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论题的起因
第一部分 理念(1492—1799)
第一章:过去的本质
第二章: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第三章:战争与革命
第四章:国家宪法
第二部分 人民(1800—1865)
第五章:数字民主
第六章:灵魂与机器
第七章:船与船骸
第八章:战争的表象
第三部分 国家(1866—1945)
第九章:公民、个人、群众
第十章:效率与数量
第十一章:空中宪法
第十二章:现代性的残酷
第四部分 机器(1946—2016)
第十三章:知识的世界
第十四章:对与错
第十五章:战线
第十六章:美国纷争
结语:论题的答案
鸣谢
注释
译者后记
第一章
过去的本质
“我们见到了赤身裸体的人。”一位宽肩膀的热那亚船长在日记里写道,这是他几周内只能盯着深蓝色海面后首次接近陆地时写下的。这至少也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10月的一天在他的日记里想写的内容。墨笔滑过纸片,如蜗牛在大地上留下一条湿痕。没人能确切地知道船长在那天究竟写下了什么,因为日记最后丢失了。16世纪30年代,在日记丢失之前,一位身穿修士袍、名叫巴托洛梅·徳拉斯·卡萨斯(Bartolome de las Casas)的多明我会教士抄录了部分日记,但后来抄件也找不到了。直到约1790年,一位年长的水手在一个西班牙公爵的图书馆里找到了它。1894年,另一家图书馆馆长的遗孀出售给某公爵夫人某些古文稿残片,似乎是哥伦布日记的原稿,有哥伦布的签名,而且封面上写的是“1492年”。此后,这位遗孀就消失了,她可能会收藏的任何原始文件也都不见了。”
一切都非常可惜,但也合乎常理。大多数曾经存在的东西已经消失。鲜肉会烂,木质会腐,墙会倒塌,书会被焚,还有天灾人祸。历史是对留存下来的事物的研究,只要能留存下来的,不管是什么东西一信件、日记、遗传基因、墓碑、硬币、电视广告、绘画、光碟、病毒、废弃的脸书网帖、国会辩论的笔记,以及楼宇的废墟——只要它能经历时间和战争的蹂躏最后残存下来。这当中的某些东西,残存下来纯属偶然,就像飓风吹过小镇之后某幢房子奇迹般地挺立一样。但历史学家的研究之所以能够留存,是因为它是被特意保存的——放在箱子里,挪到阁楼上,摆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存在博物馆里,拍照记录,下载到电脑服务器上——都是经过精心保存,甚至是进行过编目的。所有这些偶然的记录和有意珍藏的历史(遗迹、遗物、知识宝库、继承物等)都可称作历史记录,但它既不全面,又不公平,令人抓狂,令人沮丧。
考察这些字迹斑驳的记录需特别谨慎。不过,证据的缺失也能说明问题。“我们见到了赤身裸体的人,”哥伦布的日记写道(至少据德拉斯·卡萨斯的抄录),“他们是一群一穷二白的人。”船长接着描述在被称作“海地岛”上看到的人。“海地”就是“山地”,但哥伦布把这个地方叫伊斯帕尼奥拉(Hispaniola)——西班牙岛或海地岛——因为他认为此岛原本没有名字。岛上的人没有武器,他说,他们也没有工具。他认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信仰。“他们好像没有任何宗教。”他们不知道诡计,也不知道猜疑和质疑。“我可以抓六个这样的人带给陛下看看,”他向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这样写道,“这样他们还可以学说话。”似乎无法想象他们会拥有语言。以后来他承认了真相:“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哥伦布抵达海地两个月之后准备返回西班牙,但他的三桅旗舰在海岸边搁浅了。哥伦布的手下抢救出了一些木料,用它们营造了一个据点。沉船的遗骸从此再也没有找到,连同海地人在一个奇怪的船长被冲上岸的那天所说的话一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在乘小型快捷的横帆船回家的路上,哥伦布思索着他见到的完全不能理解的那些人,他叫他们“印第安人”,因为他相信自己抵达了印度群岛。他也许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是没有宗教或语言,只是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过于神秘,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他无法了解。他需要别人帮忙。在巴塞罗那,他雇用了牧师兼学者罗曼·佩恩(Romon Pane),让他在下次航行中随行,去“发现和理解……印第安人的信仰和偶像,以及……他们怎样崇拜他们的神明”。
佩恩随哥伦布于1493年出航。抵达海地后,佩恩遇到了一个叫瓜提塔巴努(Guaticabani)的人,他通晓岛上人所说的所有语言,也学会了佩恩的语言——卡斯蒂利亚语(Castilian,即西班牙语),还教佩恩他自己的语言。佩恩四年来和原住民泰诺人住在一起,给哥伦布写报告,那份报告名为《印第安古风记》(An Account of the Antiquities of the Indians)。不久以后,这份报告就遗失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