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室内空气PM2.5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精)
ISBN:9787040613780
作者:编者:侯立安//任明忠//张寅平//朱天乐//王博|责编:宋明玥//陈正雄
定价:¥78.0
出版社:高等教育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247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室内空气PM2.5来源
    1.1.1  室内源
    1.1.2  室外源
  1.2  PM2.5污染现状
    1.2.1  大气PM2.5污染现状
    1.2.2  室内空气PM2.5污染现状
第二章  典型地区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研究方法
  2.1  浓度监测方案
  2.2  样品采集
    2.2.1  采样地点
    2.2.2  采样要求
    2.2.3  样品分析
  2.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3.1  PM2.5实时监测仪器
    2.3.2  PM2.5膜采样研究
第三章  北京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北京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监测研究
    3.1.2  北京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膜采样研究
  3.2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
    3.2.1  典型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月变化
    3.2.2  典型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与室外环境的关系
  3.3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理化特性
    3.3.1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
    3.3.2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主要化学组成
    3.3.3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3.3.4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分布特征
    3.3.5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
    3.3.6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3.4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来源解析
    3.4.1  室外空气PM2.5来源解析
    3.4.2  室内空气PM2.5来源解析
第四章  上海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上海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监测研究
    4.1.2  上海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膜采样研究
  4.2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
    4.2.1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4.2.2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相关性及渗透系数研究
    4.2.3  典型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预测模型构建
    4.2.4  烹饪对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影响
    4.2.5  通风对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影响
    4.2.6  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对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影响
  4.3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理化特性
    4.3.1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
    4.3.2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主要化学组成
    4.3.3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4.3.4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分布特征
    4.3.5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
    4.3.6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4.4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来源解析
    4.4.1  室外空气PM2.5来源解析
    4.4.2  室内空气PM2.5来源解析
第五章  广州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广州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监测研究
    5.1.2  广州市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膜采样研究
  5.2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
  5.3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理化特性
    5.3.1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5.3.2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分布特征
    5.3.3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
    5.3.4  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第六章  典型地区典型场所室内外空气PM2.5污染特征分析和对比
  6.1  PM2.5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和对比
    6.1.1  PM2.5浓度实时监测结果比较
    6.1.2  PM2.5膜采样检测结果比较
  6.2  PM2.5化学特性分析和对比
    6.2.1  PM2.5主要化学组成比较
    6.2.2  PM2.5中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比较
    6.2.3  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分布特征比较
    6.2.4  PM2.5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比较
第七章  室内空气PM2.5的暴露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价
  7.1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7.1.1  危害识别
    7.1.2  剂量-效应关系
    7.1.3  不确定性分析
  7.2  暴露评价
    7.2.1  暴露评价公式
    7.2.2  个体PM2.5暴露浓度
    7.2.3  人群时间-活动模式
  7.3  风险表征
    7.3.1  风险判定标准
    7.3.2  致癌风险
    7.3.3  有阈健康风险
  7.4  办公室上班人群的暴露风险评价
    7.4.1  致癌金属和多环芳烃呼吸暴露量
    7.4.2  非致癌风险
    7.4.3  致癌风险评价
第八章  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预测评估
  8.1  室内空气PM2.5不同来源的贡献研究
    8.1.1  室内空气PM2.5不同来源贡献的模型分析
    8.1.2  模型应用与实验验证
  8.2  颗粒物穿透系数估算方法研究
  8.3  室内空气PM2.5/PM2.5浓度预测评估软件的研发
    8.3.1  软件技术方法及框架的介绍
    8.3.2  新风系统和开窗与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PM2.5污染防控效果的研究
    8.3.3  开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九章  室内空气PM2.5污染监测
  9.1  环境空气PM2.5监测相关标准
    9.1.1  国外相关标准
    9.1.2  国内相关标准
  9.2  环境空气PM2.5监测技术与设备发展概况
    9.2.1  环境空气PM2.5监测设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9.2.2  称量法PM2.5监测技术与设备
    9.2.3  微量振荡天平法PM2.5监测技术与设备
    9.2.4  β射线吸收法PM2.5监测技术与设备
    9.2.5  光散射法PM2.5监测技术与设备
  9.3室内空气PM2.5监测设备标准建立必要性
    9.3.1  室内空气PM2.5监测必要性
    9.3.2  环境空气PM2.5监测技术适用性
第十章  室内空气PM2.5的净化
  10.1  室内空气PM2.5净化产品相关标准
    10.1.1  国外相关标准
    10.1.2  国内相关标准
  10.2  室内空气PM2.5的净化技术及产品
    10.2.1  纤维过滤技术及产品
    10.2.2  静电除尘技术与产品
    10.2.3  复合式净化技术与产品
    10.2.4  其他技术与产品
  10.3  室内空气PM2.5净化产品性能评价标准修订必要性
    10.3.1  现有标准存在的问题与修订建议
    10.3.2  现有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第十一章  室内空气PM2.5的污染防控对策
  11.1  探讨制定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法
  11.2  修订完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
  11.3  加大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科研投入
  11.4  构建室内空气污染综合防控体系
    11.4.1  源头控制
    11.4.2  通风稀释
    11.4.3  末端净化
  11.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认识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