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安全感的神经生物学原理
思想与感觉:关于大脑和身体的思考
感觉研究开始成为正经的科学课题
心理生理学研究中的心率变异性
调节心率变异性的神经机制
开拓迷走神经对心脏调节的灵敏测量方法
用S-R模型测量生理状态
寻找中介变量
安全与生理状态
安全和安全信号对生存的意义
社会参与和安全
小结
第二章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与创伤疗愈
创伤与神经系统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起源:迷走神经悖论
重新解释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觉:没有觉知的侦测
PTSD的触发
社会参与和依恋的作用
自闭症和创伤有什么共同点
自闭症的治疗
听力项目治疗方案的理论与应用
音乐如何促进亲密关系:安全信号
第三章 自我调节与社会参与
心率变异性与自我调节的关联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组织原则
如何利用他人来感觉安全
影响我们回应世界的三个系统
迷走神经悖论
迷走神经:运动通路和感觉通路的承载管道
创伤与社会参与的联系
音乐怎样引导迷走神经调节
社会参与信号:自我调节与“一无所知”
神经调节的调用
依恋理论与适应性功能的关联
让医院在心理层面使人感觉更安全
第四章 重新解释创伤对大脑、身体与行为的影响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起源
“植物性迷走神经”与“智能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一个神经通路家族
迷走神经与心肺功能
第六感与内感知
迷走神经张力如何影响情绪表达
迷走神经刹车
神经觉的工作方式:感受威胁或安全
神经觉对威胁和安全的反应
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对新奇事件的反应对比
玩耍是一种神经练习
迷走神经与解离
单次试验学习
第五章 安全信号、健康与多层迷走神经理论
迷走神经与多层迷走神经理论
心—身联系如何影响医疗现状
创伤与信任的破坏
神经觉的工作方式
不确定性与联结的生物必要性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中的创伤与依恋
唱歌和聆听如何使我们平静
通过练习激活社会参与系统
创伤治疗的未来
第六章 从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视角看待创伤治疗的未来
第七章 从躯体角度看心理治疗
术语列表
致谢
参考文献
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