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全球治理的东方方案(从长安到中华从罗马到西方)(精)
ISBN:9787515413457
作者:作者:王奕勋|责编:陈莎//周显亮
定价:¥68.0
出版社:当代中国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23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中西方政治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
第2章 “天”——古代中国多元文化交融中的动态共识
第3章 中华古典人文主义的觉醒
第4章 蛮族的正统还是罗马的正统?
第5章 遗失的西方正统
第6章 重拾殖民雄心与文艺复兴
第7章 跳跃发展的西方社会史
第8章 中西方两种革命精神源泉
第9章 动力革命还是工业革命?
第10章 小而精的暴力手段
第11章 “资本”想要什么?
第12章 世界心脏的破碎
第13章 唯一的北方
第14章 中国的生态位
第15章 信息“奇点”后的人类
第16章 算法的责任与红线

精彩页/试读片段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围绕单一文明族群为主轴的发展历史是我们衡量当今文化族群价值观、发展趋向最重要的判断依据。人类的发展始终以文化、政治的集合进行汇聚、独立、分裂、整合。
    就中国而言,从三千年前就隐隐形成了以“汉地”地理板块为主体的“政治共同体”。在西方,则出现了希腊、罗马等地中海沿岸的“政治共同体”。中西方文化族群发展的中心脉络以及基于此“惯性”的未来发展趋向,对今日现实世界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政治共同体”这一概念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基础,往往指的是具备共同政治利益、公认的政治机构和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集合体。“政治共同体”需要拥有国民、国土、政权作为三维,并以文化对其结构进行有机支撑(见图1)。要弄清中西方政治历史脉络的根本不同,就要厘清“政治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两者概念是否能够进行重叠交融。现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以国家身份保证自身单一的“文化共同体”的身份。各个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多元文化的群体。“政治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的互相贯彻、内耗贯穿着人类历史。自上古时代开始,一切可以考据的文明国家、文化族群的统治者,无不企图建立一个围绕单一“文化共同体”边界而锚定的“政治共同体”国家。这种努力甚至一以贯之地延续到今天,南斯拉夫地区内部的各个斯拉夫人细分族群无一不因文化认同问题而相互冲突,力图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单一文化族群国家,而这也最终招致了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近代以来的西方历史,伴随着资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西方中古时代以血亲贵族封建势力为主构建的“政治共同体”不断崩溃,从奥匈帝国的瓦解,再到俄罗斯帝国的崩溃,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国家不断增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整个欧洲大陆只有18个国家,而今天的欧洲却有44个国家,多出的26个国家无一不是以所谓的文化族群的身份建立的民族国家。即便苏联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构建的社会主义阵营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民族国家构建更多“政治共同体”的趋势,但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在冷战中的崩溃瓦解也标志着由各种意识形态为手段所构建的跨文化“政治共同体”的尝试失败了。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最重要的是论述一个基于东西方文明发展对比后产生的结论,即西方的社会历史①与中国的自然历史②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各自不同的偏转侧重,因为当今中西方之间互相缠绕的诸多社会问题、政治概念、文化冲突也都基于此基础之上。
    当下的西方,既无法通过中古时代的宗教权力、血亲贵族重新统合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族群,构建所谓的“邦联”“神权共和国”,遑论能够有一个政治实体通过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方法建立自上而下、结构稳定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官制”。西方目前存在的幅员辽阔的所谓“大国”,也不过是在“后殖民时代”的独立浪潮中由原殖民国家的单一文化族群构建的“合众国”。而其内部各个政治实体的独立性并未消减,如美国即有得克萨斯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的分离问题,再如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P3-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