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POP(波普艺术小史)
ISBN:9787542677501
作者:作者:(英)阿拉斯泰尔·苏克|责编:张静乔|译者:张微伟
定价:¥68.0
出版社:上海三联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26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序章  咣!
第一章  献给旧世界的新艺术
第二章  纽约的新贵
第三章  洛杉矶的桂冠诗人
第四章  被遗忘的伟大波普艺术家们
后记  波普的力量
作者手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献给旧世界的新艺术
    波普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美国现象——并且是有充分理由的。毕竟说到它,我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图像,便是与美国的名人和产品有关:猫王(Elvis Presley)、玛丽莲·梦露,以及肯尼迪政治王朝的著名人物;汉堡包和热狗、金宝汤罐头,还有福特汽车。它作为一种艺术流派肆无忌惮,背后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富强兴旺与自信撑腰。在那个时代,美国狂妄的经济与政治力量势不可当,麦迪逊大街上的马基雅维利派高管们成功地令美国民众相信,成功就是在闪亮、现代的厨房里放上一台储备丰盛的冰箱,在客厅里放上一台闪烁的、崭新的电视,然后在家门口停上一辆雪佛兰。在1947年至1970年间,美国人的实际收入增长了近80%。
    而且,如果非得要选一张捕捉到波普难以抑制的冲动的图片,利希滕斯坦的双联画《咣!》并不是最糟糕的选择。尽管赫伯特·里德提出了抗议,但它最终还是被收入到泰特美术馆的藏品中。这是一幅超过4米宽的大型绘画,用漫画的风格描绘了一场空中混战。一架英勇的战斗机从画面左侧呼啸着冲进视野,释放出一枚火箭向敌机射去,击中了靶心,并引起一场灼目的红黄两色爆炸。这幅画标题中加长的拟声词——不止于“WHAM”,而是有两个A和一个感叹号的“WHAAM!”,并以巨大的黄色字体存在于画面的上方——可以视作波普艺术整体上的战斗口号,正如它背后起初被贬斥为“俗人”的艺术家们,以狂暴不羁、一个不留的精神攻占了高雅文化的城堡,像西哥特人洗劫古罗马一样。
    利希滕斯坦当然也是美国人,和沃霍尔、罗森奎斯特、韦瑟尔曼、戴恩一样——换句话说,60年代初波普艺术的所有正统开拓者都是美国人,他们从一开始就作为整场运动的核心,一同参加展览。就连作为瑞典外交官之子,经常与利希滕斯坦、沃霍尔等人相提并论的奥尔登伯格,也是先在芝加哥长大,然后再定居纽约的,他在纽约仍有一间工作室。于是,波普艺术便进发出一种可爱、俏皮、自以为是、故作强硬的态度,这也是20世纪美国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此,如果要说波普艺术不是在美国,而是在英国被发明的话,那一定是会让许多人大吃一惊的,如果我们对细节追根究底、迂腐一点来说的话。没错:来自英国——来自旧世界的那个连日阴雨、讲究客套与委婉的王国,而非新世界。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还是一片苍凉、黯淡的土地,充满坚韧、理性的精神和轰炸过后的废墟。它看起来不太像是那种能够让波普——涌现的电影明星、美女招贴画上的姑娘,还有霓虹灯——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但它的确就这样发生了。
    关于“波普艺术”一词诞生的经过和时间,有着很多的说法——可以说整场运动,姑且允许我这么说,有着许多互相冲突的创始神话。但是,生于1932年,被称为“英国波普艺术教父”的画家彼得·布莱克,提供了一段简洁有力的证言,因为他是一名亲历者。那是在50年代末,刚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毕业不久的布莱克,被邀请参加由年长一些的英国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劳伦斯·艾洛维(Lawrence Alloway)举办的晚宴。虽然艾洛维后来去了美国发展,但当时在布莱克这样的英国年轻艺术家面前,还是有着长辈的样子。比如说,当晚与他们共进晚餐的人中,就包括与布莱克同辈的两名皇家学院毕业生:罗宾·丹尼(Robyn Denny)和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后者绰号“迪克”。当时,布莱克是(现在仍然是)黑胶唱片的狂热爱好者,也是美国流行音乐迷,喜欢的包括爵士乐,以及当时还在由查克·贝里(Chuck Berry)和博·迪德利(Bo Diddley)等人引领的新潮的摇滚乐,他后来也会把他们画下来。进餐时,他开始通过提及这种新兴音乐,来向艾洛维解释他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达到的效果。布莱克回忆说:“我跟他说,我正在尝试创作一种与音乐处于同一层面的艺术。这样的话,听猫王的人,就会从同一视角看待我作的猫王画像。”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