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民国篇
第一章 中国流行音乐之起源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是中国流行音乐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上海工商业发展催生中国流行音乐产生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 催生中国流行音乐的文化环境
一、西方音乐文化是中国流行音乐产生的源泉
二、租界的音乐生活与近代中国音乐人才的培育
三、完备的媒介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推动力
第三节 学堂乐歌成为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启蒙
一、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
二、“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贡献突出
三、曾志忞提出学堂乐歌创作原则
四、李叔同对学堂乐歌发展的推进
五、学堂乐歌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点
六、学堂乐歌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中国流行音乐之发展
第一节 黎锦晖的“平民音乐”
一、黎锦晖的家庭出身及其早期经历
二、继承学堂乐歌思想内容
三、坚定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信念
第二节 黎锦晖创办的歌舞剧社团
一、中华歌舞团
二、明月歌舞团
三、联华歌舞班
四、明月歌舞剧社
五、明月歌剧社
第三节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
一、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
二、黎锦晖创作的时代曲及其社会反响
三、来自聂耳等人的批判之声
四、黎锦晖的爱国歌曲
五、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贡献
第四节 女性艺人登上历史舞台
一、黎明晖:中国歌坛第一位流行歌星
二、徐来:东方标准美人
三、黎莉莉:中国电影第一位女青春偶像
四、王人美:从《渔光曲》步入新里程
五、黎明健:从事歌舞和电影表演
六、张帆:“小白虹”满场飞
七、薛玲仙:昙花一现的歌影红星
八、严斐:“小蘑菇”也有春天
第五节 许如辉与中国早期流行歌曲
一、创办国内第一家爵士乐团
二、与任光、聂耳缔结厚谊
三、成为明星公司音乐专家
四、平民作曲家作品散发人性光辉
五、从民族音乐跨入流行音乐
第六节 抗战时期的左翼音乐运动
一、左翼音乐运动的历史价值
二、胡蝶首演左翼电影高唱抗战歌曲
三、歌曲《渔光曲》随电影唱响莫斯科
四、任光:“民族的号手”
五、安娥:“红色女郎”谱写抗战歌曲
六、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时代最强音
七、聂耳:革命音乐先驱谱写不朽旋律
八、贺绿汀对电影音乐的贡献
九、“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抗战歌曲
第三章 中国流行音乐之崛起
当代篇
第四章 中国流行音乐之改造
第五章 中国流行音乐之承继
第六章 中国流行音乐之繁荣
第七章 中国流行音乐之飞跃
参考文献
后记 万千热爱,初心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