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海上丝绸之路
ISBN:9787508549620
作者:作者:李庆新|责编:黄金敏
定价:¥76.0
出版社:五洲传播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17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早期东西方海上航线的对接
  一  远东的海洋文明
  二  从地中海到印度洋:希腊人、腓尼基人、罗马人的航海贡献
  三  南越考古发现
  四  汉朝使者的海上之旅
  五  公元3—6世纪与中国建立海外交往的国家
  六  遂溪等地出土的波斯器物与银币
  七  罗马人的“中国印象”
  八  佛教传播与法显西行
第二章  从珠江口到波斯湾:广州通海夷道
  一  中国官方使节  的南海之行
  二  唐朝的市舶使
  三  “广州通海夷道”
  四  巴格达与广州:两大国际贸易中心
  五  唐朝丝绸与陶瓷
  六  日本遣唐使
  七  飘洋过海的求法高僧
  八  印坦沉船的重大发现
第三章  宋元帝国对海洋贸易的经营
  一  宋元帝国的贸易管理
  二  帝国的贸易伙伴
  三  繁华的中国港口
  四  10—14世纪世界造船与航海技术
  五  “南海一号”沉船
  六  马可·波罗时代的旅行家
  七  “泉南佛国”:泉州的宗教遗迹
第四章  世界海洋贸易的新时代
  一  郑和下西洋
  二  欧洲人的“发现”
  三  1550—1640年的明朝贸易管理模式
  四  澳门的帆船贸易
  五  会安:16—19世纪远东海洋贸易中心
  六  清朝海关与广东十三行
  七  丝绸、陶瓷与茶叶贸易
  八  东南亚、日本的中国人
  九  来华传教士
  十  “西学东渐”
  十一  欧美的“中国时尚”
注释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早期东西方海上航线的对接
    一  远东的海洋文明
    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既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陆国家,又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从辽宁鸭绿江口到广西北仑河口,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加上沿海岛屿海岸线,海岸线总长达到3.2万多公里,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中国沿海地区是古代东方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史前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不断发明创造,积累经验,海洋活动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刨制木舟、制造船只,进而学会利用天文洋流,掌握航海技术,跨越海洋,与东南亚、东北亚地区建立了海上交往,创造出许多令后人赞叹不已甚至难于解释的奇迹。
    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的越人,水行山处,善于舟楫与航海,海洋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中国古籍《淮南子》记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曾出土了6支木制船桨和1只“夹碳黑陶舟”。陶舟呈梭状,半月形,两头尖,基本保持独木舟形状,这是东越民族海上活动的证据。类似的遗物在浙江沿海、舟山群岛、台湾岛以及一些太平洋岛屿也有发现,说明东越民族很早就在中国的大陆和海岛之间建立了某种经济、文化的联系。
    1989年,广东考古工作者在珠海市高栏岛宝镜湾发现三处距今4000年一5000年的岩画,描绘了当时的船只和船上人物,其内容和风格与香港、台湾等地发现的史前岩画都很相似。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岩画刻画的船是先秦时期越人用木料加工组合而成的海船,已能使用原始的桅和帆,利用风力推动船只航行,比独木舟时代的原始船只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环珠江口地区还发掘出大量用来稳定船身的石锚和捕捞用的石网坠,说明当时的越人不仅解决了海上停船的技术问题,在海洋捕捞生产上也有了相当规模。
    广东、福建、台湾等地的考古发现表明,华南地区的古人类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或称南亚蒙古人种。台湾台南县的“左镇人”(距今2万—3万年)、台东县“长滨文化”(距今1万—1.5万年),都是由华南地区迁入和传人的。
    考古发现还显示,中国东南沿海文化与东亚、东南亚乃至环太平洋文化圈存在某种联系。中国考古学家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广西柳江人有着与澳大利亚的“基洛人”(Kellor)明显相似的头骨,而印度尼西亚的“瓦贾克人”(Wadjak)、菲律宾的“塔邦人”(Taban)、加里曼丹岛的“尼阿人”(Nian)、新几内亚岛的“艾塔普人”(Altape),都与澳大利亚人种有若干相似的特征,似存在亚洲原始人类从中国南部逐渐迁往东南亚和澳洲的可能途径。。
    借助规律性的海流、季风,可以从中国南方搭乘独木舟逐步漂流到南太平洋诸岛。不仅如此,中国西南地区与印度次大陆的早期交往也奠定了中华文明与印欧语系诸文化交流的基础。
    先秦时期,中国与周边地区的交往进一步加强。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作为实物货币的7000枚海贝,这些海贝都来自东南亚海域,说明殷商王朝与南中国海地区有着经济往来和“朝贡”性质的联系。
    战国时期,中国与日本民间已经有海上交通贸易联系,一般从登州湾(今山东龙口)出发,经长山列岛至辽东半岛南端,沿半岛东侧北上鸭绿江口,再走朝鲜半岛西侧近海直至半岛尽头,最后穿越对马海峡抵达日本本土。
    后来,不少汉人为了躲避秦灭六国及其后楚汉相争等战乱,相继逃到朝鲜半岛,有些还渡海到达日本列岛。日本以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命名的“弥生文化”,就是指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从东亚大陆输入铁器和以铜剑、铜牟、铜铎等祭器为代表的青铜器,从而形成的铁器、青铜器与石器并用的文化类型。此外,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田耕作体系也传入了日本。
    西汉时期中国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载了徐福东渡求仙的故事。扫平六合的秦始皇踌躇满志,祈求自己长生不老、帝祚永续不断。琅琊方士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请求始皇斋戒,派自己人海访求长生不老仙药。秦始皇答应了他的要求,选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徐福出海,但徐福这一去就音讯杳无。有一天,徐福又忽然出现在秦始皇面前,请求再派善射的射手同去,以射杀渡海途中可能遇到的鲛鱼。秦始皇又派一批射手随他同去。可是还没等到仙药,秦始皇就死了,徐福也没再回来。
    徐福东渡的故事流传已久,人们相信徐福确有其人。有人说徐福船队出发的港口在今河北黄骅,也有说在山东北海岸(登州),或在山东胶南利根湾,或在江苏赣榆县大港口。现在普遍认为徐福去的地方就是日本。今天日本纪伊熊野的新宫有徐福墓和祠堂,那里被认为是徐福的终老之地。每年八月,当地人还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徐福的故事,是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东传并催生日本文化的最佳注脚,也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前后远东地区通过海洋进行文明交流的历史。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