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静谧之心(精)
ISBN:9787510888311
作者:作者:(印)克里希那穆提|责编:李文君|译者:邵金荣
定价:¥58.0
出版社:九州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31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部分  心灵的革命是唯一的出路
  一、在印度讲谈
    冥想是完全置身世外
    冥想是思想的空无
    冥想没有源起,因此也没有终点
    冥想一开始,观察者就消失了
    冥想的头脑包含了所有种类的寂静
    如果刻意冥想,进入的就不是冥想
    “无我”状态并不是与现实分离
    冥想需要最高形式的克己自律
    冥想是彻底无为
    终止所有的评价和道德观,才可能认清事实真相
    在灵光一现的顿悟瞬间,思想戛然而止
    真正的自由是认清事物的本质
    冥想是心灵之光,是绽放的爱
    只有在了无牵挂中,才能找到绝对的自由
    不要遵从任何既定的方式,也不要遵随宗教导师
  二、在加利福尼亚讲谈
    真理不是思想的产物
    冥想只会在你毫无察觉间降临
    冥想是活在当下的纯真
    每次冥想都会有全新的感受
    察觉让思想和身体不陷入分离与冲突
  三、在欧洲讲谈
    冥想是在专注状态下的一种运动
    纯真和博大是冥想之花
    思想和时间只会产生界分和破碎
    了解自我才能走出迷津
    为了爱的降临,人类必须停止思想
    冥想是对过去的终结
    冥想总是新的,不着过去的痕迹
    冥想意味着汇集全部能量
    冥想是让头脑摆脱所有假象
    冥想不是回忆
    在寂静之光里,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冥想是从时间中解脱
    思想或善举不会产生爱
    冥想是极乐的觉醒
    头脑如被唤醒,智慧之灯就会点亮
    智慧就是认识现状
    爱是一切的源起
    冥想与生命不可分割
    直面事实真相就是诚实
    心灵的革命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部分  改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觉察到底是什么?
  是否存在神?
  依赖滋生恐惧
  怎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关系是一面镜子
  因循传统只会制造更多的冲突
  从已知中解脱就是真正的宗教生活
  认识整体就是认识生活的全部
  只有在自由和关注里,美德之花才会绽放
  如何看待自杀?
  我们需要不被曲解和压制的行为准则
  如何解决“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
  不必刻意追寻
  我们可否自由地组织自己的生活?
  什么是爱和性的真谛?
  感知源自思想沉静
  当自性之灯点亮,痛苦就会消失
  心灵与头脑的分离制造了诸多问题
  生活中“无我”就是爱,就是美
  依赖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你无所畏惧,还会去信仰什么吗?
  梦境是思想的表现
  沉静的头脑拥有可以消解过去的能量
  怎样摆脱制约,获得自由?
  幸福不是一种目的
  学习知识与学会认识自我完全不同
  表达自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没有冲突的生活
  激情之美存在于专注之中
  “自我”一消失,领悟之光即会到来
  消除个人与集体的界分,美德、智慧和爱才会现身
  冥想是能量的本质
  终止思想,头脑即能沉静
  做个全新的你

精彩页/试读片段

    冥想是完全置身世外
    冥想不是逃离这个世界,也不是离群索居的自我封闭。冥想是试图理解世界及其运行方式,意在探求除了衣食住行和悲欢离合外,这个世界还能给予我们些什么。
    冥想是要超越这个世界,完全置身世外。这样,世界才有意义,天地之美方能恒存;然后,爱情才不是寻欢作乐,做事才不是为了摆脱压力、解决冲突或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沽名钓誉。
    从这个房间俯视可见一座公园,下面三四十英尺处流淌着一条宽广的河流,对某些人而言,这条河无比神圣,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不过是苍穹下和晨曦中绵延向前的一道美丽风景。从这个房间,总能望见河对岸的小村落、堤岸边成排的树木和新栽种的冬小麦。从这个房间,还可以看见晨星闪烁,太阳悄悄爬过树梢;河水浸染成金光闪耀的小路。
    夜幕降临,房间里十分昏暗,透过宽大的窗子,南面无边无际的夜空毕现眼前。曾经有个晚上,随着一阵扑棱棱的翅膀扇动声,一只鸟儿飞落进了房间。打开灯,下了床,我看见了正躲藏在床下的“客人”。那是一只猫头鹰,身高大约一点五英尺。它瞪大圆溜溜的双眼,长着骇人的鸟喙。我们彼此注视着,相距不过几英尺。显然,灯光和近在咫尺的人类惊到了它。好一段时间,我们目不转睛地对视着,但猫头鹰一点儿都没有勾身缩背,失却那慑人的威严。看着它的利爪,轻薄、柔软的羽毛和紧贴身体两侧的翅膀,我不禁有种想碰触和轻抚它的冲动。显然,这事儿它可不会答应。我关上灯,寂静登时笼罩整个房间。一会儿,翅膀拍打声又在耳边响起,空气仿若风一般从脸上拂过,猫头鹰疾速地从窗子飞了出去,再也未回。
    这是一座沧桑的古寺。据传已有约三千年的历史,当然,也可能某些人夸大其词了,但修建古寺的年代确实久远。这曾是一座佛教寺庙。大约七百年前开始宣传印度教,原来供奉佛像处也被换成了印度教徒膜拜的塑像。寺庙里光线黯淡,给人的感觉很怪异,大厅里廊柱挺立,长廊两侧的雕刻精美,空气中混合着蝙蝠和燃香的味道。
    刚沐浴净身的教徒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座寺庙。他们双手合十,绕廊前行,每经过一座身披闪亮丝绸的雕像都匍匐敬拜。寺庙最深处的神龛前,一位僧人口中念念有词,听着他用梵语清晰地诵经真是一种享受。这位大师举止从容,四周围坐着孩子、老妇和年轻男子,诵经声从寺庙深处自然、优雅地飘出。信徒们脱掉了西式衣裤,身披缠腰布,双手合十,双肩裸露,虔诚地在那儿站立。
    拾级而下,可径直来到一个水汽充盈的池塘——圣水池——雕饰的岩柱环绕四周。离开甚嚣尘上的俗世,抛开明媚、耀眼的阳光,人们来到这座遮阴蔽日、幽暗宁静的寺庙。这里没有蜡烛,不见人们四处跪坐,只有围着圣龛敬拜的信徒,他们翕动着嘴唇在默默地祈祷。
    那日午后一位瘦高的中年男子来拜见我们。他自称是吠檀多的信奉者,英语流畅(因为大学是用英语接受的教育),才智非凡。作为身经百战的律师,他收入丰厚,看起来很博学,对西方神学也较有研究,言行举止中带着律师特有的气质。他用锐利的眼神打量着我,面色中带着揣测、评判,稍显焦虑。
    他说:“我听过您的演讲,感觉您所倡导的与吠檀多教义并无二致,可以说就是对这种古老传统的继承发扬。”我们问他吠檀多意味着什么。他答道:“先生,我们假定只是婆罗门创造了世界及世界的幻象,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宇宙之魂’,其实是属于那个婆罗门的。人必须从每日纷乱的意识中觉醒,看破红尘,就好比总要从梦中醒来一样。与做梦人自己创作了梦境的全过程是一个道理,整个大干世界和芸芸众生也是个人主观臆造的。先生,您没这么说,但肯定是这个意思,因为您生于这个国家(印度),尽管大半生游学海外,但仍属于这个古老的文化。不论喜欢与否,您终究是印度人,有着印度人特有的思维。无论从您的手势,还是讲话时如雕像般的沉稳来看,您都是我们印度古老文化的传承者。您的教诲当然也是我们祖辈从远古时就延续下来的。”
    P3-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