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新中国政党外交基本经验研究
ISBN:9787509017302
作者:作者:余科杰//柴尚金|责编:刘娟娟//徐嘉璐
定价:¥98.0
出版社:当代世界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411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新中国政党外交的历史概述
  一、新中国政党外交的起步发展及历史性开拓(1949年一20世纪70年代末)
  二、政党外交的转型发展及拓展创新(20世纪70年代末一中共十八大)
  三、中共十八大以后政党外交的新跨越
第二章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党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作出了创新性贡献
  四、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五、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拓展深化
  六、习近平有关党的对外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七、对党际关系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第三章  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总体外交战略
  一、政党外交与党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国家外交战略的一致性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政党外交主要目标是巩固新生政权、打开新中国外交局面、支持世界革命
  三、20世纪70年代末到中共十八大以前政党外交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
  四、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党外交进一步寓于国家总体外交之中
  五、政党外交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始终坚持和遵循党际关系四项原则
  一、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必然要求
  二、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的必然结果
  三、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普适性、科学性
  四、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根本要求和基本经验
  五、新时代坚持新型政党关系指导原则
第五章  处理好意识形态与超越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政党意识形态和超越意识形态问题的逻辑呈现
  二、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以意识形态划线”
  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超越意识形态”
  四、政党外交中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六章  准确把握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辩证统一
  一、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相互关联的理论缘起和表现形式
  二、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党际关系“决定”国家关系
  三、20世纪70年代末到中共十八大:党际关系“促进”国家关系
  四、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际关系“充实”国家关系
  五、处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辩证统一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七章  处理好同各国共产党与其他类型政党党际关系
  一、中共处理同各国共产党党际关系的经验与教训
  二、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发展同社会党党际关系
  三、以发展国家关系为目的发展同资产阶级右翼政党党际关系
  四、在平等、互信基础上深化与民族主义政党党际关系
  五、发展同不同类型政党党际关系的基本经验
第八章  正确处理与执政党和非执政党党际关系
  一、执政党:发展党际关系的重中之重
  二、非执政党:发展党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三、同执政党与非执政党发展党际关系的历史经验
结语新中国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
  一、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始终坚持“三个重要”的科学定位
  三、坚持党际关系主要原则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四、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总要求
  五、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但充分认识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摘要】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十分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 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为指导,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着眼于时代 要求和社会实践,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同马 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即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显然,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不断发展的动力 源泉,实践性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鲜明特征。但实践只是思想 理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实践中产生的只是经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理 论的结果。只有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并加以系统的、创造性 的理论概括,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 于完善。”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列 宁说过,马克思的学说“是用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只有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要善于汲取失败的 教训,才能推动实践,指导实践,失败就可能成为成功之母。恩格斯 说得好,“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 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学习”。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 的成功之道时指出,“有了这么一个党,尽管人数少,也能制定正确的 战略和策略,包括不断总结经验,改正缺点和错误。一个党是不可能 不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最伟大之处,就是善于及时总结经验,看 见不对的赶快纠正,看到好的东西赶快推广,抓住事物的本质,不为零 零碎碎的现象所迷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 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 承好、发扬好。” “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 验、提咼本领,不断提咼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最大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 初,就根据革命的需要,积极开展国际活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在执掌国家政权、处理外交关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 护国家利益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 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政党外交。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冷战、东西 方对垒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及世界各国共产党 的关系,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 确提出了独立自主、互相尊重等处理兄弟党关系的准则,坚决反对苏 联大国主义、大党主义,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尊严。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要求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系统总结了 党过去开展政党外交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主张和 新时期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 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改变了 “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把国 家关系和国家利益作为开展政党外交的根本出发点,使政党外交工作 得到了历史性开拓。可以说,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党外交工作不断拓展的历史前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 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与 世界紧密关联的大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根据时代要求和使 命任务,就当代中国外交和政党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党的对外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目标方向、定位属性、基本原 则、核心范畴、价值理念多方面赋予了政党外交全新内涵。践行新时 代政党外交,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对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 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需要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在实 践中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人类谋进步、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超越意识形态和坚持宣介特定价值理念(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关系与新型国际关系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 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在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 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呼吁各国政党应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中国共产党愿意做新型政党关系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者”“推动者”“贡 献者”“维护者”;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要捍卫维护国家利益:“决不 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 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 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显然这些既是中国共产党发出的时代强音,也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总结。要把新时代政党外交推向新高度, 实现新跨越,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党外交的历史经验,既是研究中国共产党 党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着眼点,也是构建当代中国政党外交理论的重要 抓手,对于促进当代中国政党外交的深入实践,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
    二、总结政党外交历史经验的思想方法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关键环节。这就产生 了如何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问题,即依据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来总结政 党外交的历史经验。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党外交经历了 70年的跌宕起伏,为我们正确认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供了根本前提。科学 总结历史经验,仅仅依靠主观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总结历史经验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一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具备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材料;还有经验本身的成熟。特别是第三个条件,这是完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成熟的经验当然包括失败的教训,而且这点更加重要。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期间指出,“只有成功的经验还不行,还要有失败的经验。没有失败的经验就不能比 较,而且最好既犯过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也犯过’左’倾机会主义错误。”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 “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 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 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 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 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 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 律。”②就政党外交而言,70年的风雨历程,既有开创历史的辉煌,也 有陷入孤立封闭的凄冷;既有以党际关系促进国家关系,从而维护国 家利益的好的做法,也留下了不能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从 而损害国家利益的遗憾;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既有对原则性与灵活性 的有机结合,又有因对某些理念某些问题过于执着而导致僵化;既有 对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坚持,又有在实践中有失原则分寸的问题;等等。这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构成了新时代政党外交的历史起点, 也为我们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准备了成熟的条件。
    另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为指导,以科学的方 法研究总结政党外交历史经验。总结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探求历史 真相、追求真理规律的过程,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如果认 识方法错误,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歪曲的、片 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道路行进, 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它。”总结经验, 用不同的方法,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经济建设中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 济规律,但一段时间里却是用搞革命、开展群众运动的方法搞建设, 在实践中造成很大损失,在认识上距离真理越来越远。那么,我们如 何总结历史经验呢?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树立三个“大视野”,即从 历史、全球和未来三个维度来看。
    历史“大视野”:总结历史经验,探求历史规律,必须要有大历史 观,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党外交,必须要有超越这一主题的历史视 野,要以这一主题为主线,以更远的历史纵深,推及新中国成立以前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活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同时横向结合中共党 史、党的建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当代中国外交史、世界政党发 展史、世界主要国家主要政党发展史等相关学科及相邻领域的历史, 进行多角度综合考察,力求历史真实,真正揭示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党外交的基本规律,为总结历史经验奠定基础。全球和未来“大视野”:总结历史经验不是要回到历史的故纸堆,而是要服务于现实、服务于未来。早在1920年列宁就曾经指出:“现在还没有到编写苏维埃 政权历史的时候。即使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候,那我要代表我个人说, 并且我想也可以代表中央委员会说,我们不预备做历史学家,我们所 关心的是现在和将来。”因此在总结历史的过程中,必须立足现实, 放眼全球,远眺未来,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潮流,特别是世界政党和政 党政治发展趋势,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伟大事业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 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 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总结政党外交历史经验,除了开阔的视野,还必须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应当坚持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尤其着重于内因和主 观的分析,不宜过分强调外因和客观的作用。总结历史,目的是要汲 取经验教训,如果不是着重主观和内因分析,而是过分强调客观和外 因的作用,很容易把外在环境、客观因素作为犯错误的借口,从而很 难达到总结历史的目的。
    二是要着眼于宏观整体把握历史,但同时也要关注“人的因素”。 从整体上研究把握历史,厘清其脉络走向,揭示其主题主线、规律本质,不管对哪个历史领域的研究来说,都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而 不宜过多地纠缠于历史细节。列宁在摘录批注黑格尔《逻辑学》时指 出,“历史上常常举出奇闻轶事当做大事件的小’原因’,一而事实 上这只是一种导因,只是一种外部刺激,’事件的内在精神倒是可以不 需要它’”,列宁充分肯定黑格尔这一思想,认为黑格尔对历史因果性 的理解,“要比现在的许许多多’学者们’深刻和丰富一千倍”。不 过,需要指出的是,政党外交的一大特点就是做人的工作,诸如领导 人的性格特质、领导人个人关系等“人的因素”对于党际关系的好坏 有时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基于“人的因素”的一些历史细节, 也应当予以足够的关注。
    三是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任何历史事件、历史决策及其历史后果之间都有其特定的因果规律, 具有历史必然性。肯定一切、否定一切不符合历史规律和特点,也无 助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汲取。比如,由于政党外交具有政党属性 和国家属性的双重性质,因此在评价围绕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系、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互动关联这一中心问题作出的决策和处理(究竟是偏向政党属性多一点还是偏向国家属性多一点)时,都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