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
ISBN:9787545219623
作者:作者:(日)原武史|责编:余梦娇|译者:王笑宇
定价:¥69.0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275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序章  昭和大礼的景观
第一章  作为文化装置的私铁
  1.“帝国”和“王国”
  2.由《细雪》说起
  3.关东私铁和关西私铁
第二章  “私铁王国”的黎明
  1.第五届国内劝业博览会
  2.法律漏洞
  3.两种风土
第三章  “阪急文化圈”的形成
  1.俯瞰来往火车——小林一三
  2.民众之都
  3.沿线文化的确立
  4.反官思想的成果——阪急百货商店
第四章  昭和天皇的登场
  1.“大大阪”的诞生
  2.昭和大礼和都市空间的演变
  3.官民协力奋进——1929年行幸
第五章  阪急十字路口问题
  1.“官”之反扑
  2.逆风
  3.小林一三社长辞职
第六章  作为“帝都”的大阪
  1.作为大阪市民
  2.天皇的视线
  3.一生一次的奉公
结论  纪元二六〇〇的景观
后记
学术文库本后记
著作译名表
文章译名表

精彩页/试读片段

    序章  昭和大礼的景观
    昭和天皇前往京都
    那是1928年(昭和三年)11月6日的事。[1]上午8点,“御召列车”在众多政府官员目送之下,从东京车站第8站台出发了。这辆火车共11节车厢,由C51型蒸汽车头牵引行驶。
    “御召列车”,即天皇和皇后乘坐的火车。[2]列车第3节车厢,放置着从皇宫运来的“贤所”。“贤所”是用来安放八咫镜复制品的空间。在日本,八咫镜被视为天皇始祖“天照大神”的正体。昭和天皇和香淳皇后,分别在第5、6节车厢。就在这一天,天皇搭乘“东海道本线”,从东京前往京都。天皇此行是为了参加在京都御所和旧仙洞御所举行的即位典礼,也就是即位礼和大尝祭[2]。
    依据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制定的(旧)皇室典范第11条,“即位礼及大尝祭应于京都举行”。因此,这次大礼的举办地点定在京都。这是大正天皇(1879-1926)之后第二次举办大礼。东京站原本就是为了纪念大正天皇登基而兴建的,车站随大礼动工,于1914年(大正三年)完工(实际上由于昭宪皇太后去世,大礼延后了一年)。直到1929年(昭和四年),车站的八重洲出口都不过是一座红砖建筑。它面朝皇宫,位于丸之内车站内侧。车站中央,设有严禁一般乘客进入的贵宾室。皇室专用通道,沿站台向地下延伸。昭和天皇和香淳皇后就是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东海道本线站台,搭上了御召列车。
    当时,东海道本线虽有多条干线,但是电气化行驶路段只有东京一国府津间,其余皆为非电气化路段。无须多言,这是当时日本国有铁道(下文简称为“国铁”)中最重要的轨道之一。由于当时丹那隧道尚未开通,所以天皇选择了经由国府津到达御殿场,绕道箱根,再穿过沼津这样的路线。
    御召列车经停山北、沼津、静冈、松滨,于下午3点30分抵达名古屋。天皇和皇后随即下车,在名古屋离宫(名古屋城本丸)过夜,次日再乘车。上午11点,御召列车从名古屋出发,经停大垣和米原,于下午2点抵达京都。东京一京都间,包含停车时间在内的平均时速(表定时速),刚好是每小时50公里。
    10日,天皇即位礼如期举行。大尝祭则在14日夜至15日清晨之间举行。之后,天皇和皇后一起乘坐御召列车参拜了伊势神宫、神武天皇陵、伏见桃山陵(明治天皇陵)。御召列车分别在以下路段运行:19日、22日从京都出发,经国铁草津线、关西本线、参宫线,到达伊势神宫所在地山田(现伊势市)。(返程为逆向运行,下同。)23日,从京都经国铁奈良线、樱井线,到达神武天皇陵所在地亩傍。25日,从京都经奈良线,到达伏见桃山陵所在地桃山。虽然火车车厢和从东京出发时相比减少了一部分,但天皇和皇后乘坐的实际是同一辆火车。
    三十度敬礼
    御召列车运行时刻表是特制的,每一个区间都跟一般时刻表不同。该时刻表以30秒为单位,精心设计。在这个时间前后的火车自不必说,何时会遇到对向行驶的火车,也都经过了严密的检查。在御召列车行驶前的20分钟及40分钟,有专门的火车(指导列车)负责对轨道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列车一旦驶过,轨道上的转辙器就会被固定,道口栏杆也会被放下,信号灯会一直保持绿色不变。指导列车和御召列车,都按照时刻表运行。火车提前或延迟的误差范围,被严格控制在1分钟之内。
    P1-4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