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哲学365
ISBN:9787518439614
作者:作者:(韩)崔勋|责编:郭挚英|译者:张晴晴
定价:¥88.0
出版社:轻工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86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哲学365》无目录

精彩页/试读片段

    星期一  哲学始于惊讶
    从古至今人们都是出于惊讶而开始哲学思考,最初因眼前各种奇异现象而产生各种疑问,如月亮的变化、太阳和星星周围发生的现象、世界的产生等。因疑问而感到惊讶的人们认为自己是无知的。因此如果人们开始哲学思考是为了避免无知,那么显然这种追求认知的活动是为了知识而不是因为有用。下面的(历史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在生活的基本需要、便利性、闲暇性均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探索智慧。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古往今来,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期还是现在,学问(这里指的是“哲学”学问)都是始于“惊讶”。人们发现了好奇的事,为了摆脱无知,于是开始探究学问。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曾借苏格拉底之名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状态。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其他的开端。”
    如果计较它是否有用,将无法正常做学问。当前可能觉得没有什么用处,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会变得有用。
    “生活的基本需要、便利性、闲暇性均得到满足后”开始做学问,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在古希腊,正是因为背后有奴隶生产活动的支持,知识分子的治学活动才变为可能。在现代社会,国家提供了这种支持。所谓国家提供支持,指的是通过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所缴纳的税收来支持知识分子做学问。
    星期二  哲学的定义
    人们常说,关于哲学的定义就像哲学家的数量一样多。什么是哲学,这本身就是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
    虽然很难对哲学进行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先从它的词源来考量。哲学一词来自希腊语“philosophia”的翻译,意思是“爱智慧”。在柏拉图的《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说:
    在我看来斐德罗被称为智者并不合适,智者只适用于诸神。但称他为爱智慧的人或类似的名称则是合适的。
    《吕西斯篇》中提道:“智者,无论是神还是人,都不再爱智慧。”因此可以将哲学家视为尚无智慧但正在努力寻找智慧的人。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这种智慧。
    现在仍有许多哲学家赞同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但他们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赞同,反而更像是对热爱智慧萌生了一些新想法。根据词源进行定义具有局限性。假定2500年前的某个词的语义保留至今显然是不合理的。例如,虽然“成年人”一词的词源是“结婚”,但不能因为一个人没有结婚就说这个人不是“成年人”。
    定义一个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直接指出该词的相关实例。例如指着几名偶像说:“这是偶像。”想知道哲学是什么,可以直接指出哲学家所做的工作。本书中所列出的内容都属于哲学。
    星期三  苏格拉底
    西方哲学史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哲学家是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一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思想可以通过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或者色诺芬的作品来了解,但了解他最重要的资料是《柏拉图对话录》。虽然人们对于对话录中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一直存有争议,但是学界一般认为初期的对话录是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日常是在市井广场与雅典公民辩论。他的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据说苏格拉底也是石匠,因不务正业,经常被妻子赞西佩埋怨。赞西佩是西方历史上恶妻的代名词,考虑到苏格拉底的所作所为,赞西佩的恶妻之名确实相当委屈。色诺芬在《飨宴篇》中提到,安提西尼认为赞西佩是史上最难缠的女人,于是他问了苏格拉底一个很失礼的问题:“您为什么要跟那样的女人一起生活?”苏格拉底回答称,就像一个骑士如果能驯服最烈、最凶的马就能轻松驾驭其他马一样,“如果我连她都能够忍受,那么无论面对什么人,我都能轻松应对了”。
    辩论到理屈词穷的美诺曾对苏格拉底说过,“在我看来,你真像生活在海里的宽扁电鳐”,电鳐不仅用来比喻丑陋的外貌,也用来比喻唤醒对方的无知。苏格拉底常把自己比喻为牛虻。因为坚韧正直的品性以及批判性的探索精神,苏格拉底受到众多年轻人追随。也恰是因为这些反对现有秩序和信仰的言论,苏格拉底最后被送上了审判台,被判处死刑。
    P7-9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