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催化剂设计与制备基础(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系列教材)
ISBN:9787563671205
作者:编者:吴志杰//范煜//葛少辉|责编:岳为超//张晓帆
定价:¥66.0
出版社:石油大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41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催化剂设计基础
  1.1  概述
    1.1.1  催化剂设计发展概述
    1.1.2  催化剂设计的一般程序
    1.1.3  关于能源化工领域典型工业催化剂设计的思考
  1.2  催化作用基本概念与催化剂设计
    1.2.1  催化作用定义与催化剂设计
    1.2.2  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设计
    1.2.3  催化剂选择性与催化剂设计
    1.2.4  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与催化剂设计
  1.3  催化剂研发案例分析
  1.4  关于催化剂设计的两个规则
    1.4.1  Woodward-Hoffmann规则
    1.4.2  Sabatier规则(线性自由能关系)
第2章  典型固体催化剂的宏观设计
  2.1  酸碱催化剂
    2.1.1  一些常见的固体酸碱催化反应规律
    2.1.2  控制表面酸碱性的方法
    2.1.3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控制合成
  2.2  金属催化剂
    2.2.1  金属化学键理论的应用
    2.2.2  多位理论的应用
    2.2.3  一些金属催化反应规律的应用
    2.2.4  溢流效应的应用
    2.2.5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的应用
    2.2.6  合金化效应的应用
    2.2.7  催化剂助剂的选择
    2.2.8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2.3  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
    2.3.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2.3.2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第3章  无机合成化学基础
  3.1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应用
    3.1.1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3.1.2  耦合反应的应用
    3.1.3  自由能-温度图的应用
    3.1.4  自由能-氧化态图的应用
  3.2  电位-pH图的应用
第4章  水溶液化学基础
  4.1  水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4.1.1  水分子的分子轨道
    4.1.2  水分子的极性
  4.2  金属水合离子的结构
    4.2.1  金属盐在水中的溶解
    4.2.2  金属水合离子的稳定性
    4.2.3  金属水合离子的水解
    4.2.4  金属水合离子的配体交换
  4.3  金属水合离子的缩合
    4.3.1  缩合反应
    4.3.2  二价金属阳离子的缩合
    4.3.3  三价金属阳离子的缩合
    4.3.4  四价金属阳离子的缩合
    4.3.5  Si(IV)离子和Al(III)离子的缩合
    4.3.6  复合价态阳离子的缩合
    4.3.7  五价金属阳离子的缩合
    4.3.8  六价金属阳离子的缩合
  4.4  水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络合反应
    4.4.1  水溶液中的络合反应
    4.4.2  发生金属离子水解反应时的阴离子络合
第5章  晶体生长基础
  5.1  晶体成核和生长过程的热力学原理
    5.1.1  自由能与晶体生长驱动力
    5.1.2  化学位及其平衡条件
    5.1.3  界面与界面能的作用
  5.2  晶体生长过程的成核原理
    5.2.1  均质成核理论
    5.2.2  异质成核理论
    5.2.3  电化学成核理论
    5.2.4  超临界液体结晶过程中的成核理论
    5.2.5  成核过程的诱导期
    5.2.6  成核过程对沉淀产物结构的影响
    5.2.7  成核过程的控制
  5.3  晶体生长的过程
    5.3.1  结晶界面的微观结构
    5.3.2  结晶界面的原子迁移过程与生长速率
    5.3.3  波相中粒子生长过程
第6章  氧化物界面化学基础
  6.1  氧化物表面性质
    6.1.1  自发单层分散理论
    6.1.2  氧化物的等电点
  6.2  溶液中氧化物的界面化学
    6.2.1  氧化物表面离子模型
    6.2.2  氧化物载体吸附金属离子的行为
    6.2.3  氧化物表面吸附金属离子的缩合反应
  6.3  界面化学在化学镀法制备负载型Ni-B催化剂中的应用
    6.3.1  化学镀过程中新镍核生成模型的建立
    6.3.2  化学镀Ni-B过程中新镍核生成模型的确认
第7章  非负载型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合成
  7.1  沉淀法
    7.1.1  沉淀过程中的化学行为
    7.1.2  沉淀的生成过程
    7.1.3  影响沉淀的因素
    7.1.4  沉淀的后处理
    7.1.5  均匀沉淀法
  7.2  溶胶-凝胶法
    7.2.1  溶胶
    7.2.2  凝胶
    7.2.3  胶凝作用与胶溶作用
    7.2.4  溶胶-凝胶法的化学反应
    7.2.5  老化、洗涤和干燥
    7.2.6  溶胶-凝胶法在合成氧化物催化材料中的应用
  7.3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7.3.1  水热(溶剂热)合成简介
    7.3.2  水热合成沸石
    7.3.3  水热合成沸石的影响因素
    7.3.4  磷铝沸石合成
    7.3.5  干胶法/无水合成沸石
    7.3.6  非水溶剂合成沸石
    7.3.7  离子热合成沸石
    7.3.8  转晶合成沸石
    7.3.9  多级结构沸石合成
    7.3.10  沸石的二次合成
    7.3.11  沸石合成的结晶理论
    7.3.12  有序介孔材料合成
  7.4  微乳法
    7.4.1  微乳法简介
    7.4.2  微反应器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
  7.5  氢氧火焰水解法
  7.6  熔融法
    7.6.1  骨架镍(Raney Ni)催化剂
    7.6.2  熔铁催化剂
  7.7  熔盐法
  7.8  液相化学还原法
第8章  负载型催化剂的合成
  8.1  静电吸附法
    8.1.1  强静电吸附法
    8.1.2  平衡沉积过滤(静电吸附 + 表面配位化合物生成)法
    8.1.3  离子交换法
    8.1.4  沉积-沉淀法
  8.2  浸渍法
    8.2.1  浸渍法简介
    8.2.2  浸渍的物理模型
    8.2.3  浸渍后的干燥
    8.2.4  浸渍过程中的化学过程
    8.2.5  浸渍工艺
    8.2.6  MoO?/Al?O?催化剂的浸渍和干燥
  8.3  原子层沉积法
  8.4  接枝法
  8.5  等离子体辅助合成
第9章  催化剂的活化
  9.1  催化剂的干燥
    9.1.1  干燥的基本原理
    9.1.2  干燥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9.2  催化剂的焙烧
    9.2.1  焙烧的基本原理
    9.2.2  凝胶的焙烧
    9.2.3  混合型催化剂(载体)的焙烧
    9.2.4  负载型催化剂的焙烧
    9.2.5  焙烧条件的选择
  9.3  催化剂的还原
    9.3.1  还原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9.3.2  影响还原的主要因素
第10章  清洁汽油加氢催化剂案例分析
  10.1  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体系
  10.2  烯烃双支链加氢异构SAPO-11分子筛催化剂
  10.3  耦合超深度脱硫与烯烃高辛烷值转化的组合工艺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