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军事里的中国史(2)
ISBN:9787510475764
作者:作者:冷兵器研究所|责编:刘颖
定价:¥65.0
出版社:新世界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1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君臣篇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越王勾践逆袭吴国,靠的可不是卧薪尝胆
  北周权臣杨坚如何恢复汉家天下,变身大隋皇帝
  土木堡埋了50万明军,其实是朱瞻基挖的坑?
  同样被敌军围困,朱祁镇比刘邦、杨广差在哪里?
  成吉思汗:来看金朝是如何被我蒙古步步蚕食的?
  吴三桂的发家史
  如果没有吴三桂借兵,李自成有机会打赢清军吗?
  收复台湾前,郑成功在厦门的15年里都在忙些啥?
第二章  名将篇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关羽万军之中阵斩颜良,全是靠个人武勇吗?
  张辽威震逍遥津,全因孙权太菜?
  功垂《明史》的女将秦良玉
  毛文龙与皮岛
  东江军第一猛将为何死于官场乌龙事件?
第三章  烽火篇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庄蹻西征,黔中之战为何成为楚国绝唱?
  兖州之战:曹操霸业的奠基之战
  曹操败赤壁、关羽走麦城,三国争夺荆州的关键点在哪?
  大唐最后一次辉煌胜利:三千勇士覆灭回鹘汗国
  兵力2:1,决战高梁河之战
  宋夏战场最大失利:20万人葬身永乐城
  文官于谦是怎么打赢北京保卫战的?
  从万历朝的宁夏之役,看明朝边防的病根
  光显寺大捷:多亏了雍正的一个妹夫
  晚清能数次平定新疆叛乱,为何鸦片战争却惨败?
第四章  劲卒篇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西汉最强北军为何让汉武帝寝食难安?
  号称天下精兵的幽州突骑为何神秘消失?
  两度攻入长安的古代西藏军队
  北宋凭着一支弓箭手部队就差点逼死西夏?
  蒙古军队:《射雕英雄传》华筝故事的真实原型
第五章  谋略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谋士出上中下三策,主公为何总爱选中下策?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背后
  诸葛亮为北伐曹魏,花了多少心思?
第六章  真相篇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战国就已过时的战车为何会大量出现在秦兵马俑?
  汉朝对匈奴首虏成千上万,为何明蒙斩首仅三五百?
  安史之乱后的唐蕃战争,幕后黑手竟是他
  从汴京之围演变成靖康之耻的幕后真相
  明朝后期为何兵变频繁?
  渔猎民族比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更适合当兵?
第七章  趣闻篇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士兵不穿盔甲行军?古代行军打仗到底是啥样?
  大秦颁布“史上最严环保法”竟是为了养马?
  由好变坏的世兵制
  古代的军用食品
  为何居庸关才是天下第一关?
  连弩的一生
  从明代军港看明清海防的最大漏洞

精彩页/试读片段

    越王勾践逆袭吴国,靠的可不是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关于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大家也都很熟悉——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那里受到各种羞辱后,回国卧薪尝胆,成功复仇,灭掉了吴国。但是,就像光靠“头悬梁、锥刺股”不是就能学习好一样,光靠“卧薪、尝胆”这两个动作,可灭不了吴国。那么越王勾践除了卧薪尝胆之外,还做了哪些具体的准备呢?
    01
    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之子太伯与仲雍,在文王得天下后到了南方。当时的南方被称为荆蛮之地,兄弟二人遵照当地习俗断发文身,并建立起自己的氏族部落,太伯就自号句吴,建都于梅里(今江苏省无锡东南60里)。
    这种记载属于一种传说,很难做精确的考证,也可能是吴国借周天子的血统,求个名分而已。
    从春秋中期开始,中原文化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冲击着南方,特别是晋国与楚国的弭兵会盟以后,楚国感到了吴国兴起于东南的威胁,双方时不时地发生小规模冲突。于是楚国的斗争地域,就由中原心脏地区移向淮河流域与长江下游地区。到了春秋后期,吴国在柏举之战中几乎灭了楚国。但是当吴楚鏖战的时候,越国乘虚而入,偷袭了吴国。回国后的吴王阖闾为了报复,发兵与越国在檇李激战,结果自己却重伤而死,即位的夫差在公元前494年败越于夫椒,并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仅剩残兵五干栖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吴求和,并在吴国为奴三年。
    回到越国后,勾践开始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社会改革。夫椒之战的惨败,三年事吴的奴仆生活,给勾践上了严酷的一课。对于战败,勾践承担了全部的历史责任,而要振兴越国、报仇雪耻,只有对越国进行全面改革这一条路。
    所以,勾践以身作则,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但是光这样做做样子明显是不够的,那么越国和勾践还做了哪些改革和努力呢?
    02
    第一,重用人才。勾践在夫椒战败、被围会稽之时,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于是谋士文种、范蠡才得到重用。当然,不仅是文种、范蠡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位至将相,得其重用,就是善剑者越女、善射者陈音也都被他妥善安排,适得其位。重用人才,对于越国的成败至为重要,《越绝书》言“越王勾践……任用贤臣,转死为生,以败为成”,《吴越春秋》言“君臣相与谋报吴者二十余年,卒以越霸。诸臣虽与有力,而种、蠡之功居多”。
    第二,在内政上广收民心。勾践在内政上实施比较宽松的政策,对此,《国语·吴语》里有记载:“越国之中,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疾者吾向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与之,救其不足,裁其有余,使贫富皆利之。”这些宽民措施,无疑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拥护。
    第三,在外交上注意争取邻国。《国语·吴语》将越国的外交动向也记载了下来:“越国南则楚,西则晋,北则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绝。”这与吴国伐楚、攻齐、压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外争取了主动,建立了反吴的统一战线。
    第四,发展经济。除了上述举措之外,战争最重要的还是钱,所以勾践深知要振兴越国,首要的问题是发展经济。为此,《国语·越语上》中留下了他关于发展经济的记载:“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第五,促进人口增加。为了改变小国寡民的状况以与大国抗争,勾践还实行了奖励生育的政策。《国语·越语上》记载:“令壮者无取老妻,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在春秋时代,人口增长意味着社会生产力提高,勾践奖励生育的措施使越国人口增加,这在越国后来的发展上,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六,军事改革。越国之所以能够转弱为强、反败为胜,离不开成功的军事改革。勾践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认识到“越人便于舟”的优势,加强了“舟师”的建设,并在吴越战争中充分发挥了战略配合和战术进攻的作用。战时强调战斗集体的作用和严格的纪律,在战略上采取以屈求伸、守时待机的策略。
    P3-5着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把北伐的前线大本营设置在这里,不仅可以从老祖宗的成功中不断获取无穷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励全军将士的旺盛斗志,还能够获得老祖宗在天之灵的庇护和保佑,帮助自己顺利实现此番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
    二是先帝刘备。
    当初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接着又击退曹操亲自发动的反攻,牢牢控制住汉中之后,刘备就上演了一场政治大戏,在此地称汉中王。从此,蜀汉政权的国家机器开始形成,刘备也从一个军事集团的首领正式升格为国家政权的君主。
    而刘备称汉中王时的具体情形,《三国志·先主传》中有如下记载:“遂于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先主。”
    意思是说,刘备是在汉中郡的沔阳县建造了一处举行称王仪式的土坛和广场,当天在此陈列军队,布置民众,由下属群臣站在陪同的位置;司礼官宣读给东汉献帝的上奏表章之后,就把汉中王的王冠献给站在正中位置的刘备,刘备戴上王冠之后,就正式成为拥有王国封地益州的汉中王了。
    现今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东郊的旧州村,还有当年刘备称汉中王时的坛场遗迹。鸡犬之声相闻的小村里,夕阳残照的草木之中,赫然立有一块清代光绪年间雕刻的石碑,斑驳的石碑上有隶书“先主初为汉中王设坛处”10个大字,似乎在诉说着千年历史的沧桑。
    纵观刘备的创业史,他在沔阳称王,堪称是关键性的一步。因为只有在他称王之后,他所占领的地盘,才能变成自己名正言顺的“封地”;在他地盘上的百姓,才能变成自己名正言顺的“子民”;他所指挥的部下,也才能变成自己名正言顺的“文武百官”。
    总而言之,称王之前,刘备只能算是一个转战四方的军队头目,只有在称王之后,蜀汉王朝的国家机器才算正式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完全可以说,刘备奠定蜀汉王朝的基业,从而得以再向皇帝宝座发起冲击的风水宝地,就在这沔水北岸的沔阳。
    因此,对于曾经亲身领受先帝临终托付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而言,当初先帝在汉中登坛称王,开创蜀汉丰功伟业,这里同样也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先帝刘备,正是自己最早为其做出创业宏图的规划,之后又为之奋斗不懈的英明君主。把北伐的前线大本营设置在当初先帝登坛称王的地方,也可以从先帝身上不断获取无穷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励全军将士的旺盛斗志,还能够获得先帝在天之灵的庇护和保佑,帮助自己顺利实现此番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
    有了老祖宗刘邦和先帝刘备的庇护和保佑,全军将士必定会更加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北伐成功岂不是有了更加可靠的保障了吗?
    04
    以上种种周密考量,是针对汉中郡这一大片区域而言。如果把眼光聚焦到蜀汉大军具体安营扎寨的那一块较小的区域,同样也非常值得探讨。
    蜀汉大军安营扎寨的具体地点,《三国志》当中有两处明确的记载。一处是《诸葛亮传》中的“遂行,屯于沔阳”。意思是说,诸葛亮统领大军从成都往北前行,最后在汉中郡的沔阳县建立起前线屯兵的大营。另一处是《后主传》中的“(建兴)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意思是说,建兴五年(227年)的春天,丞相诸葛亮率大军出发驻屯汉中,他最后选定的安营扎寨的地点,是在沔水北岸的阳平、石马两地。
    表面看来,以上两处记载的文字有所不同,然而实际上却是一回事,而且可以互为补充。
    原来,当时的沔阳县隶属汉中郡,其城池在当时的郡府南郑县的西边,也就是现今陕西省勉县东郊的旧州村一带。前面说了,这旧州村是刘备称王时的土坛广场遗址所在地。
    沔水自西向东,穿过沔阳县境内,而阳平、石马则是县境之内的地名。由于沔阳县的城池以及阳平、石马两地都在沔水的北岸,所以只说到县一级的话,就可以记为“屯于沔阳”,如果再细一点,说到县一级以下的话,就可以记为“营沔北阳平、石马”了。
    那为何位于沔水北岸的沔阳县会带“阳”字呢?这与中国古代地名中的命名规则有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所以古人常用“阴阳”两字与某一座山或某一条水相结合来构成地名,而且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规则。
    所谓“山南水北为阳”,是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可以使用“阳”这个字来命名。比如“华阳”一词,是指华山以南的地区,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的范围就是华山以南的巴、蜀、汉中、南中等地区。再如“衡阳”,必然在衡山的南面,而“洛阳”,又肯定位于洛水的北岸。
    所谓“山北水南为阴”,则正好与上面的情况相反,是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可以使用“阴”字来命名。比如,“华阴”这座城市,是在华山的北面;而“淮阴”这座城市,又肯定在淮水的南岸。
    这种命名规则,实际上与太阳的光照密切相关。中国位于北半球,所以朝南的一面容易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对于高于地平线的山峰而言,它的南面是当阳的,而北面是背阴的;但是对于低于地平线的江河而言,在其两岸的岸壁中,当阳的岸壁却在北岸,背阴的岸壁又在南岸。于是,命名出现上述有趣的区别,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那么诸葛亮将大本营设在沔阳县的阳平、石马,而不是设在汉中郡郡府南郑县城之中,这又有什么样的玄机呢?
    05
    第一层玄机,是出于军事上的周密考量。
    根据现场考察,沔阳县的军事地理形势,既非常独特,又非常险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从位置上来看,它正好位于汉中平原西端的入口,堪称是汉中郡的西大门。
    其次,从地形上来看,此处乃“两山夹一水”的天险。沔水自西向东奔流而来,到达这里时,正好有两岸的高山隔水对峙:北岸的山峦,现今叫作走马岭;南岸的山峦,就是著名的定军山。如果在此居高临下,凭险据守,这座汉中郡的西大门就有万夫莫开之势。
    再次,从交通上来看,这里不仅有沔水贯通东西,而且北岸走马岭之下还有与水道平行的陆上大路。由此向西出沔阳之后,正北方向沿着陈仓故道可以通往关中平原;西北方向沿着陇东南的大路,可以到达祁山、街亭一带;正南方向沿着金牛道,翻越大巴山脉,则能通往蜀汉的政治中心成都。因此,沔阳还是控驭水陆交通的枢纽之地。在此设大本营的话,向前可以有多个通道进攻曹魏,向后又能够与大后方成都保持通畅的联络,堪称攻守皆宜的好地方。
    最后,还有非常关键但又往往被后世忽略的一点,就是当时的沔阳县境内还盛产一种在军事上必不可少的重要金属矿产——铁矿。制造军事上所需的各种兵器、装备、器具等,都要使用大量的铁。可以说,如果手中没有铁就打不了仗,更不用说大规模的战争了。蜀汉的大后方,特别是南中地区,倒并不缺乏铁矿,然而无论是作为原材料的铁矿石,还是作为成品的铁器都极其沉重,从大后方运到汉中前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还会耗费大量时间贻误战机。但是,把大本营设在沔阳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据《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记载,汉中郡的沔阳县境内,不仅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而且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专门在此地设置了“铁官”,也就是专门管理铁矿开采与冶炼的官员和机构,相当于后世的官办铁矿公司。此外,还有一条“铁”证,就是直到今天,年产量达百万吨级的汉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其总部就设在沔水南岸的定军山镇,正是古沔阳县的地界之内,可见此处冶铁历史之悠久,蕴含矿藏之丰富。不言而喻,诸葛亮选址在沔阳,前线大军的军需用铁,自然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06
    第二层玄机,则是在一个已经故去的人物身上,他就是张鲁。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的祖父张陵客居蜀郡,在鹤鸣山(亦称鹄鸣山,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学道并创立“五斗米道”。因随张陵学道的人要出五斗米,所以该教称为“五斗米道”。
    张陵死后,他的儿子张衡继续传道。张衡死后,张鲁又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益州牧刘焉任命张鲁为将,带兵攻打汉中郡,张鲁趁机占据汉中,建立起一个早期的政教合一政权,雄踞汉中将近三十年之久。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自带兵从关中穿越秦岭进攻张鲁,长驱直入抵达阳平关。张鲁抵挡不住,于是把仓库物资都妥善封存好之后逃走。曹操对张鲁的这种做法很是赞许,所以派人前去慰问劝说。张鲁便带着全家出来投降,被曹操任命为镇南将军,封为阆中侯。曹操还安排自己的儿子曹宇娶了张鲁的女儿为妻。
    张鲁在汉中时,曾经在沔阳的沿山一带修建了不少军事防御设施。诸葛亮驻屯汉中时,这些张鲁当年修建的防御设施,不少还能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完善蜀军大本营的防御体系,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诸葛亮选址沔阳作为大本营的又一重要考量。
    07
    那么为何要选在沔阳县境内沔水北岸的阳平、石马这两个地方呢?这两个地方究竟在何处,后世众说纷纭,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它们的准确位置。
    此处的阳平,是指当时的阳平关。但是请注意,古代的阳平关曾经出现过两处。
    诸葛亮屯兵的这一处,时间在前,后世习惯称之为“古阳平关”。根据勉县当地文博学者张东先生的实地勘察和细致研判,得出如下两点结论:
    一是古阳平关的准确位置应当在今陕西省勉县武侯镇西边的走马岭,而且是在山岭之上,而不是如通常所言在山岭下边的平原之上。
    二是古阳平关最早是由割据汉中的张鲁所修建,所以又有“张鲁城”之称。现今的走马岭上,尚有残存的遗迹可寻。
    大约在宋代以后,在今陕西省宁强县西北的阳平关镇,又出现了另一座阳平关。这个后来者,由于正好处于川陕铁路线之上,并且又设有火车站,因而为现今的人们所熟知,于是往往将其误以为是诸葛亮北伐时屯兵的大本营之所在。
    至于石马,应当是指郦道元《水经注》里所说的“白马塞”“白马城”或“浕口城”。这是一片军事城堡性质的建筑,其准确的位置应当是在现今勉县西郊3公里处,即武侯镇的勉县老城遗址一带。
    之所以被称为“白马塞”“白马城”,按照《资治通鉴》胡三省的解释,是因为这座城堡邻近白马山,山上的岩石如同白马的形状,远远望去非常逼真。按照材质而言,就叫“石马”;按照颜色而言,又可称为“白马”。
    至于“浕口城”的得名,是因为这片城堡正好位于浕水向南汇入沔水的水口东岸。这条南北走向的浕水,现今被称为“咸河”。
    于是,在当时浕水的两岸,就出现了两处军事要塞:在西岸的走马岭之上,居高临下、巍然屹立的是古阳平关;东岸的平原之上,则是石马城堡,凭借浕水的水口,与古阳平关相互呼应,两者形成掎角之势。而位于沔水北岸的这两处军事要塞,又与南岸的定军山遥遥相对,构成一个牢牢扼守沔水的铁三角。
    因此,沔阳县之所以能够成为汉中郡的西大门,正是因为这个铁三角的存在。换言之,汉中郡的西大门固然是在沔阳县,然而沔阳西大门的开关锁钥,则是在阳平、石马。
    08
    那么,诸葛亮本人所在的中军大营,其具体位置又在何处呢?
    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在沔水北岸,从西向东,除了阳平、石马两大片城堡,在石马的东边不远处,还有一片特殊的营垒,名叫“武侯垒”,这应当就是当时诸葛亮的中军大营、蜀汉全军主帅指挥中枢的所在。其具体位置,大体在现今勉县的城区一带,与汉水南岸的定军山遥遥相望。
    诸葛亮为何在此处建立他的中军大营呢?除了有依靠西边阳平、石马两处军事要塞有效掩护的意图,还有一层极为重要的玄机。
    原来,武侯垒东侧的沔水两岸都是开阔的地带,非常适宜大部队在此进行实战性的大练兵。现今位于此处的勉县黄沙镇,还有相传是诸葛亮在此打造木牛流马的遗址留存,供来往的人们抒发思古幽情。
    诸葛亮要在这片天然的优质练兵场,运用他潜心研究出来的一套独特阵法,将蜀汉军队打造成克敌制胜的劲旅。这套独特而有效的阵法,就是众所周知的“八阵图”。
    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与强敌曹魏对垒决战。魏军自曹操以来,就以讨伐辽东收编来的乌桓骑兵军团作为全军的中坚力量,横行中原,所向无敌,号称“天下名骑”。而北伐蜀军的主体是步兵,骑兵数量本来就不多,加之秦岭的险峻又限制了蜀军骑兵北上。
    因此,诸葛亮率大军一旦越过秦岭进入关中,就必须尽快解决如何有效抵御曹魏骑兵对自己的步兵发起强劲冲击的难题。他的解决办法主要有3方面:
    一是精心设计连弩等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尽量提高其远距离的杀伤力。这样在敌军骑兵尚未接近自己的时候,即可造成其大量的伤亡。这些伤亡的人员、马匹,又会对后续的敌军骑兵队伍形成严重的阻塞。
    二是在防御的战术上采取多种有效的办法,抵消敌军骑兵的强劲冲击力。现今在勉县定军山一带出土的四刺扎马钉,可以有效刺伤敌军骑兵的马掌。这种构思巧妙的利器,由4支尖锐的铜刺构成,随意抛在地上,总会有3支铜刺在下面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而一支铜刺则向上,深深刺入敌军骑兵战马的脚掌之中,使得对方战马严重受伤而倒地,马背上的骑兵也会摔下马来遭受伤害。
    三是在作战的阵法方面借鉴古代的车战之法以及早已有之的“八阵”阵 法,将平时用来运送粮食、物资的车辆队伍,特别是专门制作的重载车辆“木牛”,加以创新性的设计改进,并装备诸葛连弩,使之在突然遭遇敌方的骑兵时,能够为自己的步兵队伍迅速提供有效的防护和阻击,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八阵图”。
    总之,通过以上快速而简便的操作,就能把蜀军以步兵为主的军团,变成一种原始状态的装甲兵团,诸葛亮堪称出类拔萃的军事发明家。
    09
    至于为何北伐最后会失败?其实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经济方面,特别是后勤的比拼。
    蜀汉号称天府之国,农业十分发达,征集军粮并不困难,直到灭亡时,国库内尚有存粮40万斛。然而军粮容易得,运输却很困难。
    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诸葛亮北伐时,军队都布置在秦岭北麓的魏国境内,而蜀汉的粮食产地却是成都平原以及汉中平原。要把粮食运到前线,就必须翻越大巴山、米仓山、秦岭等山脉,山路险峻,难以行走。
    蜀汉本来人口就不多,诸葛亮一方面要征募军队用来北伐,还要安排不少壮丁运输军粮。诸葛亮第二次、第四次北伐失败,都是因为军粮不继,才被迫撤退的,“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这种限制非人力所能逆转,也最终成为诸葛亮一生的痛。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