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精)
ISBN:9787521748666
作者:作者:(德)韩炳哲|责编:常莹丽|译者:关玉红
定价:¥58.0
出版社:中信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118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穿夏威夷衫的游客
文化为家
超文本和超文化
联网的爱欲
融合食物
杂交文化
文化的连字符化
比照的时代
文化的去光晕化
朝圣者与旅行者
窗口与单子
奥德拉岱克
超文化身份
文化间性、多元文化性和跨文化性
据为己有
论长期和平
友善的文化
超日志
漫游者
门槛
注释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精彩页/试读片段

    终于,我又在梦里成了朝圣者:其中的一切都是徒劳的,痛苦又令人警醒。早上醒来的时候,我想让这个冬天永远持续下去。
    ——彼得·汉德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将朝圣者树立为现代人的形象。鲍曼认为,现代性赋予朝圣者“极富前景的新转变”。作为朝圣者的现代人在荒漠般的世界中游荡,赋无形以有形,予片段以连贯,以碎片塑整体。现代朝圣是一种项目性生活(Leben-auf-Projekte-hin),它“定向、连续、坚定”。由于其项目性,朝圣者的世界须“有序、确定、可预测且可靠”,须是“一个永远留有脚印,以便保存和收藏过去旅程痕迹和记录的世界”。
    现代人真的是朝圣者吗?朝圣者的生存形式是否真的与现代性相符?在朝圣者历中不可或缺的是对这个世界保持陌生,朝圣者就是“陌生人”(peregrinus)。此处不太会成为他的家,他因而走在去往一个特殊的彼处的路上。恰恰是现代性克服了此处与彼处的不对称性,从而形成了朝圣的生存形式。不过,与其说去往彼处,不如说前行到更好的此处。荒漠、朝圣者的流浪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因为有走入歧途的可能。然而,现代性却以为自己走的是一条笔直的路。
    朝圣是前现代形象。因此,像海德格尔这样的再神学化思想家会使用朝圣这一前现代性形象。“迷途”是“存在”的一种形式。海德格尔的“在路上”具有朝圣的结构,他内心有一种对“终抵达”、对“家园”的渴望,这与那个在可见的、可达的此处面前自行隐匿的源始有关。海德格尔的《田间路》曾是一条朝圣之路。朝圣的特点也是“紧迫、黑暗绵延、等待光明”。朝圣之路“充满艰辛,虽越来越简单、纯粹、直通向前,却朝着一个进不去、到不了的地方”。恰恰是这种隐匿(Entzug)使“地方”再光晕化和再神学化。
    在某种程度上,初的旅行者仍有朝圣者的步态。他们前往的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反世界(Gegenwelt),一个原始的或自然的地方。他们曾想从此处逃往彼处。但他们已不再是外来者,既不是陌生人,也不是漫游者(拉丁语:viator)。他们在此处有房,有家。
    超文化性产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者。超文化旅行者去往的不是反世界,也不是彼处,实际上,他居住在此处与彼处成对称关系的空间里,他就在这儿,“内在空间就是他的家”。在景观的超空间里冲浪或浏览,与朝圣者以及浪漫主义的旅行者的行进方式都截然不同。在超文化空间中,彼处只是另一种此处,二者对称,不存在不对称的痛苦。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由于超文化旅行者并不追求终的抵达,他们所到之处都不是居处,不是特指的“此处”(Hier)。这里的“此处”应该首字母小写,即写成hier,或者划掉(Hier)。与海德格尔为了再光晕化、再神学化而打上叉的“存在”不同,直接划掉的Hier则是对存在进行的去光晕化和去神学化,使之丧失了光晕的深度。
    齐格蒙特·鲍曼虽然说过,对今天的旅行者来说,“越来越不清楚哪个造访的地方才是家,哪个地方只是落脚点”,但他仍然坚持“在家”的形象:“‘此处我来做客,彼处才是我家’的对比仍然像以前一样清晰,但要说彼处在哪里,则不容易。彼处逐渐被剥夺一切本质特征;它所蕴涵的家非想象所能及(任何想象出来的形象都会显得太具体、太局限),它是既定的,既定拥有一个家,但不是一个具体的建筑、街道、景观或社群……思乡是梦想着可以有所归属—至少不仅曾身处某处,亦要从那儿而来。……家在思乡中的价值恰恰在于其永远保持‘将来时’的态势,不失去魔力和诱惑力,就不会进入‘现在时’……”鲍曼的旅行者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旅行者,他假定了一个反世界。他仍然是朝圣者,正在去往故乡的路上,去往彼处,而这个彼处却进入了将来时。鲍曼虽然谈到思乡之情并不是“旅行者的一感受”,旅行者也“恐惧被束缚在家乡”,即“恐惧被束缚在一处”。 然而,他对另一种旅行者的形式—超文化旅行者的生存形式缺乏感知。与朝圣旅行者相比,超文化旅行者不了解此处和彼处的差异,因此不会生活在“一将来时”或“第二将来时”1中,他们完全生活在现在时中,或处于此在中。对鲍曼来说,旅行者仍然属于在对彼处的渴望与恐惧之间纠结的朝圣者,而超文化旅行者既没有渴望,也没有恐惧。
    P46-49自我的文化。它拥有很强的内在性,因此无法理解文化语汇缺乏内在性的混杂。也可以这样说:香料和气味的超文化混杂、叠增并不具有讽刺意味。到底还有没有一种讽刺的味觉?换言之,文化从最深层讲并不具有反讽性。
    罗蒂的反讽文化并没有理解当今世界的超文化状态。例如,对偶然性和脆弱性的意识,或许是反讽的特点,但反映不出多重的“超”体验。这也许是现代或后现代的意识,但不是超现代的意识。因概念根源而无法被反讽克服的消极性,并不存在于超文化中。超文化包含了一种反讽无法接纳的肯定。无尽无际(etwas Unendliches)是超文化的灵魂所在。
    鉴于今天生活方式和信念的多元化,“得体”(Takt)无疑格外重要。伽达默尔认为,在“我们不了解一般原则”[92] 的情况下,得体具有导向作用。“得体无法论证”,其功能在于“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为常规即康德的伦理法则的应用提供一种约束,这是理性无法做到的”[93]。虽然对特殊者(das Besondere)表现出忧虑,但得体并不是常规或理性的完全他者,而是常规的补充。它规范的是常规无法理解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得体赋予体系以可塑性和灵活性。尽管得体对特殊者有感觉,但它只在常规和同一(Identische)适用的背景下才发挥作用。
    礼貌也通过为相互展示自我提供空间,从而实现形式上的外在适应。这是一种交际技巧,确保人们不会对彼此出言不逊,或者发生口角冲突。然而,礼貌的开放程度很低,它常常被用来将与“他者”及其“他性”的接触降到最低。礼貌使他人保持距离。此外,它还受到文化代码的约束,在不同编码的文化相遇时,它的效力就会发生减损。
    宽容也显示出极低的开放性。对待他人或陌生者的态度只有容忍。获得宽容的,是与规范体系所产生期望的偏离。宽容对恒定的规则体系有稳定作用。对他者无规则的任意开放,既不宽容也不礼貌,同样也不是讽刺的基本特征。所以,它们都是不友善的。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宽容的主要是代表正常(das Normale)的多数,被宽容的则是与标准、规则偏离的少数。因此,宽容在本有和他者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线。被宽容的不是多数,而是被冠以低贱和下等之名的少数。这样一来,宽容就悄然巩固了现行统治体系。本有在所有参与者中起决定性作用。宽容之外,不会再与他者发生接触。宽容不具备那种不仅被动“容忍”非主流,也会主动肯定非主流、向非主流汲取、将非主流提升为本有内容的开放性。宽容将本有密封保存。像礼貌一样,它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概念。
    与礼貌相比,友善显得无拘无束。正是友善的这种无规性(Regellosigkeit),才使其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
    它以最小的关联性创造了最大的凝聚力。当共同视域瓦解成最多样化的同一性和表象时,友善创造了一种单独(singul?r)的参与、一个不连续的连续统(Kontinuum von Diskontinuit?ten)。在超文化的马赛克宇宙中,友善发挥着调解的作用,使不同者(das Verschiedene)并置的空间变得宜居。反讽和礼貌都不会产生切近。友善因为具有远远超出宽容的开放性而有能力实现窗口化,发挥打开和联结的作用。莱布尼茨的上帝帮助没有窗口的单子和谐共存,也许友善可以取代莱布尼茨的上帝,为单子打开一扇窗。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