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华夏传播范畴论/华夏传播学文丛
ISBN:9787522512075
作者:作者:谢清果|责编:郝军启
定价:¥78.0
出版社:九州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448页
商品详情
目录

代序  华夏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创新与演变  郑学檬
第一篇  华夏传播的学科范畴
  第一章  书广新闻:华夏传播“新闻”范畴的出现与内涵的演变  孔正毅
  第二章  华夏新闻:士人与市民群体的自我赋权新探  赵尚
  第三章  传播天下:华夏“传播”范畴的历史演变  黄金贵
  第四章  西学东渐:当代“传播”范畴的阐释维度  刘海龙
  第五章  广而告之:华夏“广告”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流变  王凤翔
  第六章  现代广告:广告内涵、广告传播及其学科建构  陈培爱
  第七章  宣传辅言:华夏“宣”传播观念的和通意向  潘祥辉
  第八章  评介宣传:汉语中“宣传”概念的起源与意义变迁  刘海龙
  第九章  舆人之论:华夏“舆论”概念的历史语源学考察  夏保国
  第十章  舆论新知:当代舆论、舆情、民意的含义与变迁  杨斌艳
第二篇  华夏传播的本体论范畴
  第十一章  道通人象:华夏“道”“人”“象”传播观念天人合一特质  杨柏岭
  第十二章  教化天下:华夏本体、认识与价值面向的“化”传播观念  杨柏岭
  第十三章  气贯长虹:华夏“气”范畴的流通与沟通意义  张爱凤
第三篇  华夏传播的方法论范畴
  第十四章  道无不中:华夏“中庸”范畴的传播考古学考察  杜恺健
  第十五章  无问西东:华夏“面子”范畴的传播符号学会通  王婷
  第十六章  道始于情:华夏传播“情”范畴的人性本色  林凯
  第十七章  家和业兴:华夏传播“家”范畴的媒介意蕴  田素美
  第十八章  有无相生:华夏传播“身”范畴的媒介功能  赵晟
  第十九章  和通天下:华夏传播“和”范畴的关系与本质贾学鸿
第四篇  华夏传播的实践论范畴  
  第二十章  人伦秩序:华夏传播“礼”范畴的媒介域考察  张兵娟  王闯
  第二十一章  立礼成乐:华夏传播“乐”范畴的媒介实践  张丹
  第二十二章  学为圣贤:华夏传播“贤”范畴的古今治理气象  钟海连  蒋银
  第二十三章  心中有敬:华夏传播“忠”范畴的交往伦理  张兵娟  刘停停
  第二十四章  义以为质:华夏传播“义”范畴的交往伦理规范  张兵娟  李阳
  第二十五章  为保而报:华夏传播“报”范畴的信息传播意义  赵尚
附录
  古代“新闻”辨义  牛角
编后记  谢清果

精彩页/试读片段

    …………
    第二章  华夏新闻:士人与市民群体的自我赋权新探
    赵 尚
    “新闻”与“消息”,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今天的“新闻”一般指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新闻”,而“消息”虽然也指与通讯相对的文体,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新闻”(如“新华社消息”“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等),但更多地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中的信息,如“给你透露一个消息”“考试结果还没消息”以及“单位人事任免消息”等。在中国古代,“消息”一词同样表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事实信息,基本没有大众传播的含义,如:“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后汉书·卷八十四》)“城中遣士刘整出围传消息,为贼所得。”(《三国志·卷四》)“为他报知其父,其父亲闻知消息,即来开封府投告于包太尹。”(《包公案·卷六》)从权力的观点审视,我们可以把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新闻,非严格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感兴趣的(新闻性较强),另一类是权力建构出来的(宣传性较强,当然这二者有所重合)。在中国古代,邸报是属于或接近大众传播的媒介,但是显然,邸报上更多的是权力建构出来的新闻,而非大众感兴趣的新闻。那么,与古代的“消息”一词相比,古代的“新闻”一词,是否指属于或接近大众传播的事实信息呢?与邸报相比,古代的“新闻”一词,是否指大众比较感兴趣的事实信息呢?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与解读,力求对中国古代的“新闻”概念做出比较全面、全新的阐释。
    第一节 古代非消息意义上的“新闻”
    据学者邵天松考证,“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的《佛说当来变经》一书:“新闻法人、浅解之士,意用妙快。深达之人,不用为佳……”根据邵天松的解释,结合上下文,这句意思是:新近听闻佛法的人、对佛法追求浅近了解的人,喜欢诵读“浅末小经”,以求妙快人心。
    笔者认为,这里的“新闻”解释为“新鲜地听闻”更为准确,因为这与“浅解”“妙快人心”相吻合,毕竟只有内容新鲜而非熟悉,才有可能让人在诵读时产生“妙快”的感觉。此后,“新闻”一词在南北朝之后的文献中渐趋增多,而这一般都可以用“新鲜地听闻”(动词意义上)或“听闻到的有新鲜感的信息”(名词意义上)来解释。首先,是关于对佛教内容进行通俗化讲解的“新闻”,如“仁众生民,黩所先习,欣所新闻……”(《弘明集·卷第七》)、“处众演散,咸庆新闻……”(《续高僧传·卷六》)、“新闻旧学,各谈胜解……”(《续高僧传·卷十》)、“一闻如旧慧,不新闻……”(《续高僧传·卷二十》),与“旧学”“旧慧”并称,说明属于“新闻”的佛教内容具有新鲜感(不仅与之前早已存在的儒家、道家等学说不同,而且经过世俗化改造后,融入了许多新鲜的故事等);而“欣”与“咸庆”说明新鲜、通俗生动的佛教俗讲让众人(“仁众生民”“处众”)喜欢,如“仍闻开讲日,湖上少渔船”(《重修毗陵志·卷二十二》)、“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全唐诗·卷五百二》),足见这种佛教俗讲的受众之多与受欢迎程度。尽管单次的俗讲只能算是群体传播,但许多次的佛教俗讲累加起来,已经接近于大众传播了。
    除了佛教俗讲,唐代及以后的一些志怪、野史等书籍,因为其对于当时的多数人来说,属于闻所未闻的新鲜内容,且多数靠听闻采集而来,所以也被称为“新闻”:“根据《四库全书》中著录的目录,这类书大致有如下十四种:《南楚新闻》《锦里新闻》《道山新闻》《客座新闻》《曲洧新闻》《湖海新闻》《南海新闻》《花月新闻》《隆万新闻》《郢曲新闻》《释氏新闻》《资尘新闻》《辇下新闻》和《五代新闻》等。”另外,所谓“温故而知新”,加之“闻”还有“知道、理解、明白”的意思——比如“朝闻道,夕死可以”(《论语·里仁》)、“臣闻命矣”(《左传杜林合注·卷六》)等,所以当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鲜的、前所未有的感悟与收获,也被称为“新闻”,如“楼中图史澹炉墨,中有成都较艺文。手泽存焉生旧感,心传妙处长新闻”(《宋诗钞·卷一百二》)、“怪得诗情减一分,知君为学有新闻”(《江湖小集·卷十一》)。除了以上三类非消息意义上的“新闻”,下面就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消息意义上的“新闻”了。
    第二节  古代消息意义上的“新闻”
    前面我们说过,除了新鲜的感悟、收获意义上的“新闻”,其他的“新闻”大致都可以解释为“新鲜地听闻”或“听闻到的有新鲜感的信息”,因此消息意义上的“新闻”,就大致可以解释为:“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有新鲜感的事实信息”“是近者之旧闻,即远者之新闻”(《左传博议·卷十九》),说明在交通与媒介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新闻之“新”,主要不在于其及时性,而在于其“新鲜感”。那么,这种“有新鲜感的事实信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