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大学文化人生(第2版欧阳康文集)
ISBN:9787568084345
作者:作者:欧阳康|责编:庹北麟
定价:¥99.0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版次:第2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405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编  大学与时代
  第一章  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
    一、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伟大历史起点
    二、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主要变革
    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二章  建立当代中国大学创新体系
    一、建构大学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二、大学创新体系的基本层次
    三、大学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四、大学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大学功能与校园文化的价值论追问
    二、校园文化价值定位的基本依据
    三、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选择
    四、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种重要价值
  第四章  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
    一、大学的文化使命
    二、大学文化的管理基础
    三、大学管理的文化使命
  第五章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关系
    一、科学定位,合理定向
    二、分类指导,重在长效
    三、全面评估,贵在引领
  第六章  建立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透析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二、建立我国博士学位的合理准入制度
    三、建立和优化导师队伍的有效机制
    四、抓住博士生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五、把好博士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关
第二编  人文与社会科学
  第七章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质量导向与发展战略
    一、肯定成就,直面问题
    二、把握形势,明确任务
    三、坚持导向,建构机制
    四、端正学风,更新方法
  第八章  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历史回顾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背景分析
    三、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基本任务
    四、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基本思路
    五、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发展态势
  第九章  当前高校的文科教育和教学改革
    一、从振兴大科学和大教育看文科教改
    二、当前深化文科教改的可能性
    三、高校文科教改的基本方向
  第十章  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价值导向性
    一、正确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价值导向性
    二、自觉坚持和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
    三、促进科学认识、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的合理统一
  第十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方法论创新
    一、重视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创新
    二、反思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失范”状态
    三、预测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的基本方向
    四、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五、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
  第十二章  加强理论创新 提升民族精神
    一、重视理论创新的特殊功能
    二、超越理论创新的现实障碍
    三、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
    四、透析理论创新的特殊困难
    五、以复杂性的思维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编  文化与价值
  第十三章  “文化围城”及其超越
    一、“围城”与“文化围城”
    二、“文化围城”的哲学解读
    三、西方现代化的含义
    四、20世纪世界现代化走向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五、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程
    六、深化我们的思想认识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反思与超越
    一、全球化、现代化及其实质
    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及其挑战
    三、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认识历程
    四、当代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中面临的挑战
    五、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第十五章  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资源选择与价值取向
    一、从关于“国学”的可能界说谈起
    二、如何看待国学在近代以来的衰微
    三、如何看待国学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
    四、在传承、批判、整合、创新中构建中国当代文化
  第十六章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和共建
    一、正视“现代病”,透析人文与科技对立
    二、克服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
    三、消除诸多误解,重建当代人文精神
    四、立足当代实践,探寻融通共建途径
  第十七章  当代青年的科学素养与人文境界
    一、从新的时代背景看科技和人文
    二、从人性高度看科学技术发明及其特点
    三、透析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对峙和冲突
    四、超越对立,走向和谐
第四编  学生事务与思政教育
  第十八章  管理 服务 引领——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的探索与思考
    一、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目标、机构、内容和特点
    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的格局和理念
    四、探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第十九章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对象
    二、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的经验与优势
    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十章  提升党员先进性 带动全员自育
    一、学生党建工作中增强先进性的必要性
    二、找准现存问题,明确工作方向
    三、采取切实措施,带动全员自育
  第二十一章  强化责任意识 创新学生工作
    一、社会责任意味着什么
    二、华中科技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三、学生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未来发展中的责任
    四、学生工作干部的地位和作用
    五、学生干部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技巧
  第二十二章  文化素质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一、中国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在新的平台上创新文化素质教育
第五编  事业与人生
  第二十三章  哲学 大学 人生
    一、哲学
    二、大学
    三、人生
  第二十四章  人生 事业 国家
    一、人生、事业、国家的基本关系
    二、人性的塑造与人的自我提升
    三、大学在人生事业发展中的定位
  第二十五章  辩论的思维
    一、辩论思维与辩证思维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三、辩论思维的特殊困难与对策
    四、辩论思维的十大技巧
  第二十六章  反思现实 追求卓越——研究生期间的人生特点与干部素养
    一、研究生阶段的人生定位与特点
    二、研究生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或问题
    三、研究生的卓越意味着什么
    四、对研究生干部的几点希望
第六编  理想与境界
  第二十七章  认识自我 挑战挫折 丰富生活健康心灵——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悟与思考
    一、认识自我,感悟心灵
    二、挑战挫折,反思困惑
    三、丰富生活,健全心灵
  第二十八章  加强学风建设 促进学术繁荣
    一、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二、不良学风的主要危害
    三、加强优良学风建设的可能措施
  第二十九章  恪守底线 提升境界 践履笃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与实践
    一、为什么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领导干部的荣辱观问题
  第三十章  美德追寻与人格崇高
    一、人性和人的超越性
    二、人生境界多层次
    三、崇高境界与人的美德追寻
附录  访谈与对话
  经世笃学 其乐融融——访欧阳康教授
    一、率其胸臆 潜心治学
    二、历经辗转 锲而不舍
    三、教书育人 率先垂范
    四、虚一而静 上下求索
传承我校优良学风 唱响“学在华中大”——欧阳康教授就学风建设答记者问
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体验成就与快乐——访研究生导师欧阳康教授
与哲人一道思索——访欧阳康教授
  一、适应是改变的前提
  二、丰富的生活造就丰富的思维
  三、全员自育 自我认同
  四、追求内在的美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观照和发展自我——访欧阳康教授

精彩页/试读片段

    1977年的恢复高考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主要表现是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笔者于1977年通过“文革”后的首次高考进入大学,20年前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大学教师,亲历并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笔者30年来在高校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梳理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探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向识者讨教。
    一、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伟大历史起点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迅速发展是以30年前的那次哲学讨论作为发端的,这就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次讨论可以说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常识和基本命题,由此引发了一场重要的政治革命。1977年,我参加了高考并被录取。1978年3月,我与“文革”后的首届大学生们一道走进了大学校园。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不久,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到我们的教科书,回到我们的哲学课堂,我发现马克思早就讲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面曾经讲过“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马克思和毛泽东讲过的与当时所讨论的命题完全一致,只差了两个字,那就是“唯一”。当时的我由于对历史背景还不够了解,多少感到有些茫然。而后从历史反思的角度看,它实际上是要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结束“文化大革命”,开创一个全新的时期。
    应该指出的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发生之前,中国还有一次重要的变革——1977年8月至12月间提出并实施的恢复高考。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发生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之前,但却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它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变革与转型。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在1949年以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受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1949年?麟后转而学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尤其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使中目蘸等教育走向了单科化和应用化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每代初,全国上下大搞教育大革命,进一步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引向了比较完备的、统一的、标准的苏联模式。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中国高等教育陷入全面瘫痪。其问通过推荐和选拔吸收了一部分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恢复奠定了一些基础。但从总体上来看,这还是在教育大革命的旗帜下展开的,对高等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很不清晰,也不全面。邓小平同志复出以后,特别是在1977年的秋季,一次座谈会引出了恢复高考的议题,而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革命。当时,真理标准讨论还没有展开,中国社会还没有走向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进程,但是高考改革引领了社会变革,为改革开放开启了“破冰之旅”,成为中国社会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的起点。1977年恢复高考,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高校解放思想和快速发展的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恢复高考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伟大起点,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P3-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