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野外笔记(精)
ISBN:9787550124905
作者:作者:(美)迈克尔·坎菲尔德|译者:杜伟华
定价:¥98.0
出版社:南方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246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前言
简介
1 观察之趣
2 开启宝藏
3 给名录一个半喝彩
4 对真相的反思
5 为几代研究者架起纽带
6 言语及处与未尽之意
7 旁观者之眼
8 为什么画素描?
9 植物学野外笔记的演变与命运
10 厌恶铅笔者的笔记
11 致未来的信
12 为什么记野外笔记?
感谢
附录:注解

精彩页/试读片段

    除了科学笔记,我还另外记个人日志。那是一种日常记录,包括我的印象、想法、关注的事情和抱怨。我在其中描述家人所做的事和我自己的活动、对他人的品评,讲述科学笔记之外的其他事情。在日志中我还可以表达情感——发现的喜悦、日落时分的长颈鹿之美、观察另一个物种的丰富生活所带来的深层快乐。这些笔记有助于以后的通俗写作,它们能引发读者与动物之间的共鸣。
    在这样的技术年代不用速记记笔记,这看起来有些落伍。我不用录音机做记录,而且我刚开始野外工作时笔记本电脑尚未发明出来。机器很容易丢失数据;艰苦条件下还需要对机器进行保养;携带麻烦;容易招贼。但有新技术可用时我还是乐于采用的,如GPs和无线电遥测,当然前提是能更容易地获取数据,我认为所有的机器都是工具而已。我的重点是为某个物种提供一部写下来的历史、一部传记,为此我必须走近动物。盯着电脑屏幕、在地面上飞过和借助卫星在地图上绘制位置,这些能增加如山的可用信息,却带不来与动物共处的快乐、知识和体验,就像人们说的,那需要把靴子弄得脏乎乎的。康拉德·洛伦茨(Konmd Lorenz)几年前对“指导描述”动物行为的“时髦谬论”慨叹不已。幸运的是,我的大部分野外生涯都是与动物直接接触,而且深得其乐——观察、聆听和书写。
    通过这些近距离的接触,我增进了对雪豹、美洲豹和其他隐秘生物的了解。有时,我使这些动物平静下来,用手触摸它们,为它们挂标签、戴无线电项圈。但我清楚,这种对它们复杂生活的干扰可能为它们带来情感上和生理上的伤害,甚至会因为陷阱或麻药的粗心大意而杀死它们。鉴于我对动物个体的尊重和对它们幸福安宁肩负的责任,我非常不情愿捕捉动物。相反,更多的时候,我发现做一个耐心、坚持不懈的观察者所学到的东西更令人惊讶。
    所有的项目中都存在着收集定量数据的压力,这样才能确保资金支持、提高个人的科学资历。为了以严谨的方式采集这些信息,在任何行为研究中你都需要能够识别动物的个体,如果可能的话。伤疤、皮毛的花纹以及其他细微变量,凭借其中的一点或是综合各种因素有助于这种识别。我可以通过老虎面部独特的条纹轻而易举地辨别出它们。如果某个物种是群居的,那么个体间的对比可能会更容易。例如,山地大猩猩有着彼此不同的鼻子形状和皱纹模样,凭这两点,我认识、可以叫出名字的大猩猩超过100只。这种识别会将项目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个体一旦相识之后,你会热切地追随它们的生活,而且它们能提供有关其社会的详细信息,如果不熟识,这些信息就会隐而不见。如果一个人熟悉所研究的个体动物,那么其野外笔记中的观察就融入了个人情感,而观察者的感情移入会超越枯燥的事实,从而提升他的直觉和洞察力。
    毕竟,每个动物都是有着自己历史的个体,其行为受朋友与敌人、亲属与邻居的影响。因为我们无法采访研究对象,所以只能从现在的情况推断过去,并同时清楚这样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理想的情况是,一项研究至少应与动物的寿命相齐一狮子是15~20年,大猩猩是30~40年。而我对这两个物种的研究分别只有简单的2~3年,而其他人的项目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诸如我辈的先驱开拓中,一个人会非常无差别地捕捉所有信息,只要是容易观察到的就记人笔记,如食物习性和每日路线。先前对其他动物的研究能提供些指导,但每个物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需要新鲜的视角,熟悉新个体和明白其独特行为的含义。科学上的概念一直在演变,新问题不断凸显出来,于是在前辈身后涌现出更广泛的研究。将我写的《山地大猩猩》(The Mountain Gorilla,1963)和亚历山大·哈考特(Alexander Harcomt)与凯利·斯图尔特(Kelly Stewart)合著的《大猩猩社会》(Gorilla Society,2007)比较一下,就会注意到后者在手段和细节方面与前者的巨大差异。我的工作一直倾向于对知之甚少的神秘物种进行研究。这是个性使然,但发现、记录这些物种的某些兴趣也受到了早期动物行为学家的工作的启发。
    P4-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