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阿斯伯格的孩子(自闭症的由来与纳粹统治)
ISBN:9787542677310
作者:作者:(美)伊迪丝·谢费尔|责编:张静乔|译者:高奕欢
定价:¥68.0
出版社:上海三联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329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走近研究者
第二章 疗愈教育诊室的诊断
第三章 纳粹精神病学与社会精神
第四章 将生命登记造册
第五章 致命理论
第六章 阿斯伯格与杀人体制
第七章 女孩们,男孩们
第八章 死亡阴影下的日常生活
第九章 服务于民族
第十章 清算
结语
致谢
缩语表
注释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走近研究者
    汉斯·阿斯伯格认为自己拥有深入儿童内心的独特洞察力,同时还拥有一份塑造儿童性格的使命感。他试图定义他所说的青少年“内心最深处的本质”。他的女儿说,阿斯伯格常常自比林克乌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浮土德》中的守塔人。守塔人林克乌斯俯瞰着眼前的一切,在深夜独自歌唱:
    为观照而产生,
    为守望而受命,
    我向塔楼委身,
    世界使我欣幸。
    如守塔人林克乌斯一般,阿斯伯格也在维也纳大学儿童医院的疗愈教育诊室里端详着这个世界。阿斯伯格出了名地喜欢引经据典,频繁引用德国文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经典,还有他自创的格言。他的说话风格谨慎而正式,往往以第三人称的方式,用姓名指代自己。他拥有林克乌斯的智慧,笃定而富有洞见,能够看穿他周遭的“宇宙”。
    1906年2月18日,阿斯伯格出生于哈布斯堡帝国的中心。他的出生地是豪斯布伦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位于维也纳五十英里之外,坐落在摩拉瓦河附近的小型河谷。这条摩拉瓦河是多瑙河的支流,后来奥地利东线国土以其为界。阿斯伯格是家中三个孩子里最年长的一个,二弟出生后便夭亡,三弟卡尔比他小四岁,在二战中死于苏联。
    据阿斯伯格说,孩提时的他是在“来自母亲的疼爱,甚至是自我牺牲,和父亲的极度严格”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父亲——约翰·阿斯伯格——出生于一个祖上几代都是农民的家庭,曾去维也纳接受职业训练成为一位簿记员,因无法继续接受教育而感到懊丧。阿斯伯格感觉到,父亲要求他成绩优异、表现完美是想在他身上实现自己破灭了的梦想。尽管阿斯伯格没有辜负父亲的过高期望,但他后来也表示反对严苛的家教方式。“我和我的孩子们的关系,以及和我任何一位病人的关系都不曾如此。”阿斯伯格之后反思时如此说道。
    与他的父亲不同,阿斯伯格以一种更浪漫的方式看待人生,他少时称自己为“狂热读者”,在语言、文学、古典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有特殊天赋。成年后,据他自己说家里的书房中收藏了一万册图书。长期以来如饥似渴地阅读使阿斯伯格“逐渐精神成熟”。久而久之,语言“发散着自身的意义,或许也可以说,语言降临到某人身上,或者说它占有了某人,抑或说某人占有了它”。
    德国青年运动使阿斯伯格摆脱了家庭和学校生活的苦闷压抑,使他体会到男生团体在户外漫游活动中的同志情谊,这也对他产生了一定的精神影响。阿斯伯格很享受和新地社(Bund Neuland)*的云游学者(Wandering Scholars)”成员一起,参加远足和爬山等活动,该社团是由政治保守的天主教青年团体形成的组织,阿斯伯格自始至终都很支持这个社团。热切的团体情谊形成了后来他对童年和社会纽带的观点。后来他回忆道:“德国青年运动的精神塑造了我,那是德国精神最崇高的兴旺期之一。”1959年,阿斯伯格还赞扬希特勒青年团,认为他们“富有成效,影响重大”。
    阿斯伯格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户外远足的喜爱:有短途,有长途,或攀登马特洪峰,或做童子军的向导,在旅途中还常常将他的想法记录在短笺上。他甚至在爬山途中邂逅了他的妻子汉娜·卡尔蒙(Hanna Kalmon),后来他们育有五个子女。
    然而,据说阿斯伯格到了室内就变成一个社交困难、冷漠而疏离的人。今天,大家讨论阿斯伯格是否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即他是否具有这一以他的姓名命名的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我们会发现,以阿斯伯格在1944年定义自闭症的标准来评估一个人是否患有自闭症,这其实是存在问题的,更何况是给阿斯伯格这样一个历史上的人下诊断。即便真要这么做,考虑到阿斯伯格的诊断评判之严厉,他似乎也不太可能会用自己的诊断来定义自己。不过阿斯伯格的确表示说他至少表现出其中一个特点,他坚称科学领域的成功需要“一点儿自闭症”。
    阿斯伯格声称自己年轻的时候即感受到了科学使命的呼召。他曾用第三人称描述了一段他在学校里解剖老鼠肝脏时的经历:
    表面上有个白色的小小突起。学生切开它,出乎意料地看见一只两厘米长、蠕虫似的寄生虫在缓缓爬行。但令学生——即本人——着迷的是……生命是如何在另一个生命中生存的,它们是如何在相互间如此亲密的关系下共生。要是其中一方没有开启这段关系呢?……那时一切就很清晰了,即你必须追求科学研究,且一直追求下去。一个还在文理中学(Gymnasium)*念二年级的人就知道他未来将要学习医学,这在那时并不寻常。
    于是在1925年,19岁的阿斯伯格胸怀远大志向,离开了豪斯布伦小镇,前往维也纳大学进修医学。那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长着张有棱有角的脸,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一头浅色卷发梳向头顶,两侧的头发削得很短。居住在维也纳的阿斯伯格将会面临一个正在发生巨变的大都市,同时他也会深受其影响。奥地利在一战战败以后,这座城市成了一口大乱锅,充斥着社会巨变、政治冲突、经济灾难。阿斯伯格对儿童发展的研究正是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成型,他的故事开始于维也纳的转变。
    P17-20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