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奥斯曼与莫卧儿(遥相辉映的帝国)(精)
ISBN:9787209148603
作者:作者:(德)苏莱娅·法洛奇|责编:马娟//王静|译者:乐欢
定价:¥68.0
出版社:山东人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514页
商品详情
目录

致 谢
引 言
第一部分 伊斯兰世界的比权量力
  第一章 隐秘的角落:听到“普通人”的声音
  第二章 绘画艺术:连接不同背景人群的纽带
第二部分 衡短论长:两个帝国的治理
  第三章 地缘政治制约因素、军事事务和财政管理
  第四章 宗教与语言多样性中的君主统治合法化
第三部分 商业与工作中的“普通人”
  第五章 城镇发展中的帝国干预
  第六章 商人与商业
  第七章 近代早期的手工业
  第八章 印度和奥斯曼帝国的农村生活
  第九章 关注社会边缘人群
附 录
总 结
时间线
重要名词及术语汇编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隐秘的角落:听到“普通人”的声音
    本章和下一章都是对方法论的探讨。学者们试图理解某份书面材料时,总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我们就从讨论这一系列问题开始:这真的是我们已知的这位作者的作品吗?他或她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作者的弦外之音?作者可以或不可以说出的内容受体裁限制的程度如何,有证据证明作者在尝试挣脱这些限制吗?历史学家在研究课题时该如何定义这些文献,又有什么样的社会或政治因素限制了他们能查阅到的文献记载的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文本考证可以挖掘出其中所固有的偏向性,考证本身则可能表现为对“客观性”的追求。然而,这样的追求不可能是“纯洁无瑕”的。恰恰相反,在研究人员无意识的情况下,其自身的政治立场及社会或文化背景都会影响考证的结果。这样的挑战是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历史学家都会面临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主要关注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的历史研究者们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将提出研究这两个帝国的学者都关心的问题,它们对我们所要研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议题,即“20及21世纪的历史学家如何定义奥斯曼和莫卧儿社会?他们如何定位帝国的被统治阶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的又是哪一部分一手史料”?
    中世纪背景:伊斯兰教、波斯语和新的文本美学
    突厥人对北印度及土耳其的征服——包括之后的奥斯曼帝国向地中海领域的扩张,都不是孤立的现象。与之相反,这都是从11世纪开始的“人口迁移”的一部分。人口迁移速度在12世纪和13世纪突然加快,特别是在13世纪,蒙古的扩张改变了整个亚欧大陆的政治版图。在此背景下,突厥征服者将伊斯兰教引进了非穆斯林的聚居地,至少在安纳托利亚是这样。原本安纳托利亚的穆斯林人口稀少,但到了中世纪后期,外来移民在这片土地上强力推行自己的宗教(伊斯兰教)和语言——即今天所谓的“古安纳托利亚土耳其语”(Eski Anadolu Türk?esi),这种语言出现于14世纪的阿拉伯文献。只有在巴尔干地区被征服的多数人口仍然是基督教徒,并且继续用希腊语或斯拉夫语,尽管巴尔干的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大量说土耳其语的穆斯林移民,特别是在波斯尼亚(Bosnia),许多当地土著皈依了伊斯兰教。而在北印度,尤其是恒河-亚穆纳河平原地区,那里人口稠密,虽然也有很多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但多数人还是继续信仰我们如今称为印度教的各类宗教。
    13世纪以前,在这两个文化圈内,波斯语都是上流阶层使用的语言,同时也是书写时使用的语言。几个世纪以来,在莫卧儿帝国和后莫卧儿时期的印度,波斯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到了16世纪或17世纪,莫卧儿和奥斯曼帝国的政府机构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从双方都使用波斯语就可见一斑。即使如此,至少从15世纪开始,古安纳托利亚土耳其语就在奥斯曼帝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仅在特定情况下被使用(参见第四章)。在奥斯曼帝国中央地区,伊斯兰世界的两种“古典”语言还是学术界和文学界的重要语言载体,尽管到了16世纪,所有试图在精英阶层立足的人都必须精通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奥斯曼土耳其语。1516年后,在被奥斯曼苏丹征服的阿拉伯土地上,阿拉伯语仍然是主要语言。
    鉴于共同的突厥-伊朗文化背景,研究奥斯曼史的学者和研究中世纪或近代早期的印度史的历史学家面临的文献考证问题也具有相同点。毕竟在双方的研究里,直到突厥征服者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苏丹国后,伊朗宫廷风格的编年体史书才开始流行。奥斯曼文人和他们的德里苏丹国以及后来的莫卧儿帝国的同行都乐意采用编年体(tarih)这种体裁。这也是伊朗风格宫廷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在苏丹的政权里,多数史书还是用奥斯曼土耳其语撰写的,这算是历史文本的“本土化”之举了。相比之下,印度的历史文本用的基本都是波斯语。
    P47-49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