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精)
ISBN:9787305258671
作者:作者:(德)沃尔夫冈·J.蒙森|责编:陈蕴敏|译者:阎克文
定价:¥98.0
出版社:南京大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610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导读  韦伯:“大国崛起”的思想家钱永祥
译序  韦伯的政治使命与宿命  阎克文
英文版前言
德文第二版前言
德文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青年韦伯的政治发展
第二章  家长制、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
第三章  韦伯的政治理想:强大的民族国家
  第一节  弗莱堡就职演说:以民族作为经济政策的最高价值
  第二节  权力斗争的冷酷无情,权力的恶魔性质
  第三节  韦伯民族观的性质与演变
  第四节  民族、权力与文化:韦伯政治价值系统的复杂性
第四章  德国政治的未来任务:民族帝国主义
  第一节  以世界政策作为捍卫德国国际地位的手段
  第二节  德国的世界政策与民族的政治成熟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韦伯与德国国内政治演变
  第一节  至关重要的抉择:产业主义,还是封建制?
  第二节  德意志民族的社会统一
  第三节  一个民族的资产阶级自由党的召唤
第六章  对外政策与国内宪制
  第一节  俾斯麦、威廉二世与德国帝国主义的败绩
  第二节  俾斯麦垮台后的政治领袖缺席和官僚统治
  第三节  化解帝国领导权危机的手段:议会化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有无大国资格的实验场
  第一节  战争目标与德国的未来国际地位
  第二节  波兰与中欧:尝试政治行动
  第三节  “潜艇宣传战”与贝特曼·霍尔韦格政府
  第四节  巩固后方必须实行宪制改革
  第五节  从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到大灾变
第八章  崩溃与新开端
  第一节  战败与革命:韦伯效力于德国民主党
  第二节  《凡尔赛条约》与德国的未来
第九章  韦伯与魏玛制宪
  第一节  1918年11月韦伯论德国未来宪制的系列文章
  第二节  共和宪法的难题与德国的公众舆论
  第三节  1918年12月9—12日帝国内政部的宪法审议与胡戈·普罗伊斯的宪法草案
  第四节  韦伯的宪法提案在随后立法过程中的命运
  第五节  韦伯视帝国总统为政治领袖的理论之影响
第十章  从自由主义宪政国家到直选领袖的民主制
后记:马克斯·韦伯新解
题外话:马克斯·韦伯看支配的形式合法性与理性正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文献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青年韦伯的政治发展
    马克斯·韦伯深为他那个时代的政治问题所吸引。他的许多同时代人都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实际的政治家,他本人也曾有此期待。他的全部学术工作,尤其是他为知识诚实与学术客观性而从事的无休止斗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视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努力——与当代政治事件保持距离并获得内在自由。这样来看,政治,不唯眼前的实际政治,还有更大意义上的政治,在他的生活以及毕生的工作中,都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事实上,即便在他人生的最初几个阶段,也同样如此。可以说,马克斯·韦伯一出生就被抛进了政治。政治是他父亲的职业。这位为人父者是柏林地方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也是该市民族自由党的一个重要成员。城市政治是他的直接利害关系所在,但他的政治活动则远远超出了那个范围。老马克斯·韦伯还曾经是德国国会的议员。19世纪80年代,他甚至进人了民族自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作为普鲁士下议院民族自由党代表团成员的活动。老韦伯固然并不属于该党领导层的核心圈子,但他是一个极有影响的党务组织者与协调人。他与民族自由党的大佬们关系密切,本尼西森(Bennigsen)、米克尔(Miquel)、卡普(Kapp)、前普鲁士财政大臣霍布里希特(Hobrecht)、艾吉迪(Aegidi),以及冯‘西贝尔(von Sybel)、冯.特赖奇克(von Treitschke)、狄尔泰(Dihhey)、蒙森(Mommsen)等著名学者,都是他那好客的大宅子里的常客。孩童时期的韦伯,就不得不在父亲那里旁听频繁的政治讨论,同时,他还通过个人观察,开始了解德国自由主义的概貌。韦伯居然会好奇地倾听父亲唠叨日常的政治工作。成年后的韦伯对德国自由主义历史那种令人惊讶的熟悉程度,与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应该密切相关。
    不足为奇,韦伯一开始接受的就是从他父母那里听来的政治观点。他最初的政治发展也局限于他父亲代表的温和民族自由主义倾向。稍后,马克斯.韦伯便自视为首先是民族自由党人的后裔。关于他父亲的政治观点,我们所知不多。年轻时候,老马克斯·韦伯曾与自由主义保守派集团走得很近,一度还编过《普鲁士周刊》(Preubisckes Wochenblatt)。莫里茨·奥古斯特·冯·贝特曼·霍尔韦格(Moritz August von Bethmann Hollweg)所谓周刊党(Wochenblatt Partei)的机关报。即使这个集团对威廉一世“新纪元”的期望破灭之后,老韦伯依然忠于他的自由主义保守派观点。他的第一个政治职位,是1862年3月17日组建的所谓“立宪党”(Konstitutionellen Partei)的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作为宪法冲突期间自由派和俾斯麦积怨的结果,老韦伯多少有些往左转了。他与政治同道、历史学家赫尔曼·鲍姆加滕(Hermann Baumgar"ten)结下的毕生友谊,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那位德皇登基之后,老韦伯加入了民族自由党阵营,这是以实用主义态度接受妥协的一步,完全合乎他早先的立场。他交往了大批自由派政治家,后者与俾斯麦的合作期完结之后,便放弃了帝国宪法向自由主义演进的希望,而是致力于维护已有的成果。他成了本尼西森的支持者,并因此批评和抵制了里克特(Rickeit)周围那个反俾斯麦集团的脱离行动,倾向于留下来的少数派左翼。尽管他对俾斯麦厌恶民族自由党的态度深为遗憾,但他还是支持了最为重要的那些俾斯麦政策路线。他坚决反对自由派左翼的消极政治。但他也像许多自由派朋友那样,为“俾斯麦企图摧毁周围所有能干的独立力量”。而痛惜不已,这也是他儿子所持的观点。和民族自由党的大多数人一样,他与普选权的主张绝对格格小人。
    尽管如此,老韦伯的气质决定了他并不是个天生的政治家。和他儿子后来表现的一样,他也不是个本能的斗士。他的政治行为有一种自呜得意的特征,而且还很容易知足。按照玛丽安妮·韦伯的描述,他属于“典型的资产阶级,自得其乐地立身处世”70马克斯·韦伯很年轻的时候就反感这种生活方式,多年以后,这种反感导致了他与父亲的激烈争吵。政治上的高明见识并不足以支撑韦伯父亲的政治活动,因为,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主要经验领域是财政和行政管理,更专注于日常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长远的重大政治问题。他在普鲁士下议院预算委员会扮演了许多年的重要角色。后来,1894年,在德国国会预算委员会民族自由党代表的职位上,老马克斯·韦伯卷入了一场与主管普鲁士大学事务的普鲁士文化部高级官员阿尔特霍夫(Althoff)的冲突,终因人事政策上的战术性政治手段而声名狼藉。阿尔特霍夫因为试图在柏林大学新设一个政治经济学教授职位而争取民族自由党的支持。老韦伯为了已在柏林大学担任讲师的儿子马克斯的学术未来,也参与了冲突,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受到了排挤,也许是在儿子的力促之下,他辞去了委员会秘书的职务。
    P1-4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