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项目由来
1.2 研究内容
1.2.1 河口三角洲和邻近陆架海域地貌演化研究
1.2.2 河口三角洲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层序地层学研究
1.2.3 全新世岸线变化及控制因素研究
1.2.4 河口水下三角洲及邻近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1.2.5 河口和陆架区沉积动力学调查和数值模拟研究
1.2.6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口三角洲演化影响研究
第2章 资料来源
2.1 已有研究资料
2.1.1 长江三角洲
2.1.2 红河三角洲
2.2 研究区调查内容
2.2.1 站位布设及调查内容
2.2.2 调查技术方法及设备
第3章 河口三角洲和邻近陆架海域地貌演化研究
3.1 海平面上升与三角洲演变
3.2 全新世三角洲沉积地貌演化
3.3 水下三角洲沉积通量估算及对比
第4章 河口三角洲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层序地层学研究
4.1 长江古下切河谷层序地层特征
4.1.1 钻孔搜集
4.1.2 沉积相划分方法
4.1.3 海平面变化特征
4.1.4 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层序地层演化特征
4.2 长江水下三角洲和东海内陆架沉积演化
4.2.1 末次冰盛期侵蚀界面界限
4.2.2 晚更新世—全新世层序地层框架
4.2.3 末次冰盛期以来地层层序、海平面升降和下切河谷形成关系
4.2.4 晚更新世—全新世河口三角洲发育过程
4.3 全新世以来红河三角洲演化过程
第5章 全新世岸线变化及控制因素研究
5.1 长江三角洲古岸线演化过程重建
5.2 全新世以来红河三角洲古岸线演化
5.2.1 1965-2010年红河入海口Ba Lat河口冲淤变化特征
5.2.2 红河三角洲北部地区海岸带冲淤变化
5.2.3 红河三角洲海岸线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5.2.4 岸线变化的控制因素和机制
第6章 河口水下三角洲及邻近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6.1 水下三角洲和邻近陆架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
6.1.1 沉积物分类和命名方法
6.1.2 长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6.1.3 红河水下三角洲和陆架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6.2 长江水下三角洲和陆梨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特征
6.2.1 砂粒級组分
6.2.2 粉砂粒级组分
6.2.3 黏土粒级组分
6.3 长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6.3.1 中值粒径(Mz)
6.3.2 分选系数(σi)
6.3.3 偏度(SKi)
6.4 长江水下三角洲和邻近陆架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
6.4.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6.4.2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第7章 河口和陆架区沉积动力学调查和数值模拟研究
7.1 长江三角洲实测水文要素平面分布
7.1.1 溶解氧
7.1.2 温度、盐度
7.1.3 叶绿素
7.1.4 悬浮体
7.2 长江三角洲实测水文要素断面分布
7.3 长江口、红河口邻近海域水动力环境特征模拟结果对比
7.3.1 水文环境
7.3.2 水动力环境
7.4 长江口、红河口邻近海域悬浮休输运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7.4.1 悬浮体分布特征对比
7.4.2 悬浮体输运沉积控制机制对比
7.4.3 东海浙闽近岸海流切变锋及控制机制
第8章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口三角洲演化影响研究
8.1 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化
8.2 长江河口三角洲近百年来沉积环境演变
8.2.1 1842-2004年长江口冲淤演化数据收集和处理
8.2.2 河口拦门沙区冲淤变化趋势
8.2.3 南汇东滩河口拦门沙区冲淤变化趋势
8.2.4 长江河口和水下三角洲海床冲淤演化格局
8.2.5 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地貌演化的控制因素和机制
8.3 水下三角洲地区20Pb沉积速率估算
8.3.1 长江口-浙闽泥质区210Pb剖面特征及百年来沉积速率估算
8.3.2 越南红河水下三角洲沉积速率特征
8.4 长江口低氧区沉积记录重建
8.4.1 长江口低氧区1980年以来沉积记录重建
8.4.2 全新世以来长江口低氧记录重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