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电路理论与实践(第2版全国普通高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基础规划教材)
ISBN:9787302475187
作者:编者:赵远东//吴大中|责编:梁颖//王芳
定价:¥65.0
出版社:清华大学
版次:第2版
印次:第7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56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篇  电路分析理论
  第1章  电路理论基础
    1.1  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
    1.4  电路的状态
    1.5  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
    1.6  独立电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电阻的形联结和△联结的等效变换
    2.4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5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6  输入电阻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1  电路图概念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回路电流法
    3.6  结点电压法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5  特勒根定理
    4.6  互易定理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5章  相量法基础
    5.1  正弦量的三要素
    5.2  相位差
    5.3  有效值
    5.4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5  正弦量的相量
    5.6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
    5.7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感
    5.8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容
    5.9  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6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6.1  阻抗与导纳的定义
    6.2  阻抗与导纳的性质
    6.3  复阻抗的串、并联
    6.4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6.5  正弦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
    6.6  关于基本元件的功率与能量特性
    6.7  复功率
    6.8  最大功率传输
    6.9  关于功率因数及负载功率因数的提高
    6.10  正弦电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与计算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7章  互感与谐振
    7.1  互感与互感电压
    7.2  具有互感的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
    7.3  空心变压器
    7.4  理想变压器
    7.5  串联电路的谐振
    7.6  并联电路的谐振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8章  三相电路
    8.1  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
    8.2  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8.3  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8.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8.5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9章  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9.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9.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0章  二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0.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0.2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10.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0.4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1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1.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1.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11.3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1.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2章  线性电路的拉普拉斯分析
    12.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2.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2.3  拉普拉斯反变换
    12.4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模型
    12.5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3章  二端口网络
    13.1  二端口网络
    13.2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13.3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13.4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
    13.5  二端口的连接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4章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14.1  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14.2  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分析
    14.3  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动态电路分析
    14.4  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4.5  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拉普拉斯分析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二篇  电路分析实验
  第15章  Multisim仿真实验
    15.1  Multisim特点
    15.2  Multisim 2001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15.3  仿真实验内容及要求
  第16章  Multisim仿真应用实例
    16.1  电阻电路仿真
    16.2  运算放大电路
    16.3  直流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16.4  交流电路分析
    16.5  三相电路
    16.6  二端口电路设计
  第17章  Multisim仿真训练
    17.1  戴维宁和诺顿等效电路
    17.2  受控源电路
    17.3  回路电流法
    17.4  运算放大电路
    17.5  RLC串联谐振电路
  第18章  Multisim窗口界面及常用的虚拟仪器使用说明
    18.1  Multisim窗口界面
    18.2  常用的虚拟仪器使用说明
  第19章  电路操作台实验
    19.1  基本元件特性的测绘
    19.2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9.3  电源等效变换的验证
    19.4  叠加原理的验证
    19.5  戴维宁定理的验证
    19.6  诺顿定理的验证设计
    19.7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9.8  直流双口网络测试
第三篇  电路分析实战
  第20章  电路期中模拟试卷
  第21章  电路期末模拟试卷
附录  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