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报告、民族志与中国乡村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缘起:报告与民族志的相遇
第二节 聚焦:解读乡村人类学和民族志
一、国内外有关中国乡村的人类学研究回顾
二、徐杰舜乡村研究:中国人类学乡村研究的一个个案
三、民族志研究的多面向
第三节 策略:如何思考“报告民族志”
一、关于“报告民族志”的设想
二、方法与思路
第四节 价值:从报告、民族志到“报告民族志”
第一章 报告传统的隐与显:人类学内部视角下的知识自省
第一节 报告与民族志的内在关联
第二节 西方人类学的报告传统
一、早期人类学的非洲研究
二、美国人类学的区域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说报告:报告的知识范式与本土逻辑
第一节 “报”与“告”:报告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接受与改造:报告的本土应用
一、社会调查报告
二、农村考察报告
三、报告文学
第三节 中国人类学的报告传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报告乡村:徐杰舜乡村研究的发生与实践
第一节 学术史与生命史:徐杰舜乡村研究的发生
一、乡村本位的社会现实
二、人类学本土化的探索
三、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的建立
第二节 从“非典型”到跨界自觉:徐杰舜乡村研究的探索
一、非典型的“前民族志”经历
二、乡村研究转折点:变迁中的南乡
第三节 向谁报告:徐杰舜乡村文本背后的公共知识空间
一、乡村体验肇始:三江的“异文化”冲击
二、人类学研究发轫:南乡的自觉探索
三、旧貌换新颜:武义的新农村建设
四、介入式合作:福村个案对合作模式的拓展
五、地方知识与本土智慧:荔波的意象书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唤起田野:重返的田野与记忆的“在场”
第一节 生命记忆的碰撞:武义二十年的巨变
一、自然环境的变化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活力的激发
第二节 与时空对话:情感、切身、生命感
一、情感与情感人类学
二、徐杰舜民族志研究的情感维度
第三节 两个田野:当下与过去的套叠
一、人类学的田野传统
二、何为“田野”:方法、空间还是实践
三、唤起的田野:武义研究的身体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作实践:徐杰舜乡村研究的主体互动
第一节 谁的声音
一、“诉而不作”:经典民族志的合作
二、合作民族志
三、合音与杂音
第二节 徐杰舜乡村研究对“合作”的拓展
一、普查:一种初级知识生产
二、基层座谈:没有麦克风的会场
三、互为益师:对人类学知识生产的补充
四、多声部合唱:多方合作的民族志书写
第三节 合作背后的权力话语
一、谁能代言他者
二、共同发声
三、“块茎”式的合作样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画像:报告民族志的文类与表述范式
第一节 意象融炼
一、“雪球”理论
二、源于经典的“磐石”
三、“葵花”与“石榴”
第二节 文本体例
一、报告民族志
二、福村日记体
三、长镜头与沉浸式
第三节 指导实践
一、绿宝石与红宝石交相辉映
二、激活地方知识:恢复武义“推龙舟”与重修武义古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服务乡村:徐杰舜乡村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一节 乡土社会与问题空间
一、人类学视野下的乡土社会
二、新的问题空间与概念配置
第二节 报告民族志: “从乡村中来到乡村中去”
一、源于乡村:“志在富民”的学术理想
二、用于乡村:乡土发展新路径
三、归于乡村:共读中国新乡土
第三节 再谈应用:以应用为导向的乡村研究
一、与过程并行的应用
二、志在富民与服务乡村
本章小结
余论 作为社会行动的本土化学术探索
一、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
二、回归知识本身: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三、学科自觉:建构人类学的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
参考文献
一、史志文献
二、中文专著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论著
附 录
附录A 徐杰舜小传
附录B 中国乡村变迁和乡村振兴60年田野记
附录C 徐杰舜访谈:走向田野
附录D 武义田野日记
附录E 徐杰舜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