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敦煌壁画风景研究
ISBN:9787101157710
作者:作者:赵声良|责编:朱玲
定价:¥88.0
出版社:中华书局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76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序(樊锦诗)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早期敦煌壁画中的风景要素
  第一节  敦煌北朝壁画中的风景要素
  第二节  说法图中的圣树及其源流
  第三节  圣树的变容与中原文化
第三章  空间表现的成熟
  第一节  经变画的空间构成
  第二节  敦煌唐代壁画中山水的空间表现
  第三节  唐代山水的构成
第四章  水墨山水与文人意识
  第一节  唐代壁画中的水墨山水
  第二节  榆林窟第3窟山水画
  第三节  榆林窟第3窟壁画中的亭、草堂、园石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后记
再版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敦煌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城市。早在西汉时期,由于我国与西方各国的交流,开通了由首都长安经敦煌而通向中亚、西亚,甚至远达欧洲的丝绸之路。元鼎六年(前111)汉王朝设立了敦煌郡。从汉至唐,敦煌在丝绸之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了我国与西域诸国商业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可称为我国的西北门户。由于佛教的影响,敦煌在366年于城东南郊外开凿了佛教石窟――莫高窟。其后经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代为止约一千年间持续不断的营造。现在的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三处石窟群,共500多个洞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石窟里,以佛像(塑像)为中心,四壁及窟顶均绘满了内容丰富的壁画。敦煌石窟的建筑、雕塑、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壁画艺术深受研究者关注。
    敦煌壁画是佛教绘画,其主题主要是依据佛教经典绘制的尊像、经变、故事画等等。但在这些佛教绘画中,也存在大量的作为背景画出的风景,这些风景因素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因为风景是中国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自从魏晋南北朝山水画产生以来,到唐代发展成熟,以山水为中心的风景画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山水相关的内容也非常多。在佛教石窟中大量出现山水风景的画面,应是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产物。敦煌壁画从北魏到元代一千年间留下如此丰富的风景绘画,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中国唐代以前著名画家的山水画作品没有保存下来的今天,敦煌壁画中的风景更具有一种特别的价值。
    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阐述古代美术对风景的描绘,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组成,至少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强调了对自然中山水的观照,从中看出人的品格与思想。5世纪以后,对山水的欣赏和借自然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已成了中国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文人思想的影响而产生了山水画和山水诗。敦煌壁画中出现大量的风景因素,正反映了这样一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另外,对敦煌壁画是如何接受山水画的影响,以及这些风景表现在敦煌各个时期的特点作了总结。还介绍了前人对敦煌壁画风景所做过的研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北朝到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一些风景因素。它们虽然是作为风景来描绘的,但都包含着宗教的意义,并不是纯粹的风景。当这些风景的因素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由国外传入中国以后,就产生了十分有趣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种宗教艺术走向世俗化的演变,而且可以看出敦煌绘画艺术所特有的中外风格并存的状况。
    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探讨了须弥山、狩猎图从内容到形式的来源和变迁。并对山水树木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同时探讨了当时画家们对空间的认识及表现特征。第二节和第三节都是对敦煌壁画说法图中的圣树进行的类型分析以及对其表现形式的源流研究。通过比较印度、中亚和中国内地的圣树形式,我们看到敦煌壁画中流行的圣树形式来自中国内地,包括中国式的树木和中原接受了外来影响之后形成的独特树木。在圣树这一独特的美术形式中,体现出了宗教需要与艺术表现,外来形式与传统审美思想等冲突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三章主要围绕风景的空间表现问题进行研究。虽然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山水画就流行起来了,但中国的画家们并没有一套严密的空间构成理论(比如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透视法”那样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过去的研究者们往往没有注意到唐代以来的绘画对空间的表现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中心,揭示了唐代绘画中所反映出的成熟的空间表现技法。
    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分析了敦煌石窟唐代经变画的空间构成方法,指出经变画通过人物的群体表现,建筑的构成以及山水的表现,在平面的壁画中创造出了宏大的富有深度的空间,体现出古人的审美精神。特别是建筑描绘中,采用“鱼骨式构成”的方法表现远近关系,在科学的“线透视法”产生之前,是十分成功的远近表现手法。第二节以唐代壁画山水风景为中心,进一步分析了壁画的空间表现技法因素,包括画面中山水风景与人物的关系,风景要素中的山峦、河流及树木在表现空间远近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空间表现的完善是唐代山水画取得的重要成果。第三节以敦煌壁画的山水为中心,并比较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相关的山水景物,以及日本正仓院收藏的8世纪的美术品,总结出唐代山水表现中比较流行的一些山水构成模式,包括“三山构成”“金字塔形构成”“阙形构成”“左右对比构成”等四类构成,这些山水构成不仅流行于唐代的山水画中,而且还对五代北宋山水画的构成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阐述了唐代后期开始的山水画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由青绿山水向水墨山水画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绘画的变迁,而且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深刻变化,它标志着文人这一特别的阶层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佛教石窟中也出现了水墨山水,说明了文人精神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宋元以后更为强烈和深入。
    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以敦煌唐代壁画为中心,同时比较了西安地区唐墓壁画,探讨了水墨山水在壁画中流行的情况,并对照唐代文献的记载,分析了当时水墨山水的技法特征,包括笔法(皴法)和墨法的特点。通过对水墨画流行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分析,可知水墨画代表着文人意识对绘画的渗透,对水墨画的爱好在唐代后期成为了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倾向。第二节在榆林窟第3窟描绘的文殊变和普贤变中,作为背景的山水风景十分引人注目,这是敦煌壁画中唯一的大型水墨山水画。其山水的构成,既有北宋时代华北山水的样式,也出现了南宋时代山水画的X形构成,树木的描绘深受江南山水画的影响,特别是受米氏山水画那样的文人山水画审美意识的影响。通过对榆林窟第3窟水墨山水画风格的分析,笔者认为它反映了由金到元代,活跃于中国北方的“李郭派”绘画对敦煌壁画的影响。从而推测这两幅壁画的创作时间可能是元代统一北方以后。第三节是前一节的续篇,进一步分析了榆林窟第3窟山水风景中所描绘的亭、草堂、园石。首先对古典文学作品中与亭、草堂、园石相关联的作品调查,分析其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意义。其次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调查,分析亭、草堂和园石在唐宋以来文人园林或别墅中的作用。再次对唐宋时代绘画作品的调查,可知对亭、草堂、园石的描绘已成为山水画中流行的景点。基于这些调查分析指出亭、草堂、园石正是充满了文人意识的一种符号,壁画中这些符号表达出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
    以上三章的内容大体对敦煌从北朝、隋、唐到西夏、元代的壁画中所表现的风景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尽管佛教是外来的宗教,佛教艺术也曾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但从敦煌壁画中所见的风景绘画则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另外,从敦煌壁画的风景中,还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山水画的特征以及其发展变迁的状况。
    本研究是在对敦煌石窟北朝到元代壁画中的风景因素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各时代风景的风格特征及其样式的源流进行的分析和讨论。考虑到敦煌各时期壁画中的风景表现都受到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原绘画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敦煌壁画来印证中国山水画史的发展变化,且以敦煌丰富的绘画图像来补足中国山水画史资料的不足。
    敦煌美术的研究者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敦煌艺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然而“中国传统思想”包括的面很广,具体到绘画中受到哪一方面的影响,有必要做具体深入的分析。本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文人意识对风景绘画的影响。比如在说法图中表现佛教的圣树,却画出了中国文人喜爱的松、竹等。或如唐代后期壁画中出现的水墨山水画,以及榆林窟水墨山水画中出现的亭、草堂等因素,都体现出浓厚的文人意识。
    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前人多重视对照佛教经典进行考证。而本研究在重视佛教经典调查的同时,也重视对中国古典文献特别是儒家文献的调查,以此来明确风景绘画的中国传统特征。对各时代风景的研究中,不仅仅停留在其技法、形式诸因素的分析,而更强调其社会历史背景及审美意识的时代特点。这些都可以说是本研究的特色。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