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2 先进核安全监管理念基本概念
2.1 术语定义
2.2 缩略语
3 美国核安全监管框架体系
3.1 监管框架与组织机构
3.2 法规和指南
3.3 许可和认证
3.4 监督
3.5 运行经验
3.6 决策支持
3.7 信息公开
4 美国反应堆监督大纲
4.1 建立ROP框架的背景
4.2 ROP监管框架与流程
4.3 ROP文件体系
4.4 ROP电厂性能评价
4.5 ROP实施效果与意义
5 美国先进核安全监管理念的发展历程
5.1 最初的监管法规体系
5.2 NRC监管框架几个主要概念
5.3 PRA技术带来监管的新契机
5.4 新技术政策促进风险指引型监管框架的构建
5.5 实现安全目标的定性诠释与定量评价
5.6 NRC的宏伟构想与风险指引型监管框架
6 美国核安全监管理念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6.1 概述
6.2 风险指引型综合决策技术的应用
6.3 美国核电厂维修规则应用实践
6.4 标准化电厂风险分析(SPAR)模型
6.5 PRA数据库
7 风险指引型安全裕度特性分析技术的发展
7.1 概述
7.2 风险指引型安全裕度的内涵及分析框架
7.3 风险指引型安全裕度特性分析的工作流程及技术要素
7.4 风险指引型安全裕度分析技术的应用
8 中国的核安全监管概况
8.1 中国的核安全监管
8.2 扣国核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
9 中国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
9.1 发布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相关技术政策和文件
9.2 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应用试点
9.3 开发核电厂风险管理工具
9.4 建立核电厂PSA数据库平台
9.5 开发标准化PSA监管模型
9.6 建立核电厂维修有效性评价体系
9.7 实施核电厂配置风险管理体系
10 总结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