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期
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质
三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学意义
四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学方法
第一专题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
一 物化批判理论
二 总体性辩证法
三 无产阶级阶级意识
第二章 葛兰西:夺取文化领导权
一 东西方社会结构差异
二 文化领导权理论
三 实践哲学
第三章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
一 “柯尔施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三 对“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第二专题 法兰克福学派
第四章 霍克海默、阿多诺:社会批判理论
一 批判理论对传统理论的批判
二 启蒙辩证法
三 否定辩证法
第五章 马尔库塞: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一 单向度的人
二 压抑性心理机制
三 审美救赎
第六章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一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二 交往行为理论
三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第七章 罗萨:加速社会批判理论
一 现代社会的加速主义
二 去同步化与新异化
三 建构共鸣关系
第三专题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八章 高兹:经济理性批判
一 经济理性与生态危机
二 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三 生态政治学与生态社会主义
第九章 奥康纳:资本主义双重矛盾批判
一 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二 资本主义双重矛盾
三 生态政治斗争
第十章 福斯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阐释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生态学意蕴
二 “物质变换断裂”的自然观
三 “环境无产阶级”的“生态转型运动”
第十一章 佩珀:“弱”人类中心主义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弱”人类中心主义
三 建构生态社会主义
第四专题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
第十二章 麦金农:性别分析方法
一 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嫁接
二 从阶级分析法到性别分析法
三 迈向女性主义的统治理论
第十三章 弗雷泽:性别正义论
一 揭露非正义的性别秩序
二 反抗不正义的斗争途径
三 建构“再分配-承认-代表权”范式
第十四章 巴特勒:颠覆性别身份
一 瓦解 sex/gender二元结构
二 颠覆性别身份
三 重构主体
第五专题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共产主义”构想
第十五章 巴迪欧:“共产主义假设”
一 资本与虚无
二 事件哲学
三 走向人的联合
第十六章 哈特、奈格里:“共有的共产主义”
一 “帝国”新政治秩序
二 “诸众”作为政治主体
三 “出离”资本关系
四 “共有体”社会建构
第十七章 朗西埃:“感知共同体”
一 什么是政治?政治的哲学话语
二 非政治性的“共同体”
三 在“歧义”中生成“感知共同体”
第六专题 当代空间批判理论
第十八章 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一 空间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二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理景观
三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与希望的空间
第十九章 卡斯特:空间二元结构批判
一 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危机
二 城市社会运动与阶级斗争策略
三 网络信息体系与二元结构
第二十章 苏贾:空间正义批判
一 “历史—地理—社会”三元辩证法
二 “第三空间”认识论
三 实现空间正义
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