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化控技术在农业节水防污调控上的作用效应
1.1.1 表土结构改良
1.1.2 根区水肥保蓄及缓释
1.1.3 作物生理机能提升
1.2 化控技术在农业节水防污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肥保蓄
1.2.2 坡地水土保持
1.2.3 作物水肥利用
1.3 化控技术产业化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
1.3.1 表土改良剂
1.3.2 土壤保水剂
1.3.3 植物抗蒸腾剂
1.4 农业节水防污化控技术未来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基础知识篇
第2章 表土改良剂
2.1 表土改良剂的类型、特性及制备工艺
2.1.1 表土改良剂的类型
2.1.2 表土改良剂的特性
2.1.3 表土改良剂的制备工艺
2.2 表土改良剂的作用机制及性能评价
2.2.1 表土改良剂的作用机制
2.2.2 表土改良剂的性能评价
2.3 PAM
2.3.1 PAM理化性质及作用原理
2.3.2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2.3.3 PAM对土壤养分淋溶的影响
2.3.4 PAM的毒性及安全性
2.4 土壤激活剂
2.4.1 土壤激活剂的类型及化学组成
2.4.2 BGA的节水调控机理
2.4.3 BGA的施用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 土壤保水剂
3.1 土壤保水剂的类型、特性及制备工艺
3.1.1 土壤保水剂的类型
3.1.2 土壤保水剂的特性
3.1.3 土壤保水剂的制备工艺
3.2 土壤保水剂的作用机制及性能评价
3.2.1 土壤保水剂的作用机制
3.2.2 土壤保水剂的性能评价
3.3 土壤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4 土壤保水剂施用技术体系
3.4.1 施用方法
3.4.2 施用量
3.4.3 施用要领
参考文献
第4章 植物抗蒸腾剂
4.1 植物抗蒸腾剂的类型及制备工艺
4.1.1 植物抗蒸腾剂的类型
4.1.2 植物抗蒸腾剂的制备工艺
4.2 植物抗蒸腾剂的作用机制及性能评价
4.2.1 植物抗蒸腾剂的作用机制
4.2.2 植物抗蒸腾剂的性能评价
4.3 黄腐酸
4.3.1 黄腐酸的界定及结构
4.3.2 黄腐酸的来源及提取工艺
4.3.3 黄腐酸的抗旱生理机制及施用方式
4.4 脱落酸
4.4.1 脱落酸的界定及结构
4.4.2 脱落酸的制备与合成方法
4.4.3 脱落酸的作用机理
4.4.4 脱落酸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参考文献
技术原理篇
第5章 表土改良剂改良表土及其对水肥流失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土壤表土孔隙结构改良试验方法
5.1.2 水流冲刷水肥流失试验方法
5.1.3 坡面降雨水肥流失试验方法
5.2 PAM对表土孔隙结构改良的试验研究
5.2.1 PAM施用方式对土壤孔隙结构及水分入渗的影响
5.2.2 PAM施用量对土壤孔隙结构及水分入渗的影响
5.2.3 讨论
5.2.4 结论
5.3 PAM对坡地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5.3.1 放水量和PAM对土壤产流-入渗的影响
5.3.2 放水量和PAM对产沙的影响
5.3.3 放水量和PAM施用量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5.3.4 径流率、径流含沙率与养分浓度的关系
5.3.5 结论
5.4 PAM施用量和降雨强度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影响的试验研究
5.4.1 PAM和降雨强度对坡面径流的影响
5.4.2 PAM和降雨强度对坡面径流黏度和流速的影响
5.4.3 PAM和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5.4.4 PAM和降雨强度对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
5.4.5 径流系数、侵蚀率与养分浓度的关系
5.4.6 结论
5.5 PAM施用量和坡形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的影响
5.5.1 PAM和坡形对坡面径流的影响
5.5.2 PAM和坡形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5.5.3 PAM和坡形对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
5.5.4 径流率、径流含沙率与养分浓度的关系
5.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土壤保水剂控释水肥及其对水肥利用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保水剂吸释水肥性能的测试方法
6.1.2 保水剂微观形态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的研究方法
6.1.3 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及时效性的研究方法
6.1.4 保水剂对土壤水分运动过程影响的研究方法
6.1.5 保水剂作用下土壤一维垂直入渗动态模拟的研究方法
6.1.6 保水剂与氮磷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研究方法
6.2 保水剂的吸释水肥特性
6.2.1 保水剂在不同植物营养离子溶液中的吸水特性
6.2.2 保水剂吸水能力测试及评价方法
6.2.3 保水剂释水特征研究
6.2.4 保水剂释肥特征研究
6.2.5 结论
6.3 保水剂微观形态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6.3.1 保水剂的吸水溶胀特征
6.3.2 保水剂干胶颗粒和水凝胶表面微形态结构特征
6.3.3 反复吸释水保水剂水凝胶内部结构微形态特征
6.3.4 阳离子对保水剂水凝胶内部结构的影响
6.3.5 讨论
6.3.6 结论
6.4 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时效性
6.4.1 容重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6.4.2 施入保水剂土壤饱和含水率的时效性分析
6.4.3 施入保水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时效性分析
6.4.4 施入保水剂土壤扩散率的时效性分析
6.4.5 施入保水剂土壤容重的时效性分析
6.4.6 结论
6.5 保水剂对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的影响
6.5.1 保水剂对滴灌入渗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6.5.2 保水剂对面源入渗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6.6 保水剂与氮磷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6.1 保水剂与不同氮磷肥配比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6.6.2 保水剂与不同氮磷肥配比对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6.6.3 保水剂与不同氮磷肥配比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6.4 保水剂与不同氮磷肥配比对玉米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6.5 讨论
6.6.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植物抗蒸腾剂调控气孔开度及其对作物生理的影响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抗蒸腾剂型喷施浓度调控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的试验方法
7.1.2 抗蒸腾剂型喷施方式调控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的试验方法
7.2 抗蒸腾剂型喷施浓度调控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
7.2.1 抗蒸腾剂对日耗水量的影响
7.2.2 抗蒸腾剂对叶片气孔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
7.2.3 抗蒸腾剂对叶片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2.4 局部喷施黄腐酸对叶片气孔行为的影响
7.2.5 讨论
7.2.6 结论
7.3 抗蒸腾剂型喷施方式调控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
7.3.1 对玉米生理生长的影响
7.3.2 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3.3 对玉米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
7.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化控节水防污制剂协同调控技术的理论基础及通用技术模式
8.1 理论基础
8.1.1 农业水文循环系统多界面耦合理论
8.1.2 作物真实节水新理论
8.1.3 气孔最优化调节理论
8.1.4 作物节水增产调质理论
8.2 通用技术模式
8.3 化学协同调控对作物的影响效应
8.3.1 根系指标及根系吸水对调控的响应
8.3.2 作物光合生理性能对调控的响应
8.3.3 作物内源激素分泌对调控的响应
8.3.4 讨论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模拟模型篇
第9章 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泥沙和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模型
9.1 构建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地表产流过程模型
9.1.1 击溅过程中表层土壤导水率模拟
9.1.2 入渗产流过程模拟
9.1.3 结论
9.2 构建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泥沙和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模型
9.2.1 产沙过程模拟
9.2.2 土壤养分向径流迁移模拟
9.2.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 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土壤-作物系统水分运移模型
10.1 构建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土壤孔隙改变模型
10.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10.1.2 模型求解参数
10.1.3 模型检验
10.1.4 土壤膨胀量分析和讨论
10.1.5 讨论
10.2 构建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裸土水分垂直入渗动态模型
10.2.1 一维土壤水运动解析解的讨论
10.2.2 模型的基本假定
10.2.3 施入SAP后土壤扩散率和导水率的推求分析
10.2.4 模型的检验
10.2.5 施入SAP前后土壤的入渗比较研究
10.2.6 讨论
10.3 构建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非裸土水分垂直入渗动态模型
10.3.1 常规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
10.3.2 SAP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
10.3.3 根系吸水项反求估算方法及稳定性分析
10.3.4 根系吸水模型的构建思路
10.3.5 适应性检验
10.3.6 模型在田间条件下的应用及验证
10.3.7 讨论
10.3.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作物生长模型
11.1 筛选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玉米叶面积模拟模型
11.1.1 Logistic相对叶面积指数模型的应用
11.1.2 Logistic叶面积模型的应用
11.1.3 LogNormal叶面积模型的应用
11.1.4 修正Gaussian叶面积模型的应用
11.1.5 结论
11.2 筛选适用于化控制剂应用下的玉米叶生物量模拟模型
11.2.1 Logistic叶生物量模型的应用
11.2.2 LogNormal叶生物量模型的应用
11.2.3 Gaussian叶生物量模型的应用
11.2.4 结论
参考文献
示范应用篇
第12章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经济果树上的应用研究
12.1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苹果树上的应用
12.1.1 试验方法
12.1.2 化控制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1.3 化控制剂对苹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12.1.4 保水剂作用下的苹果园灌溉制度分析
12.1.5 结论与建议
12.2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桃树上的应用
12.2.1 试验方法
12.2.2 化控制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2.3 化控制剂对桃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2.4 经济效益分析
12.2.5 结论与建议
12.3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葡萄树上的应用
12.3.1 试验方法
12.3.2 化控制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3.3 化控制剂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3.4 经济效益分析
12.3.5 结论与建议
第13章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13.1 试验方法
13.1.1 试验材料
13.1.2 试验设计
13.2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3.3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对玉米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3.4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对土壤氮素养分含量的影响
13.5 玉米产量分析与回归模型建立
13.5.1 单因素效应的比较
13.5.2 交互因素效应的比较
13.6 化学联合调控优化模式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13.7 讨论与分析
13.8 结论和建议
第14章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温室瓜菜上的应用研究
14.1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14.1.1 试验方法
14.1.2 BGA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14.1.3 BGA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4.1.4 BGA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14.1.5 BGA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14.1.6 温室番茄灌溉制度的制定
14.1.7 结论与建议
14.2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温室甜瓜上的应用
14.2.1 试验方法
14.2.2 FA旱地龙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4.2.3 FA旱地龙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14.2.4 FA旱地龙对甜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4.2.5 结论与建议
14.3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温室辣椒上的应用
14.3.1 试验方法
14.3.2 喷施FA旱地龙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4.3.3 随水灌溉FA旱地龙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4.3.4 FA旱地龙对温室辣椒生长的影响
14.3.5 结论与建议
14.4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温室西瓜上的应用
14.4.1 试验方法
14.4.2 喷施FA旱地龙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4.4.3 随水灌溉FA旱地龙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4.4.4 FA旱地龙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14.4.5 FA旱地龙对西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4.4.6 经济评价
14.4.7 FA旱地龙在西瓜上的节水效果及灌溉模式
14.4.8 结论与建议
第15章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绿植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15.1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绿植灌木上的应用
15.1.1 试验方法
15.1.2 BGA对大叶黄杨耗水及生长的影响
15.1.3 BGA在不同光温条件下对大叶黄杨生长及耗水的影响
15.1.4 BGA对大叶黄杨光合特性的影响
15.1.5 FA旱地龙对大叶黄杨光合特性的影响
15.1.6 结论和建议
15.2 化控节水防污技术在绿植草坪上的应用
15.2.1 试验方法
15.2.2 化控制剂对草地早熟禾蒸散的影响
15.2.3 化控制剂对草地早熟禾光合特性的影响
15.2.4 化控制剂对草地早熟禾生理特性的影响
15.2.5 化控制剂对草坪草质量的影响
15.2.6 化控制剂对小区草坪草生长状况的影响
15.2.7 化控制剂最佳施用量分析
15.2.8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