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序幕:移动通信、计算、AI的发展与融合
第1章 移动通信的计算化发展
1.1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简史
1.1.1 2G:从模拟到数字的变革
1.1.2 3G:高速移动互联的萌芽
1.1.3 4G:移动互联网络的飞跃
1.1.4 5G: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
1.2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规律洞察
1.2.1 移动通信网络商业驱动
1.2.2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驱动
1.2.3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演进
1.2.4 商业驱动、技术驱动和网络架构演进的关系
1.3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展望
1.3.1 移动通信网络商业驱动展望
1.3.2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驱动展望
1.3.3 移动网络产品形态展望
第2章 计算的网络化发展
2.1 计算的发展脉络
2.1.1 大型计算机:传统的高性能计算
2.1.2 个人计算机:个人使用的桌面计算
2.1.3 云计算:弹性且可扩展的池化计算
2.1.4 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移至数据源附近的分布式计算
2.1.5 端计算:用户端的实时计算
2.1.6 计算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
2.2 网络促进计算的发展
2.2.1 云计算、边缘计算、端计算和网络的关系
2.2.2 移动通信网络演进促进计算生态发展
2.3 计算与网络协同
2.3.1 协同策略
2.3.2 协同场景
2.3.3 协同面临的挑战
第3章 AI的泛在化发展
3.1 AI的发展简史
3.2 AI的泛在化发展
3.2.1 泛在化的应用场景
3.2.2 泛在化的设备形态
3.2.3 泛在化的服务方式
3.3 移动通信中的泛在AI
3.3.1 5G奠定泛在AI基础
3.3.2 6G赋能智慧泛在社会
第4章 通信与计算一体共生,使能泛在AI
4.1 附生与共生,探索自然界的生命之舞
4.2 通信、计算、AI,迭代进化的共生技术体系
4.3 通算一体共生,使能泛在AI
4.3.1 应用场景与需求
4.3.2 技术融合趋势
4.4 商业经营模式转型需求
4.4.1 无线接入网服务转型需求
4.4.2 移动通信网络经营的降本增效需求
4.5 新质生产力升级需求
第二篇 引擎:通算一体核心驱动力
第5章 场景驱动,拓展通算一体新应用
5.1 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化场景
5.1.1 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概述
5.1.2 场景特征及需求
5.1.3 通算一体的移动通信网络智能化
5.2 智慧交通场景
5.2.1 智慧交通概述
5.2.2 场景特征及需求
5.2.3 通算一体的智慧车联网
5.3 智慧工业园区场景
5.3.1 智慧工业园区概述
5.3.2 场景特征及需求
5.3.3 通算一体的智慧工业园区
5.4 沉浸式业务场景
5.4.1 沉浸式业务概述
5.4.2 场景特征及需求
5.4.3 通算一体的沉浸式业务
5.5 生成式AI场景
5.5.1 生成式AI概述
5.5.2 生成式AI场景应用
5.5.3 生成式传输:无线通信新范式
5.5.4 通算一体网络赋能泛在生成式AI
5.5.5 总结
第6章 技术驱动,塑造通算一体新能力
6.1 AI技术
6.1.1 深度学习
6.1.2 强化学习
6.1.3 大模型
6.2 单点计算技术
6.3 算力协同技术
6.3.1 网络传输技术
6.3.2 协同计算技术
6.3.3 网络安全技术
6.4 弹性可靠连接技术
6.4.1 弹性小区
6.4.2 柔性协议栈
6.5 通信、计算、AI融合的标准化发展
6.5.1 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标准化发展
6.5.2 移动边缘计算的标准化发展
6.5.3 通信和计算融合的标准化发展
6.5.4 AI和网络融合的标准化发展
6.5.5 6G愿景与通算智融合演进
第7章 商业驱动,激发通算一体新价值
7.1 数字化生存挑战
7.2 从流量经营到服务经营,新模式激发新潜能
7.3 通算一体,加速5G服务化转型
7.4 降本增收,新服务塑造新价值
7.5 共生共赢,产业协同共建新生态
7.6 数字转型,场景爆炸激发新动能
第8章 从第四范式到跨界探索,开启通算一体新征程
8.1 科学与技术,范式变革引领融合发展
8.2 通信与计算,理论突破驱动技术进步
8.3 认知与进化,协同演进促进人机共生
8.4 鸟瞰与虫眼,融合视角描绘通算未来
8.5 经济与社会,创新发展释放数字价值
8.6 传统与革新,通算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
第三篇 基石:通算一体关键技术
第9章 通算一体网络核心要素和面临的技术挑战
9.1 通算一体网络核心要素
9.1.1 通算一体要素全景
9.1.2 通算一体新要素:无线算力
9.2 通算一体网络面临的技术挑战
9.2.1 无线算力资源管理
9.2.2 通信与计算能力协同
9.2.3 通算一体服务的提供
9.2.4 安全隐私保护
第10章 通算一体网络系统框架和技术体系初探
10.1 通算一体网络发展特征
10.1.1 异构融合的基础设施
10.1.2 超越通信能力的多元能力
10.1.3 智能统一管理和柔性编排
10.1.4 通算智新服务按需开放
10.2 通算一体网络系统框架
10.2.1 设计原则
10.2.2 系统框架
10.3 通算一体网络关键技术
第11章 通算一体网络的基础设施层关键技术
11.1 通算一体网络对异构计算的需求
11.1.1 AI计算
11.1.2 高性能计算
11.1.3 通信领域中的异构计算
11.2 异构计算资源的形态
11.2.1 传统的异构硬件
11.2.2 新型异构加速硬件
11.2.3 异构计算性能的衡量
11.3 异构计算资源的抽象
11.3.1 异构计算资源的抽象准则
11.3.2 异构计算资源的抽象方法
11.3.3 异构计算资源抽象的通信实例
11.4 异构计算资源的调度
11.4.1 传统IT领域中的异构计算资源的调度
11.4.2 通算一体异构计算资源的调度
11.5 面向通算一体的云平台
11.5.1 通算一体异构计算对云平台的需求
11.5.2 传统云平台和云化异构资源管理技术
11.5.3 面向通算一体的云平台增强技术
第12章 通算一体网络的网络功能层关键技术
12.1 原生计算
12.1.1 计算资源的实时感知和计算任务控制
12.1.2 通信与计算资源的融合控制和一体调度
12.1.3 数据管理、开放、路由和转发
12.2 原生智能
12.2.1 AIML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
12.2.2 连接、计算、数据、模型联合管控
12.3 通算智融合服务提供和保障
第13章 通算一体网络的管理编排层关键技术
13.1 管理与编排标准概述
13.1.1 3GPP管理与编排标准
13.1.2 ETSINFV管理与编排标准
13.1.3 通算一体管理与编排面临的挑战
13.2 通算一体的管理与编排
13.2.1 通算联合管理与编排框架
13.2.2 通算服务建模及联合管理与编排
13.2.3 无线通算服务开放
13.2.4 无线通算联合管理与编排案例
第四篇 蓝图:通算一体,使能泛在AI世界
第14章 技术融合,构建泛在AI底座
14.1 通算一体技术演进
14.1.1 阶段一:无线通算资源共生一体编排
14.1.2 阶段二:无线通算服务共生一体提供
14.1.3 阶段三:无线通算功能共生一体设计
14.2 通算一体产品化演进
14.2.1 基站扩展算力,资源共生实现泛在协同
14.2.2 通算一体基站,多维融合提供一站式服务
14.2.3 从通算一体到通感算智融合,面向未来的持续演进
第15章 场景实践,激发泛在AI潜力
15.1 网络运维大模型
15.2 智慧工业园区专网
15.3 智能工业制造
15.4 智慧车联网
15.5 沉浸式元宇宙
第16章 平行创新,迈向泛在AI时代
16.1 从5G到6G,持续演进的通算一体之路
16.2 平行创新,激发通算一体内生动力
16.2.1 场景价值与关键技术的平行创新
16.2.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平行创新
16.2.3 当下赋能与未来奠基相结合的平行创新
16.3 通算一体能力聚变与产业伙伴的价值共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