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从博物的观点看(精)/科学人文书系
ISBN:9787543969704
作者:作者:刘华杰
定价:¥30.0
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献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188页
商品详情
目录

1 从博物的观点看
2 伏地魔之子论纯科学推进的速度
3 知识要用力量来衡量吗
4 平和推介中国
5 博物新时代
6 杂草正合我心意
7 纳博科夫的蝴蝶
8 休闲与博物
9 缪尔书中的植物名
10 博物学文化
11 为复兴博物学做有特色的努力
1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3 我博物,我存在
14 博物:传统、建构与反本质主义
15 推出“新博物学丛书”的用意
16 在中国“诺奖”可遇不可求
17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18 坚持传统的阿米什人
19 比“指鹿为马”要好
20 圣殿骑士与第三极
21 慢慢来
22 “技术成本非对称”原理
23 田松不开玩笑
24 不能先验地做出判断
25 理发师与转基因专家
26 转基因,该听谁的
27 分形织构假设

精彩页/试读片段

    1.从博物的观点看
    科学哲学家蒯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出版过一部文集《从逻辑的观点看》,给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受其启发,从博物的观点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与现代主流世界观、价值观不同,博物学的做法、想法是另类的。但正因为它是非主流的,它的视角和结论才不是人们习惯了的,对于哲学思考可能更有启示。
    人生在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什么角度来分析、用什么价值观来衡量此起彼伏、恩怨情仇呢?
    人与他物构成一级又一级更大的系统。如何看待个体与群体、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斗争与共生,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人类的历史被描述成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笼统讲,这些都似乎很合理。但是工业革命以来,得益于技术的快速变革,人类的发展在自然演化进程中变得特别突出。人类属于大自然,人的演化本来与大自然的演化是匹配的,但是最近几百年,特别是近一百年来,两种演化步调不一致,人类技术的演化速度(简称H)远远超过大自然背景系统的演化速度(简称N)。以人为参照系,大自然的演化表现为慢;以大自然为参照系,人类技术的演化表现为快。一快一慢在一段时间内还可以勉强兼容,建立在慢基础上的快还可以变得更快。但是从长远看,冲突不可避免,事实上现在已经表现出来,环境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远古时期,以至于过去相当长的历史中,人与自然也是有诸多矛盾的,按理说环境问题早就有了,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是为什么通常不把工业革命以前的若干矛盾称为环境问题呢?回答是,在过去,H近似等于N。近一百年来,H远远高于N,于是出现了整体与局部的全方位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不会短期内消除,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不适应必然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崩溃。那时会怎样?大自然肯定会受损,人类也会受损,谁的损失更大?肯定是人类自己。人类折腾大自然最终不过让大自然变形,却无法消灭大自然。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人类片面发展自己,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人将变成非人,或者自己退出历史舞台。
    人努力变成非人,在现在是被鼓励和被追捧的!
    人在欲望的牵引下,利用智力和物质,努力改变着自己。人造物机器人先是人体的简单延伸,接着便是人机不分,最后机器取代人。
    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出版时,人们对此过程还将信将疑。但到了2015年的今天,人们最多是半信半疑。再过100年,恐怕不得不同意、认命。
    就每个单项比,起初机器都是笨拙的,但是一批批工业机器人上线后,工作比人做得好N倍,人们对这类简单机器另眼相看。当“深蓝”能战胜世界上99%以上的人类国际象棋棋手时,人们不得不同意机器表现出了“一定的智能”。当传感系统、控制系统足够发达,自动驾驶汽车几乎可以上路时,人类引以为豪的“综合智能”也不得不让度一些于不如人的机器。
    论力量和耐力,有些机器超过了人;论容貌,有些机器超过了人,虽然关于机器人的美还有争议;论智力,机器的算计超过了多数人;论感知,基于人类肉体的感知系统在多方面输给了机器;论效率,在相当多工种上,人不是机器的对手。
    但在目前,无论列举多少,人类仍然可以自豪地讲:机器是人造的,在某些方面机器还不如人。这当然是事实,可是这事实的基础一天天地被侵蚀。
    P1-3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