岛地区地形
季风气候/东南亚的风/东南亚气候带
东南亚的植被/热带雨林/沼泽森林与红树林
东南亚的动物/东南亚的矿物资源
第一章 东南亚历史的曙光
东南亚的史前时代
巽他陆架和莎湖陆架/东南亚的原住民
蒙古人种/地球变暖与东南亚/根栽农耕文化
和平文化/照叶树林文化的传播
西谷椰子和海民的诞生/社会与文化的起源
基础文化的形成
地球寒冷化和蒙古人种南方类型的形成
东南亚的语言/南岛语系/南亚语系
台一卡岱语系和藏缅语系/移居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
稻作的起源/稻作向东南亚的传播
历史意识的觉醒/政治组织的起源
平地上的水田耕作/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东山文化/班清文化
铁器文化的推广/沙黄文化
东南亚群岛地区和东山文化
第二章 印度文明的传入及国家的形成
以印度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之路
古印度及其文明/亚历山大大帝与印度
印度文明的形成/《厄立特里亚航海记》
克里塞和古代中国/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易
以印度为中心的国际贸易路线
希腊商人的退出
印度文明及东南亚群岛地区的国家形成
印度人的到来及东南亚/港口城市的形成
从港口城市到港口国家/“印度化”的第一阶段
黄金需求/笈多文化/“印度化”的第二阶段
东南亚群岛地区“印度化”的第二阶段
马来半岛诸国/婆罗门的存在及其作用
婆罗门和王权/毗骞国/海上诸岛
……
第三章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第四章 东南亚群岛地区国家的发展
第五章 迈向繁荣的东南亚古典世界
第六章 中国船只的到来与东南亚群岛地区
第七章 历史性的巨变——13世纪之后的中南半岛
第八章 伊斯兰国家的形成
第九章 东南亚群岛地区的“商业时代”
第十章 东南亚群岛地区从“商业时代”到“开发时代”
第十一章 中南半岛传统社会的变容——向近代的萌动
第二章 印度文明的传入及国家的形成
以印度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之路
古印度及其文明
由于本系列丛书第三册[ 本书为日本中央公论新社系列丛书《世界的历史》的第十三册,第三册为《古代印度文明与社会》。]中详细介绍了古印度及其文明,故在此仅对相关内容做一简单介绍,以加深读者对东南亚历史的理解。
大约在公元前 6 世纪初,古印度恒河流域中游诞生了城市国家,随后在北印度出现了 16 个国家分立。从此,印度文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不久,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前 486 年)在摩揭陀国创立了佛教。几乎在同一时期,筏驮摩那创立了耆那教,但耆那教没有被传播到东南亚。
亚历山大大帝与印度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 336—前 323 年在位)于公元前326 年至次年入侵印度西北部。为抵御其入侵,印度各国展开联合,其中旃陀罗笈多(约公元前 317—前 293 年在位)于公元前 317 年前后统一了北印度和恒河流域,创建了孔雀帝国。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约公元前 268—前 232 年在位)时期,孔雀帝国达到全盛,版图最大。阿育王虔诚信佛,于各地筑佛塔,并保护佛教僧团。另外,阿育王时代佛教被传播到锡兰岛,不久便在该地形成了上座部佛教。
孔雀帝国在阿育王去世后不久便四分五裂,此后恒河流域出现了几个国家交替更迭。另一方面,西北印度受到来自中亚各族的持续入侵,后由这些入侵者创建了贵霜王国(45—
450 年前后)。贵霜王国的阎膏珍(约 77—101 年在位)于 1世纪后半叶首次发行了大、中、小三种金币,之后金币的铸造开始盛行。贵霜王国在迦腻色迦王(78—103 年前后或 130—155 年前后在位)统治时期为鼎盛时期,他还制定了以公元 78年为纪元年的塞迦历。但他去世后,贵霜王国陷入分裂状态。
印度文明的形成
当时的印度文化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除希腊风格的货币铸造、整齐有序的城市建设、天文学、占星术、戏剧等之外,大约在 1 世纪末,犍陀罗地区还受希腊文化影响,开始雕
刻佛像。
这个时期婆罗门教整备各种各样的诸神体系,形成了以湿婆和毗湿奴为至上神的诸神体系。本书为方便起见,将其称为湿婆教和毗湿奴教。另外,佛教最初是旨在拯救自己的一种信仰,但从公元 2 世纪左右开始,出现了致力于普度众生、具有哲学教义的大乘佛教,人们开始信奉菩萨并将其视为救赎者。
安度罗王朝[ 即百乘王朝。](约公元前 32—320 年),建立于南印度安度罗地区,在印度与东南亚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湿婆教、毗湿奴教活跃于此的同时,佛教僧团也在王室庇护之下开展活动,修建了各式各样的佛教建筑。受犍陀罗美术影响,位于吉斯德纳河南岸的阿马拉瓦蒂地区,发展起独特的佛教艺术。
《厄立特里亚航海记》
印度出产的国际贸易商品,除棉织物、象牙制品、宝石之外,还有胡椒、肉桂等香料。这些商品通过陆路,即丝绸之路,输出到各地;通过海路,从古吉拉特地区出发,经由波斯
湾或红海输出到古希腊世界。相反,古希腊世界的各国没有印度需要的商品,最终向印度输出金银,且以黄金居多。
古希腊世界最大的城市便是埃及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以希腊人为主,聚集了大量人口。他们以希腊语为通用语,对学术、艺术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经济基础为尼罗河流域的谷物耕作,以及通过红海展开的与印度洋地区的贸易。
罗马共和国从公元前 1 世纪中叶开始加强同埃及的关系,经亚历山大,获取产自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的产品,最终于公元前 48 年将埃及王国发展为其保护国,并于公元前 30 年将其占领,划为属地。
罗马人一接触先进的埃及以及东方国家,就立即被其奢华的生活所吸引,痴迷于获取奢侈品。但罗马无法提供等价的输出商品,所以不得不输出金银原料和金银币。
罗马统治埃及以后,以亚历山大为据点的希腊商人更加活跃。《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为一匿名希腊商人所著,书中描写了约公元 60 年至 70 年的厄立特里亚海的航海及贸易情况。厄立特里亚海,包括今红海、波斯湾和印度洋海域。据该书记载,在南印度东侧海岸有卡玛拉(卡韦里帕蒂纳姆)[ Camara,Kaveripattinam.]、波杜克(本地治里稍南的阿里卡梅杜)、松帕特麻(可能是印度马德拉斯)三个国际贸易中心。由于后人统称包括三地在内的区域为科罗曼德尔海岸,为方便起见,在这里也称之为科罗曼德尔海岸。科罗曼德尔海岸是朱罗人居住的区域,当时已经形成了独立国家。
据《厄立特里亚航海记》记述,该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商业中心,从印度西海岸和埃及等地进口的商品都被运往这里。这里有圆形木船连接在一起做成的双体船,有大型帆船,用于航行至克里塞和恒河。由于《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并没有当地物产的记录,可知该地区是一个面向恒河和克里塞的贸易中转基地。
克里塞和古代中国
在《厄立特里亚航海记》的第 63 节里终于出现了东南亚的相关记载:
然后继续向东,其右侧可见大海,其左侧沿(陆地)延伸部分的近海航行可至殑伽[ 原文为“Ganges”(恒河)的旧音译,此处将中文译作“殑伽”,同恒河古称。]。其附近有东方陆地的尽头克里塞。其周围也有被称为殑伽河的河流。……顺着这条河流往下走,大洋之中有一岛,那里是人类居住世界的最东端,位于朝阳正下方,名曰克里塞,出产厄立特里亚海域最上等的龟甲。
这里的殑伽似乎指的是位于恒河河口的贸易港,但不清楚其相当于现在的什么位置。另外,书中称克里塞岛位于恒河河口前方的海面上,人类可以居住的世界最东边,且位于朝阳
正下方,说明该书作者认为克里塞在科罗曼德尔海岸的正东方向。那么可以认为,克里塞指的是马来半岛。也有人觉得,明明是“半岛”,却说成“岛”,这是不是不合常理。但把“半岛”误认成“岛”,把“一个岛”误认成“两个岛”的例子也绝不稀奇。
这里的疑问是克里塞岛名字的含义。在希腊语中克里塞是“黄金”的意思,克里塞岛即指“黄金之岛”。这可能源自印度《罗摩衍那》等作品中出现的“Suvarnadvipa”(黄金岛)或“Suvarnabhumi”(金地国)。事实上无论马来半岛还是苏门答腊岛均出产沙金。然而,在《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列举的克里塞产物只有龟甲一种。因为亚历山大也向印度出口黄金,可能《厄立特里亚航海记》的作者对黄金没什么兴趣,所以只记录了自己感兴趣或关心的内容。
《厄立特里亚航海记》第 64 节还记述了比克里塞更远的地方。
在其彼岸,正北方向的海之尽头有一个称为“Thin”的巨大内陆城市,这里的丝绵、生、绸缎,经巴克特拉由陆路运到婆卢羯车[ 今印度城市布罗奇。],经恒河运到利穆里。
因为书中记载的是沿克里塞背后的大海一直北上,所以从马来半岛横跨暹罗湾北上,沿中南半岛的东海岸继续向北,到达的就是一个被称为“Thin”的巨大的内陆城市,也就是中国。虽然《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没有具体描述中国和科罗曼德尔海岸之间的贸易情况,但在中国史料中有详细记载。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易
在中国,秦始皇(公元前 247—前 210 年在位)于公元前221 年统一天下,并于公元前 214 年派遣军队征服了现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北部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这些郡并非统治着某些特定区域,而是占领了交通要冲,建设要塞城市,配置守备兵。各郡下辖县也是一样。其中,南海郡的治所在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驾崩,不久秦灭亡,三郡也失去管理。此时南海郡尉赵佗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越国。
秦灭后,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202—前 195 年在位)收拾乱局统一全国。西汉建国后一段时期忙于国内统一和对抗匈奴,不遑进军南方,直到汉武帝(公元前 141—前 87 年在位)于公元前 118 年收复南越国,并在当地设置七郡。其范围是从现在的广东省一直延伸到越南中部,合称交州。
东汉时期,班固编著了西汉正史《汉书》,在《汉书·地理志》的最后部分,系统介绍了当时所认识的“世界”,其中谈到了中印贸易的相关内容。据此介绍,七郡之地总称粤地,
“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会也”[ 本小节所引文献皆出自《汉书》卷二十八下。]。商品列表中的犀、象、玳瑁、水果、银、铜,很可能是东南亚产品;而珠玑指宝石,布则指棉织物,这些应该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在西汉时代,即约公元前 3 世纪末到公元前 世纪末,至少在东南亚大陆沿岸地区,各地之间通过海路频繁进行着贸易。其目的之一,无疑是通过番禺,得到中国制造的精美青铜器和铁器。东山地区生产的铜鼓估计也是通过这样的路线运往各地的。
《汉书》里也记录了珠厓,即今海南岛的情况。还有一些有关中国到南印度黄支国的贸易路线的记载。记载称:“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黄支国即今南印度马德拉斯附近的甘吉布勒姆。因此,其位置与《厄立特里亚航海记》里的松帕特麻极其相近。亦或许甘吉布勒姆就是松帕特麻。虽然都元国和邑卢没国的位置不太明确,但谌离国位于马来半岛东海岸是确定无疑的,这条航线很明显是从日南郡出发,沿中南半岛南下而行。另外,从谌离国步行到达夫甘都卢国,说明这条路线一定是横穿马来半岛进入西海岸的。这与《厄立特里亚航海记》第 64 节叙述的从克里塞到“Thin”的路线吻合(当然方向相反)。从位于半岛西岸的夫甘都卢国继续乘船沿海岸航行,可到达黄支国,即甘吉布勒姆。这与《厄立特里亚航海记》第 63 节内容相呼应。《汉书·地理志》中还记载了汉代使者前往甘吉布勒姆以南的已程不国的情况。已程不国可能是该区域的政治中心。书中还记载了黄支国“自武帝以来皆献见”,说明在公元前 2 世纪后半叶,科罗曼德尔海岸曾有使节或自诩使节的商人到访过番禺。书中还有王莽在汉平帝元始年间,贿赂黄支王,令其遣使敬献活犀牛的记载,足见二者关系的密切程度。
关于中国至甘吉布勒姆的贸易之路上所进行的贸易活动,书中有以下记载:
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
一般认为,黄门指驻扎在番禺的交州刺史(管辖七郡的长官)。其属下有翻译官,即通晓外语的长官,负责招募自愿前往甘吉布勒姆的人。
他们从中国前往甘吉布勒姆携带的商品有黄金和杂缯。杂缯即五颜六色的厚丝织品。当时中国富有黄金,以黄金流通为支柱的古代货币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在甘吉布勒姆获取的商品有明珠(珍珠)、璧流离、奇石异物等宝物。璧流离为玻璃制璧,即环形随身装饰物,但这里应该指的是一般玻璃制品;奇石异物具体的品目应该是前面提到过的珍珠、宝石、棉织物。与《厄立特里亚航海记》对比发现,珍珠的确产自印度,而玻璃制品则产自埃及等地。书中最后还记录了从甘吉布勒姆返回中国的路线图:“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皮宗”由马来语“Pisang”音译而来,意为香蕉,指马来半岛前端附近的香蕉岛(Pulau Pisang)。也就是说,该路线大致如下:从甘吉布勒姆出发,横渡孟加拉湾到达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其出口附近的香蕉岛,再沿马来半岛北海岸线北上,横渡暹罗湾到达中南半岛沿岸。或者从书中特意记录香蕉岛的名称来看,可能是科罗曼德尔海岸的贸易船航行到香蕉岛,在那里与来自暹罗湾沿岸地区以及爪哇岛、巴厘岛的贸易船进行交易。当然,横穿马来半岛的路线自然也被利用上了。
以印度为中心的国际贸易路线
对比《厄立特里亚航海记》和《汉书·地理志》的内容,发现下述这条国际贸易路线显然是成立的:截至公元前 2 世纪左右,以亚历山大为起点,从红海入口横渡阿拉伯海,到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接着穿过科罗曼德尔海岸、孟加拉湾到达马来半岛,再走陆路横穿马来半岛,进入南海,到达中国。这条贸易路线,乍一看将罗马和中国两大帝国连接了起来,但考虑到位于东西两端的两大帝国均出口黄金,进口印度产品,可知当时的印度在文化经济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是国际贸易的中心。
连接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的这条海陆结合的国际贸易路线,在公元前 2 世纪到公元 3 世纪初最为繁荣。贵霜王国的国王阎膏珍于 1 世纪中叶左右开始铸造大、中、小三种金币,其原料除国产黄金外,应该也使用了经由贸易路线进口的黄金。
科罗曼德尔海岸的贸易港是希腊人等从红海来航的商人的居住地。公元 131 年,叶调王遣使到访了中国统辖范围最南端的越南北部日南郡。叶调是爪哇岛或者锡兰岛。公元 159年和 161 年,天竺,即印度的使者经日南郡向东汉进贡,公元 166 年“大秦王安敦”,即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161—180 年在位)的使者同样经日南郡前来进贡。但可能并非罗马直接派出了使者,而是滞留在阿里卡梅杜等地的希腊或罗马商人自称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使者前去访问日南郡。《梁书·海南诸国传》记载:“其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其南徼诸国人少有到大秦者。”[ 出自《梁书》卷五十四。] 据此可知,罗马或其统治下的埃及商人为了做生意,经常往来于扶南以及日南和交趾等中国统治下的越南北部地区。接下来的公元 226 年,大秦,即罗马帝国的商人秦论曾到访当时吴国(222—280 年)统治下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龙边)。公元 229 年,当时的交州刺史吕岱曾派遣使者康泰和朱应到扶南,应该是令其二人在秦论归国时与其同行。对中国而言,这次遣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时期的史料记载成为其后中国了解东南亚各国知识的源泉。
这些地理信息通过到达印度的古希腊商人等被带回亚历山大,并由活动于当地的自然科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于公元2 世纪中叶前后整理进他的《地理学指南》一书。书中不仅列出了地名及其经纬度(与现在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起点的经度不同),还附有地图。遗憾的是他制作的原图已遗失,现在看到的是 13 世纪末复原的地图。书中的地名“克里塞—克索涅索斯”(拉丁语“Aurea Chersonesus”),即“黄金半岛”,实际指马来半岛。
希腊商人的退出
然而,进入 3 世纪后,罗马帝国的金币输出骤减,尤其从红海出口横穿阿拉伯海到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路线中,金币输出几乎断绝。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是该时期罗马帝国内部的古代货币经济开始正式发挥作用,使得可用于输出的金币骤减,以及为了抵抗势力迅速壮大的波斯萨珊王朝,军费开支大量增加。由于上述情况,甚至连之前一直居住在科罗曼德尔海岸贸易港的希腊商人也不见了踪影,科罗曼德尔海岸也失去了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