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性实验模块
第一部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实验二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三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四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五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实验六 磷酸盐对碱性磷酸酶的抑制作用
实验七 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实验八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析
实验九 血糖含量测定(Folin-吴宪氏法)
实验十 运动对尿中乳酸含量的影响
实验十一 饥饿、饱食对动物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实验十二 血清胆固醇含量测定(氧化一过氧化物酶一终点法)
实验十三 肝脏中酮体生成作用
实验十四 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五 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测定
实验十六 血清谷一丙转氨酶(SGPT)活性测定
实验十七 尿酸含量测定
实验十八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乙酰丙酮显色法)
实验十九 血液尿素氮的测定
实验二十 血清钙测定
实验二十一 血清无机磷测定
实验二十二 组织RNA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二十三 组织DNA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二十四 质粒DNA的提取与酶切
实验二十五 PCR技术扩增GAPDH基因
实验二十六 血清苯丙氨酸含量测定
第二部分 医学免疫学实验
实验一 直接凝集反应
实验二 试管凝集反应
实验三 ABO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实验四 补体介导的溶血反应
实验五 环状沉淀试验
实验六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实验七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实验八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实验九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表皮葡萄球菌吞噬试验)
实验十 免疫酶技术——间接EusA检测兔抗sRBC抗体
实验十一 金免疫标记技术——斑点免疫层析试验
第三部分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实验的目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实验二 细菌基本形态、基本结构观察
实验三 细菌不染色标本观察法
实验四 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及常用染色法
实验五 细菌的培养及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六 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查
实验七 细菌分布及人体细菌的检查
实验八 消毒与灭菌方法
实验九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性检测
实验十 细菌的遗传变异检测
实验十一 化脓性球菌的检测
实验十二 肠道杆菌的检测
实验十三 厌氧培养法及厌氧芽胞梭菌的检测
实验十四 分枝杆菌的培养及分离鉴定
实验十五 不发酵菌革兰阴性菌的检测
实验十六 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与衣原体的检测
实验十七 真菌的检测
实验十八 病毒形态观察与分离培养技术
实验十九 病毒的免疫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第四部分 医学遗传学实验
实验一 人类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二 人类Y染色质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三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四 人类染色体G显带标本的制备和核型分析
实验五 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六 人类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七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检测
实验八 人类基因组DNA提取
实验九 DNA分子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实验十 人类性状的群体调查和遗传学分析
实验十一 人类性状的群体遗传平衡检测
第二篇 综合性实验模块
实验一 RFLPs分析技术在检测FⅧ基因中的应用
实验二 脂多糖(LPS)对巨噬细胞LDH活性的影响
实验三 血清y-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实验四 免疫血清的制备及抗体的鉴定
实验五 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测定
实验六 I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建立及IL一4、IgE的测定
实验七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上皮的炎性作用
实验八 结核患者样本(痰液与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抗体与核酸检测
实验九 尿液中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实验十 AB0血型的表型和基因型检测技术
实验十一 苯丙酮尿症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第三篇 设计创新性实验模块
实验一 酵母蔗糖酶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实验二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测定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鉴定
实验三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胰岛素
实验四 炎症性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实验五 多糖类免疫调节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实验六 靶向人EGF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实验七 潍坊青萝卜抑制幽门螺杆菌增殖及其炎性作用的研究
实验八 自然环境中分枝杆菌噬菌体的分离与体外杀菌活性分析
实验九 大蒜素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实验十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产前诊断方法
实验十一 慢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分子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常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二 中英文对照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