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是家,没有国哪有家
悼念学友,毋忘国耻——毛泽东给湘生信
惟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毛泽东致文运昌信
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合作无以抗日——毛泽东与易礼容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致国民党各派将领、党国故人、学界师友信
二、立党为公,不谋私利
“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致杨开智信
“文家任何人都要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致文家亲友信
“我是国家主席,只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困难,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毛泽东与堂弟毛泽连
严以修身,不为亲友“形诸荐牍”走后门——致毛春秀等人信
“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毛泽东与谭世瑛
三、不忘恩情,彰显仁德
为母亲治病,“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致七、八舅信
“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毛泽东与杨老太太
怀念恩师,关照后代——毛泽东与王立庵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毛泽东与袁仲谦
“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毛泽东与张维一家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毛泽东与章士钊
“你过去在反革命面前表示很坚决,没有屈服”——致陈玉英信
长沙脱险,是他透露的“秘密”——毛泽东与刘策成
四、不忘师表,敬老尊贤
“礼轻仁义重,敬老尊贤嘛”——毛泽东与李漱清
“还要才、德、望啊”——毛泽东对符定一的评论
“张干是老教育工作者,应当照顾”——毛泽东与张干
“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致黎锦熙信
“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受毛泽东尊敬的老师徐特立
五、不忘故友,诚实友善
位显名高,不忘故友,平等待人——毛泽东与毛煦生、彭友胜、朱其陛
萍水相逢,终身为友——毛泽东与许志行
“无事时‘翻翻古’也有趣味”——毛泽东与萧三的友谊
肝胆相照,源远流长——毛泽东与周世钊
“文如其人,信哉,信哉”——毛泽东与谢觉哉
六、以民为本,倾听呼声
“乡间情形,尚望随时示之”——毛泽东与毛宇居来北京的乡亲必须遵守“五个条件”
“我本多年邀默契,喜从中夜挹明光”——毛泽东与程潜的默契
认真倾听民主人士反映情况和建议——毛泽东给刘揆一的信
“四点建议很好,已告有关同志注意”——毛泽东致蒋竹如信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毛泽东动员身边卫士下农村调查
七、关爱卫士,平等待人
“没有文化,做任何事都不方便”——毛泽东教卫士学文化
八、伟大父爱,严禁特殊
“毛泽东的儿女不能搞特殊”——毛泽东与毛岸英
“岸英走了,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毛泽东与刘思齐
“他不仅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位慈父”——毛泽东与毛岸青、邵华
“父亲留下的遗产是可以使我与广大民众共享的思想,而没有半点儿的家私”——毛泽东与李敏
“严”字就是“爱”字——毛泽东与李讷
九、不忘初心,坚守信仰
“四种迷,说得最透彻”——毛泽东与罗学瓒
“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毛泽东与蔡和森
“主义之争,不得不争”——毛泽东与彭璜
“他一生坚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与李达
继承父辈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毛泽东对烈士后代的期望用稿费救济对革命有过贡献的贫困者
十、胸怀中国梦,践行价值观
“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周期律、民主、人民的官——毛泽东与黄炎培
以纪治党,依法治国——严惩黄克功、张子善、刘青山
结束语 为国为民、无私奉献是毛泽东价值观的核心
后记
“岸英走了,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
——毛泽东与刘思齐
刘思齐,是毛岸英的遗孀,在毛岸英牺牲后,是毛泽东的“大女儿”。
刘思齐遵循丈夫毛岸英的委托,每周星期六去看望毛泽东,都要问问,岸英有信来没有?为何这么久不给我来信?毛泽东总是强颜欢笑,装得若无其事地宽慰她。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多。
有一天夜晚,在中南海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毛泽东把家里五个烈士毛泽民、毛泽覃、杨开慧、毛泽建、毛楚雄的事迹和童年趣事,向刘思齐细数了一遍。这一次,足足谈了4个小时。至于兴味盎然地专题回顾毛岸英的童年趣事,数不清有多少次。这都是启示刘思齐,要做好思想准备,是为把毛岸英牺牲的情况告知她作铺垫。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志愿军陆续被调遣回国,刘思齐日夜盼望岸英的归来。等了一段时日,还没有半点消息。她抱着希望跑到毛泽东的办公室,询问岸英的信息。毛泽东细心安慰,稳定她的情绪;同时,要秘书请周总理来一道和刘思齐谈心。周总理轻声细语地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了无数战士,岸英也是其中之一。这些烈士,都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人们是不会忘记的。”尽管总理的话讲得很轻,对刘思齐说来,却是晴天霹雳。她痛不欲生,倒伏在毛泽东的肩上,撕心裂肺地哭泣。
毛泽东木偶人似的坐着,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恩来让刘思齐躺在沙发上缓缓气力。当他的手碰到毛泽东的手时,他心里惊了,急忙低声向刘思齐耳语:“思齐,你要节哀。你爸爸的手冰凉啦!”
思齐一愣,又哭着去安慰爸爸。毛泽东压抑着悲伤,劝慰思齐:“战争总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孩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人民而牺牲。”“岸英走了,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
甲、把怀念毛岸英的情感转嫁给刘思齐
毛泽东特别疼爱刘思齐,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对她的学习、工作非常关注。每一次通信,总是称她为“娃”“思齐儿”“亲爱的思齐儿”“我的大女儿”。
由于丧夫悲痛,刘思齐寝食不安,神经衰弱,却有人落井下石,造谣打击。刘思齐把此事写信给爸爸毛泽东。毛泽东开导她:“谣言不足信,可以置之不理,因为不胜其理。你的心要清闲些,把身子养好要紧。”
由于长期过于悲伤,刘思齐体质日渐衰弱。毛泽东主张她换一个环境,建议她赴苏联学习,一是有利摆脱苦闷,二是以利将来自食其力。
1955年8月,正当她准备赴苏联学习时,却又感冒重病多日。毛泽东写信叮嘱她:“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一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你要的《列宁选集》两卷,给你送上。”
在苏联学习期间,刘思齐常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化名“得胜”复信:
亲爱的思齐儿:
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们都好,勿以为念。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
祝好。
得胜
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
刘思齐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学习,由于语言方面的困难,准备回国学习,但又担心他人风言冷语,写信给毛泽东,征求意见。这年12月12日毛泽东复信:
思齐儿:
两信均收,甚慰。留一年,很有益。别人闲话,可以置之不理。
1957年8月4日,毛泽东在青岛给刘思齐复信:
思齐儿:
信收到,回来了,很高兴。转学事是好的,自己作主,向组织申请,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苏联,改学文科,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不论怎样,都要自己作主,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注意为盼。祝你进步。
此信特别指明“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毛泽东历来禁止子女们以他的名义去谋取个人利益与方便。
8月9日毛泽东又复信:
思齐儿:
……下决心在国内转学文科。一切浮言讥笑,不要管它。全部精力,应当集中在转学后几年的功课上,学成为国服务。
刘思齐转入了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不久,她感觉这个专业和自己的兴趣有距离,而对中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更有兴趣,于是,又请毛泽东再给她拿主意。毛泽东说:你已经读了这个专业了。这个专业,也开设了中国文学,没有矛盾。不是太迫切的话,我给你当中文老师。我来教你。中国文学也要懂历史,先看历史书籍。随即开了一个书目,《史记》《汉书》《三国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刘思齐把书目看后,笑道:“读完这些书,我就老了。”毛泽东说:“人活一辈子,就要读一辈子的书。”
P189-191你们对他们二人讲明是许其来京看一看,随即回到湖南乡下去。”
1949年10月,毛泽连、李祝华到达北京。第二天,受到毛泽东接见。毛泽连见到毛泽东,激动得双目流泪,亲切地呼唤“主席三哥”。
毛泽东紧握毛泽连的手,说:“你是泽连———润发九弟吧!”
“我是润发呀!”毛泽连回话道。
“你父亲是六叔吗?”毛泽东问。
“我的父亲是毛慰生六阿公。不过,我过继给毛菊生二阿公了。”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与毛慰生、毛菊生是共爷爷的堂兄弟。谈到毛菊生二阿公,立即引出了毛泽东的回忆:“我爷爷毛翼臣和你爷爷毛德臣分家时,你爷爷虽然多分了一些田,但你爷爷有三个儿子,再分到你父亲手里,田就少得多了。”
毛泽东少年时,亲见二堂叔毛菊生家境困难,度日如年,不得不将赖以活命的七亩田出卖。父亲毛顺生乘人之危,要买进这七亩田,遭到妻子文素勤和儿子毛泽东的反对,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但是没有说服父亲。这件事他一生都没有忘记。他对毛泽连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你父亲是堂兄弟,买你家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全无兄弟之情,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
当时,我思考这件事: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从那时开始,我就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放穷苦人民的道路。”
乙、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毛泽东又亲切地问:“六婶身体好吗?”
“身体不好,经常患病。”毛泽连说,“她还想来北京看望你。”
毛泽东摇头:“她有病,路这么远,不要来。先让她在湖南治病,等病治好后,我再接她来北京,住一住。”停顿了一下,又说:“你年纪不大,就坏了眼睛,太可惜了。”随后,交代毛岸英陪伴九叔到协和医院去治眼睛。
毛泽连在协和医院住了一个月,右眼恢复了一点功能。
有一天,李祝华谈起毛泽连的困难,想请毛泽东给他安插一个适合的工作。毛泽东心情沉重而又温和地说:“泽连的困难,我知道,我了解。我是国家主席,只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困难,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如果只解决泽连一个人的困难,那我这个主席就不好当了。当然有困难要钱用,我自己可以尽力支持一点。但如果要打我的牌子,凭我的关系,找公家的麻烦,那是不行的。”“成千成万的先烈为革命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活下来的人想事、办事,都要对得起他们才是。”“我们国家遭战争的创伤还很严重,国家和人民都需要恢复元气,医治好战争的创伤。这需要全国人民的努力,包括我们都在内。你们在家乡种好田,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好转,也是为人民服务,为国争光嘛!你们还是回去种田吧!”“泽连,你是我的亲属,在乡村中凡事都要带一个好头。”
12月初,在毛泽连返程的时候,毛泽东还细心地准备了一些衣服、药品和人民币,托毛泽连带回赠予六嫂。
丙、带头执行中央人民政府精简节约、反对浪费的决定
1950年春,毛泽连在中共湘潭县委的帮助下,送母亲到湘潭县医院治疗。同年冬,又转到长沙湘雅医院。前后近两年,疗效不显著。毛泽连想送母亲(六婶)去北京治病。1951年12月11日,毛泽东复信:
泽连、远悌:
来信收到。慰生六婶及泽连均不要来京,也不宜在长沙住得太久,诊病完了即回韶山为好。现在人民政府决定精简节约,强调反对浪费,故不要来京,也不要在长沙住得太久。
泽连家境困难,待将来再设法略作帮助,目前不要靠望。
这年12月4日至8日,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发出系列文件,决定在全国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决定开展精简节约,反对浪费的运动。毛泽东身体力行,劝告“慰生六嫂及泽连均不要来京,也不宜在长沙住得太久”。随即,毛泽东给泽连寄去200元,作为六婶的医疗费,结算了在湘雅医院的住院费用。
丁、“这些钱均是我自己的稿费”,注意“节用”
1952年6月,慰生六婶病逝,毛泽连又跌伤了脚。毛泽东得知这些不幸信息,于10月2日寄去300元,其中100元是六婶的安葬费,200元为毛泽连的治病费。
另有200元给另一个堂弟毛泽荣“助其家用”。信末尾还补充嘱咐:“这些钱均是我自己的稿费”,注意“节用”。
1953年5月,毛泽连(润发)又写信告知毛泽东,提出眼疾依旧,脚也未痊愈,想上京治病。毛泽东回信劝导:“润发贤弟:五月八日的信收到。你的眼病脚病未好,甚念。仍以在家养治为宜,不要来京。因为湘雅医院诊不好,北京也不见得能诊好。”因为他的眼睛已是多年的旧疾,前在协和医院已经治疗过,未有多大好转;享有“北‘协和’,南‘湘雅’”盛名的两个医院都住过了,没有必要再到协和医院了。而且那时全国的干部都是实行供给制,毛泽东也不例外,无法负担。
1954年国民经济恢复,全国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又正在实行工资改革,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毛泽连才获准两次进京治疗眼疾,然而,痼疾难治,双目失明。毛泽连的生活费用,除国家和当地政府、社队集体对烈属的优抚外,就由毛泽东用稿费来补助,每年200元。
悼念学友,毋忘国耻
——毛泽东给湘生信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与结识的一些同学建立和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见到的毛泽东较早的书信是他与一位名叫湘生的同学的暑假通信,除谈对学业的认识外,毛泽东与同学也交流了对时事的见解。
1915年3月,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学生易昌陶(易咏畦)在家中因病去世,第一师范师生不甚悲痛。毛泽东与易咏畦相交甚厚,他的去世,使毛泽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建议学校召开追悼会,以唤醒全校师生的爱国热情。学校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于是确定追悼会由校长张干领衔,学监王季范、教员杨昌济发起,由第八班学生毛泽东、罗学瓒、周世钊等人操办具体事务。一场爱国风暴在素日平静的湖南第一师范校园里悄然掀起。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1914年8月,日本以英日同盟条约为幌子,纠集少量英军向山东青岛的德军发起了军事进攻,企图夺取德国的在华势力范围,于是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近代第二次列强之间的战争。1914年11月,日军攻陷青岛,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日本在中国扩张侵略的进一步行径是于1915年1月提出的对华“二十一条”,以山东撤兵问题与强迫北洋政府接受“二十一条”相联系,从而引起中日之间更大的交涉,且日本人已经看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决定将支持帝制作为将中国变为其保护国的重要手段。
日本人步步紧逼的行径和北京政府的屈辱外交激起了全国舆论的强烈反对。
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易咏畦追悼会于5月23日召开,全校师生共送挽联256副,并编印成册,题为《易君咏畦追悼录》。诗联内容多含“悼念学友,毋忘国耻”之意。毛泽东赠送了挽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在“胡虏”入侵,“腥秽待湔”,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人民虎视眈眈的危急时刻,同窗好友的早逝,“奇花初茁”,年轻有为的学友易咏畦早逝,是救国英杰群体的损失。毛泽东一时陷入“独令我来何济世”,“特因君去尚非时”的悲愤境地。在追悼会期间,毛泽东还撰写了一首《五古·挽易昌陶》诗: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这首挽诗,是毛泽东的见于文献的最早的一首诗,也是他抒发爱国情怀的第一件作品。毛泽东深感此时的中华民族,东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有帝俄的虎视眈眈,因此怀着“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的心境,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擦枪试剑,磨炼以待敌寇。年轻的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救国的重任,终将落在我们年青一代人的身上。因此,他提出,我们要自信,要有民族自信,不要自卑。
同年6月25日,毛泽东致信湘生,除交流学业上的认识之外,也提起同学易咏畦,“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并附录为其追悼会所撰挽诗。
在同日给湘生的信中,毛泽东还提到了第一师范教师石广权收集当时报刊有关披露“二十一条”内容,揭露袁世凯和北京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幕前幕后的文章,汇编成一本名为《明耻篇》的小册子,“于中日交涉,颇得其概”。
《明耻篇》陈述了救国方法,力图唤醒全国人民不忘国耻,奋起挽救民族危机。
毛泽东阅读这本小册子时做出了标记和说明,在封面的题志是“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从同学的早逝到国家的危急,毛泽东的政治志向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