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ISBN:9787548605485
作者:作者:(加)克雷格·柯伯格//马克·柯伯格|译者:顾大僖//王璐//陈洁
定价:¥38.0
出版社:学林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45页
商品详情
内容提要

    克雷格·柯伯格、马克·柯伯格编著的《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我们都是这个地球村的一分子,都对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负有责任。我们只要改变自己,就能对这个世界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不但有对这一理念的生动阐述,还有具体的行动指南和建议,鼓励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从我做起”,“完善自己,奉献自己”。书中除了克雷格和马克兄弟的亲身经历,还特别邀请了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约旦王后努尔、英国女人类学家珍·古道尔、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图图大主教等杰出人士,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从而使全书有着极强的可读性和巨大的说服力。

目录

第1章 克雷格的故事:“我只是个孩子!”
第2章 马克的故事:“你会留下怎样的财富?”
第3章 家和幸福的新概念
第4章 寻找答案
第5章 Me to We的理念
第6章 “我”的益处
第7章 “我们”的好处
第8章 感恩
第9章 同情心
第10章 幸福的新定义
第11章 创建社区工程
第12章 Me to We的旅途
第13章 加入行动的行列

前言

    18年前,12岁的克雷格走进7年级的教室,问老师可不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篇《多伦多星报》的文章,那是一篇关于12岁的巴基斯坦童工的报道。报纸读完后,教室里鸦雀无声。6个同学决定支持克雷格的建议,去做一些事来帮助他们的同龄人。12个7年级的孩子在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一个中学,成立了一个叫做“Free the Children”的课外小组,那是在1995年。
    Free the Children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青少年帮助青少年的国际公益组织,在世界45个发展中国家有援建项目。Free the Children的“认领村庄”计划,通过教育、干净水源、医疗、安全的农业食品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收入5个方面,帮助居民摆脱贫困的现状,形成良性循环。
    当马克怀揣着罗德奖学金并带着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学位走出校园的时候,收到诸多国际大公司和机构的邀请,但马克却下定决心,拒绝高薪要职,和弟弟克雷格一起,参与到青少年的素质发展事业里,对于吃了好几年学生餐和罐头食品的马克来说,这的确不容易,但是,马克还是坚持做到了。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关键。我们都有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要改变世界,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在这本书里,我们邀请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年来我们经历的感动和感悟。感谢我们的好朋友们,这些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们一起提笔,在这本书里写下了他们的故事。每一天,我们都会发现,一个真情的拥抱、一道信任的目光、一张鼓励的纸条所带来的温暖与激情,它们可以将幸福指数提高。你将会给“幸福”、“成功”、“财富”赋予新的含义。
    我们邀请你从这本书开始Me to We的旅程。
    当你合上本书最后一页的时候,也许你的生活目标和想法与原先相比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你也许不会因为获得一栋加勒比海岸边的大别墅而欣喜若狂,因为你发现你在精神上已经拥有了一片大海;每天早晨醒来,你都会坚定地相信,你所做的一切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克雷格·柯伯格
    马克·柯伯格
    2013.7

精彩页/试读片段

    我的南亚之行的第一站是孟加拉国的达卡。我们被带到那里最大的一个贫民窟,那是个设置在一条山谷里的贫民窟。放眼望去,整条山谷里密密麻麻全是用瓦楞铁皮、编织的芦苇、硬纸板搭建起来的小房子。住在那儿的人们几乎一无所有。他们衣衫褴褛,阴沟里全是人畜的粪便。几乎没有食品。这种赤贫的情景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当时想,我应该7个星期都逗留在那儿,当一名志愿者。于是,我问一名在贫民窟工作的志愿者我该怎么做。他告诉我:“继续你的旅行。多了解一些情况。然后,回去把你的所见所闻告诉尽可能多的人。问他们世界存在着这样的状况是否合理?让大家知道,因为缺乏实际的行动,因为人们拒绝相互帮助,这种状况才会持续下去。”
    后来,我又到了印度的新德里。在那儿,我亲眼见证并了解到童工们的悲惨生活。碰巧,我获悉加拿大总理率领着一个由8位省长和250名商界领袖组成的庞大代表团也在新德里,与印度官方洽谈协商推动两国贸易问题,我关注着加拿大代表团的活动,关注着总理的言行,他对童工问题只字不提,使我十分恼火。FTC的年轻成员们曾经反复呼吁,要求总理关注童工问题,看来没有丝毫成效。我们写过信,请求与总理会面,但得到的唯一答复是一封信,告诉我们总理十分繁忙,无暇接见我们。此时此刻,在我亲眼看见这一切之后,我深信,只要总理听说任何一个悲惨的真实故事,就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我鼓起勇气,下定决心:我们要竭尽全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道这些童工的真实故事。最后,我们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
    当时我刚满13岁。在我看来,我们谈的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之所以义愤填膺,是因为总理在签署数以亿计美元的贸易合同时,却绝口不提这些孩子们,而事实上正是这些孩子们在制造着许多相关的贸易产品。
    亚洲之行让我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那就是我遇见的孩子们的命运是由富裕国家的人们,包括我自己的国家——加拿大的人们的行为决定的。人们往往喜欢消费价廉物美的产品,但从来不曾想过这些产品是怎么会出现在货架上的。我深信,人们只要了解到童工受苦受难的事实真相,就会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永远禁止使用童工。
    新闻发布会那天,加拿大各大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悉数到场。我努力让自己表现良好,尽管身上穿着一件肮脏的蓝色T恤衫,头发有些乱糟糟。我简要地陈述了自己在旅行过程中亲眼见到的童工们苦难甚至恐怖的遭遇。然后向大家介绍了纳伽希尔——我的一位新朋友。纳伽希尔通过翻译,轻声地向媒体的记者们讲了自己的故事。
    不久以前,在穆克迪阿希拉慕的一家获救童工培训中心,我遇见了纳伽希尔。培训中心里的所有孩子都曾经被迫沦为契约童工,深受以前的主人的虐待。他们都有令人心碎的故事,但是纳伽希尔的遭遇特别恐怖。通过翻译与他交谈,我很快意识到纳伽希尔被人无情地剥夺了童年,他的人格遭到侮辱。纳伽希尔说不清在被卖身为奴时自己几岁,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只能伸出手来说明自己当时还非常幼小。现在,他大约14岁了,骨瘦如柴。他几乎不讲话,对周围所有的人都表现得有些麻木。
    好几年以前,有个男子来到纳伽希尔家那个一贫如洗的村子,满口承诺会让他接受教育,得到一份好工作。像许多其他孩子一样,纳伽希尔和弟弟跟着这个人走了,结果来到一家工厂,在一台地毯编织机上干活,每天工作12个小时,要打成千上万个小结头编织地毯。拼死拼活干活的纳伽希尔一天只能得到一小碗米饭和水煮的小扁豆。因为又饿又累,他的动作变得缓慢,便会遭到拳打脚踢以及鞭挞。
    当时,苦难深重的纳伽希尔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保护弟弟。保护弟弟的心愿给了纳伽希尔在苦难中挣扎的力量。这同样的情感也使其他的孩子们团结在一起,他们像一家人那样相互依赖。年纪小的孩子想家而痛哭时,年纪大些的就想方设法地安慰他们,让他们不再哭泣。一个孩子生病,他的朋友们就会在他的织机上代他干完工作,免得他遭受毒打。
    令人难过的是,我获悉这样做并不能有效地保护孩子们。纳伽希尔让我们看了他浑身上下的累累疤痕。他的双手被编织地毯的刀子割出了一道道的口子。他的主人因为不愿意损失生产时间,就把火药调成糊填进伤口,用火一点,把伤口烧结起来,然后将他再送回去干活。最令人震惊的是他腿上和手臂上的伤疤,还有在他的头颈处有块被烧红的烙铁留下的烙印。这是纳伽希尔为帮助弟弟从工厂逃跑而受到的惩罚。这个教训烙在了他的皮肤上,也烙在了他的心灵里。由于肉体和精神都遭受了创伤,他曾一度丧失了讲话的能力;有好几年,他一句话都不说。
    终于在一次午夜的突击搜查行动中,纳伽希尔被警方从地毯工厂解救了出来,并被送到培训中心。在穆克迪阿希拉慕,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对他做了许多工作,帮助他治愈身体上的创伤和情感上的伤痛。几个星期以后,人们发现他二个人坐在园子里,轻声地唱出了下面这首歌——这是他几年来第一次开口。
    P10-13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