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回到思想现场——再读毛泽东
第一章 中国将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好得很?糟得很?——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读《新民主主义论》
5.光明的中国之命运——读《论联合政府》
6.敢于胜利——读《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第二章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1.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读《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2.新中国的总设计图——读《论人民民主专政》
3.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读《论十大关系》
4.一部新的“矛盾论”——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年——读《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三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思想
1.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读《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2.毛泽东“以文人而主持中共红军的战略”——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游击战争”四个字,是制敌一个锦囊妙计——读《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4.判断山河、凌云瞰世的大战略——读《论持久战》
5.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读《战争和战略问题》
第四章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1.有理有利有节——读《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2.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读《论政策》
3.争取“中间势力”——读《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
4.不是少数人打江山坐江山,不要四面出击——读《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不要四面出击》
5.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读“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论述
第五章 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论述
1.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读《青年运动的方向》
2.吸收大批知识分子参加党,参加军队,参加政府——读《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3.开辟人民文艺的新时代——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怎样才能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读《纪念白求恩》
5.一篇美文,承载永恒宗旨——读《为人民服务》
6.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读《愚公移山》
第六章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
1.打造“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读《反对自由主义》
2.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读《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3.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读《〈共产党人〉发刊词》
4.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读《改造我们的学习》
5.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读《整顿党的作风》
6.党八股“是要害党害国的”——读《反对党八股》
7.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读《学习和时局》
8.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读《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第七章 共产党人靠实事求是吃饭——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读《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
2.“两论”是围绕实事求是而展开的——读《实践论》《矛盾论》
3.“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读《〈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4.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八章 共产党施展了什么“魔法”让老百姓跟着自己走?——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
1.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读《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3.兵民是胜利之本——读“兵民是胜利之本”等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
第九章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于独立自主的论述
1.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读《反对本本主义》第六节
2.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读《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等文章
3.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读“自力更生”的有关论述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毛泽东亲自审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是什么?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句话是什么?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自古以来的经典文本,第一篇第一句都是带着使命的,它往往成为统领全书之关键。这是一种身份位置的表达,由此确立和彰显其论点的重要性。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以迷人的句式把人引向大“道”。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成为格言警句,“不亦乐乎”这种句法结构一直活跃到今天。
佛教《金刚经》的第一句“如是我闻”,令人印象深刻。
再看《共产党宣言》是怎样开篇的:“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一下子就烘托出共产主义出场时面临的险恶环境。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以“敌友之问”开篇,和《共产党宣言》一脉相承——新的革命一出场,必须得来一个“敌友之问”:问向战友和敌人,问向实践和理论,问向历史与现实,问向大地跟远山,从而将他的思想逻辑推向茫茫天地之间,播撒到庄严国土之上。可以说,这一问,问出中国革命的精髓和方向;这一问,问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于1925年夏秋,首刊于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1925年12月1日编印的《革命》第4期,后来又刊登在1926年2月1日出版的《中国农民》和同年3月出版的《中国青年》第116、117期上,同时还在广东汕头出版了单行本。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阶级分析的最早最有名的文献。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初发表的文字,与毛泽东亲自定稿的《毛泽东选集》中的文字有些差异,精心修改后的文章反映了毛泽东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对观念的表述更加严谨。不过,前后版本的内容和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贯穿其中的思想也是统一的。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最初发表时是这样表述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中国革命亘三十年而成效甚少,并不是目的错,完全是策略错。所谓策略错,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意思相同,修改后的表述更为经典。
斯时斯地,毛泽东为什么发出如此尖锐的提问?
《毛泽东选集》中有一个题注:
毛泽东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
那时,革命者在探索和彷徨中。既然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而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又不甘心做中国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的附庸,那么,到底应该依靠谁呢?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共产党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党内许多同志深感迷茫。
在党的三大上,当人们争论到底和国民党是党外合作还是党内合作的时候,毛泽东拿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从政治上发现了农民。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