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本原则
1.1 细胞及亚细胞骨生理学
1.1.1 骨组织工程学
1.1.2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骨形成与骨再生的生物激活作用
1.1.3 生物活性的BMP-2对纳米晶金刚石涂层种植体的作用
1.2 生物材料与骨修复
1.2.1 磷酸钙生物材料
1.2.2 材料表面增量
1.2.3 氧化锆
1.2.4 种植体骨结合的负荷相关因素
1.3 牙龈(病理)生理学
1.3.1 软组织工程
第2章 临床计划
2.1 患者的选择
2.2 成像技术
2.3 退后一步规划(种植手术前植入规划)
2.4 平台转移——生物学原理和临床意义
2.5 面部美学工程
2.5.1 计算机引导下种植体的植入
2.5.2 种植导板
2.6 种植体植入和负荷的时机
2.7 短而窄的“鳍式”种植体
2.8 种植体-基台连接
第3章 骨再生技术与骨分类
3.0 概述
3.1 Ⅰ类:显微吻合游离骨瓣
3.2 Ⅱ类:牵张成骨
3.3 Ⅲ类:带蒂节段截骨——Inlay植骨
3.4 Ⅳ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诱导成骨
3.5 Ⅴa类:无血管蒂骨移植——Onlay植骨
3.6 Ⅴb类:引导骨再生
第4章 标准临床流程
4.0 引言和概述
4.1 上颌前牙区单颗和多颗缺失
4.2 下颌前牙区单颗和多颗缺失
4.3 上颌后牙区部分缺失
4.4 下颌后牙区部分缺失
4.5 上颌游离端缺失
4.6 下颌游离端缺失
4.7 上颌牙列缺失
4.8 下颌牙列缺失
4.9 重要软组织问题
第5章 特殊技术
5.1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当今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5.2 临时种植体结合植骨术
5.3 无翻瓣种植手术
5.4 带蒂骨瓣用于牙槽骨重建
5.5 正畸支抗种植体——生物活性视角
5.6 意向再植
5.7 去冠
第6章 并发症
6.1 并发症(而非失误)
6.2 材料相关并发症
6.3 神经损伤
6.5 植入性上颌窦炎
6.6 下颌骨舌侧穿孔
6.7 药物相关并发症
6.8 放射治疗
6.9 种植体周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