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东北泥炭及其环境记录
ISBN:9787030717573
作者:作者:鲍锟山|责编:石珺//李静
定价:¥198.0
出版社:科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25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湿地概述
    1.1.1  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
    1.1.2  湿地的类型及分布概况
    1.1.3  中国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1.2  泥炭沉积与泥炭沼泽
    1.2.1  泥炭沉积
    1.2.2  泥炭沼泽
  1.3  环境变化的泥炭地质记录
    1.3.1  泥炭沼泽粉尘沉降记录
    1.3.2  泥炭沼泽环境污染记录
    1.3.3  泥炭沼泽碳累积与碳循环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科学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方法
    1.4.3  科学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长白山泥炭沼泽
    2.1.2  大兴安岭泥炭沼泽
    2.1.3  黑龙江凤凰山高山湿地和三江平原沼泽湿地
  2.2  野外采样
    2.2.1  长白山野外工作
    2.2.2  大兴安岭野外工作
    2.2.3  黑龙江凤凰山和三江平原沼泽
  2.3  室内实验
    2.3.1  泥炭基本理化参数测定
    2.3.2  泥炭年代指标测定
    2.3.3  泥炭化学元素测定
    2.3.4  泥炭粒度组成测定
    2.3.5  泥炭磁化率测定
    2.3.6  泥炭有机污染物测定
第3章  东北山地泥炭沼泽沉积
  3.1  泥炭沉积与泥炭沼泽定年
    3.1.1  泥炭沉积过程概述
    3.1.2  泥炭沉积地球化学行为
    3.1.3  泥炭沼泽定年
  3.2  210Pb和137Cs测试结果及年代
    3.2.1  长白山泥炭沼泽年代
    3.2.2  大兴安岭雨养泥炭年代
    3.2.3  黑龙江凤凰山泥炭年代
    3.2.4  黑龙江三江平原沼泽
  3.3  AMS14C测试结果及年代
    3.3.1  长白山哈尼泥炭沼泽
    3.3.2  三江平原淡水沼泽
  3.4  沉积速率及其变化
    3.4.1  长白山泥炭沼泽
    3.4.2  大兴安岭雨养泥炭
    3.4.3  黑龙江凤凰山泥炭
    3.4.4  黑龙江三江平原泥炭
第4章  泥炭记录的尘暴演化
  4.1  长白山泥炭沼泽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1.1  泥炭磁化率随深度变化的分布特征
    4.1.2  泥炭磁化率表聚性特征的环境意义
  4.2  长白山大牛沟泥炭粒度特征及其尘暴指示意义
    4.2.1  粒度分布与频率累积曲线
    4.2.2  粒度参数分析
    4.2.3  粒度特征对大气尘降的指示意义
  4.3  长白山哈尼泥炭沼泽记录的尘暴演化历史
    4.3.1  泥炭沼泽的营养状态和主要地球化学特征
    4.3.2  灰分粒度、矿物组分、元素含量和粉尘通量
    4.3.3  哈尼泥炭中粉尘初步来源判别
    4.3.4  哈尼泥炭中粉尘记录的古气候变化
  4.4  凤凰山泥炭沼泽记录的尘暴演化历史
    4.4.1  泥炭物理和化学参数
    4.4.2  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含量
    4.4.3  东亚冬季季风对沙尘沉积的影响
  4.5  大兴安岭泥炭沼泽记录的尘暴演化历史
    4.5.1  泥炭剖面基本特征
    4.5.2  磁化率和粒度特征
    4.5.3  元素浓度和富集因子分析
    4.5.4  大气尘降通量和变化特征
第5章  泥炭记录的环境污染
  5.1  长白山泥炭沼泽记录的大气金属沉降历史
    5.1.1  长白山泥炭理化性质及营养状况
    5.1.2  过去150年中的金属污染历史
    5.1.3  海拔对泥炭元素分布的影响
  5.2  凤凰山泥炭记录中Pb污染历史及来源分析
    5.2.1  凤凰山泥炭中地壳元素的深度分布
    5.2.2  凤凰山泥炭中Pb元素的来源分析
    5.2.3  凤凰山地区人为Pb污染历史
  5.3  大兴安岭泥炭沼泽记录的Pb污染历史
    5.3.1  近代大气210Pb输入通量
    5.3.2  Pb浓度变化及Pb输入速率
  5.4  大兴安岭泥炭沼泽记录的Hg污染历史
    5.4.1  泥炭基本理化性质及营养特征
    5.4.2  泥炭分解对Hg富集的影响
    5.4.3  人为Hg污染的变化特征
    5.4.4  全球Hg的累积速率比较
  5.5  大兴安岭泥炭记录的痕量元素污染历史
    5.5.1  污染元素浓度与质量控制
    5.5.2  污染元素浓度剖面变化
    5.5.3  污染元素累积速率
    5.5.4  污染元素的富集因子变化
  5.6  大兴安岭泥炭记录的PAHs和PCBs污染
    5.6.1  多环芳烃(PAHs)污染历史
    5.6.2  多氯联苯(PCBs)污染历史
第6章  泥炭沼泽碳累积及其变化
  6.1  长白山泥炭沼泽近现代碳累积
    6.1.1  含水量、干容重、灰分及有机碳
    6.1.2  近现代碳累积速率
    6.1.3  长白山泥炭沼泽近200年碳累积
  6.2  大兴安岭泥炭沼泽近现代碳累积研究
    6.2.1  泥炭剖面有机碳含量及变化
    6.2.2  近现代碳累积速率
  6.3  三江平原淡水沼泽碳累积研究
    6.3.1  数据收集及样品测试
    6.3.2  长期碳累积速率
    6.3.3  近现代碳累积速率
    6.3.4  三江平原碳储量估算
    6.3.5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第7章  东北泥炭沼泽环境变化记录的比较研究
  7.1  长白山与大兴安岭泥炭降尘记录对比
    7.1.1  磁化率
    7.1.2  灰分粒度
    7.1.3  泥炭地壳元素
    7.1.4  大气土壤尘降通量
  7.2  东北地区重金属污染的泥炭记录对比
    7.2.1  大气铅沉降的泥炭记录
    7.2.2  稳定铅同位素
    7.2.3  大气汞沉降的泥炭记录
    7.2.4  其他金属与类金属
    7.2.5  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7.3  东北泥炭沼泽碳累积速率对比
    7.3.1  不同地区近现代碳累积速率比较
    7.3.2  不同时间尺度的碳累积速率比较
    7.3.3  气候变化对泥炭沼泽碳累积的影响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东北泥炭沼泽沉积年代及特征
    8.1.2  泥炭沼泽记录的近200年尘暴演化历史
    8.1.3  泥炭沼泽记录的近200年区域环境污染历史
    8.1.4  泥炭沼泽碳累积研究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