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教育的转型研究
ISBN:9787520373029
作者:作者:徐湘荷|责编:王琪
定价:¥88.0
出版社:中国社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1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风起云涌的环境教育运动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产生背景
    一  生态恶化问题的凸显
    二  工业社会中人的精神的迷失
  第二节  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环境教育的始基
    二  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工业文明视域下浅层环境教育的贡献、特点及其局限
  第一节  工业文明视域下浅层环境教育的贡献
    一  框架结构的演变:越来越被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统领
    二  内容的演变:和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次)逐渐增加
    三  呈现方式的演变: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节  工业文明视域下浅层环境教育的特征及局限
    一  浅层环境教育的特征
    二  浅层环境教育的局限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深层环境教育对工业化理论预设的批判
    一  机械论的世界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二  科技理性至上观
    三  视个人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观
    四  消费至上的幸福观
    五  反传统的传统观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的理论假设
    一  世界观:从机械论到有机论,从人类中心论到共生论
    二  知识观:从客观到情境,否定理性知识的优位性
    三  人性观:从社会性到生态性
    四  社会观:从个人主义到共生的生态网络
    五  意义感:从物质的累积到个人的成熟和对社区生活的参与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整体、双向、三位一体”深层环境教育模式(上)——形上反思
  第一节  以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视角来反思当前的学校教育
    一  技术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区分
    二  以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视角反思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
  第二节  深层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态人”
    一  工业文明视域下学校教育培养的“经济人”批判
    二  深层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态人”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  共生取向
    二  可持续发展取向
    三  健康消费取向
    四  幸福取向
    五  多样化取向
    六  本土化取向
  第四节  深层环境教育的教育研究
    一  环境教育研究的冲突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二  环境教育研究的多元化阶段(21世纪以后)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整体、双向、三位一体”深层环境教育模式(下)——形下构建
  第一节  学校环境教育
    一  理念:环境问题的根源何在
    二  方法论:实证性、批判性和形式性的方法论
    三  教学方式:本土化的专题课程和户外生活相结合
  第二节  家庭教育
    一  树立家庭生态保护意识
    二  践行“5R”家庭绿色生活方式
  第三节  社区教育
    一  积极宣传,发挥社区环境教育的教化功能
    二  广泛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结语  特点及尚未解决的难题
    一  生态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的特点
    二  尚未解决的难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