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的作者是马尚龙。
《上海制造》:
哪里有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里就有国货名牌,哪里有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哪里就有全国人民的趋之若鹜。
“上海”成为了一个符号,也成为了一个标签。在国际名牌还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上海”两个字是最高级的品牌,甚至不见得是“上海牌”,只要有“上海”两个字就足够体现身份。比如印了“上海”两个字的旅行袋,谁拎着,都是风光的事情。
如果是在偏远的小城,有一个“上海”旅行袋风尘仆仆,可以说明两点,第一,这个旅行袋的主人去过上海,第二是这个主人有上海亲戚给他带来的,比起如今的海外购物,更加具有传奇色彩。或许旅行袋里,还装了从上海带回来的棉毛衫,菊花牌、三枪牌,可能还有奶糕镬子(锅子),可能还有尼龙丝袜,还是出口转内销的。不管是三等品,还是等外品,都可以从商标里看到一条简短的英语,MADEINCHINA,这还不是最好的,相比较,MADEINSHANGHAICHINA才是最挺括的,“上海制造”高于“中国制造”。上海话里有“结棍”二罕,和当下北京话的牛逼有点相似,‘上海制造”就是结棍,就是牛逼,就是大上海之大。
先做“小赤佬”
城市的传世印章
两部机器扶梯的德比
霞飞路对南京路的温柔叫板
外滩的“海鸥”记事
海派格调
洁而精的经典老客人
对文化广场的个性化记忆
1980年代的眼界
苏杭是阿拉的天堂
上海有过三只角
苏北人
革命化的春节,烧头香的初一
下水道的味道
上海的性别
怎不忆江南
小人书描绘小人野史
先做“小赤佬”
轿车年月
单休日时代休息时断想
“建设储蓄”
飞越上海
狼狈和记忆都在里头
这座城市送别了“克勒”
一百零一家
绒线衫上的花样年华
玉佛寺外两条路
爱神花园
洋房里的苏州评弹
蝶来蝶去
妇女用品
长波浪,浪打浪
最奇怪的是名字
这里有旋木
从巴黎到巴黎
弄堂口的味蕾系统
边门的风
廊檐旧梦
天生一对
尖头皮鞋在奇美
开往地铁的春天
东湖路的门牌号
晚来风急
淮海路的英雄情结
第一代换客
旧书店的书内外
雷米及其女主人
常住户口
石库门后门的细节
门当户对的上海男女
常住户口
上海人活法
公交车上的辣身舞
没有月饼票的中秋
西短时代
汰浴回家邂逅了9寸电视机
皲裂的手牵着风筝的绳
“妹妹”情结
小女人小聪明
睡衣与困衣
甲方乙方
午夜直播
一天讲几句上海话?
一样的24小时
“山上”下来的
600年的香火气息
“上海女人”这个符号
时髦外婆
路数是上海男人的“血型”
做艺徒,住公寓,吃红灯
我是“老八路”
那一晚“晴朗的一天”
“旗袍党”
洪山路记忆
有点遥远的温情脉脉
百业造影
弄堂小吃摊
男人去上班
小书摊
茶水摊
擦皮鞋
剃头摊
黄包车女人
西洋镜
红头阿三
代客书信
爆炒米花
拷老酒
修棕绷
送药
算命
削刀磨剪刀
小姑娘
鞋摊小女人
乡下小姑娘
后记 压场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大上海“大”在哪里?
哪里有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
哪里就有国货名牌;
哪里有上海人的生活方式,
哪里就有全国人民的趋之若鹜。
历来,上海是可以叫作“大上海”的,大家都这么叫着,上海人这么叫着,全中国人也这么叫着,一点没有意见。上海有“大上海电影院”,就在西藏路南京东路,是老牌的头轮电影院,以前和“大光明”齐名。有一部汇集了周润发、黄晓明两代“许文强”的电影,片名正是《大上海》,这是2012年的事情。事实上,早在二十几年前,还有一部香港电影《大上海1937》,也是直截了当地尊上海为大。肯定还会有更多不知其详的餐馆、商店、书籍、文章,以“大上海”命名。印象中,中国诸多城市,唯有上海可以称“大”,并且会被认同。武汉人也称武汉为“大武汉”,但是那只是武汉人的“自大”。一个城中、要被人家“夸大”,倒是有难度的。
有一天,我突然钻起了牛角尖:大上海大上海,“大”在了哪里?如果从地理面积上看,“大”上海6340.5平方公里,仅仅占全中国的0.60%,比起北京的16808平方公里和广州的7434.4平方公里,天津的11917平方公里,上海就是小阿弟。北京比上海大得多,但是只听说“老北京”,没听说“大北京”的,更没有听说过大内蒙、大新疆、大云南……大上海,你何以宠幸?何以称大?
大上海大在了文化。在我们的记忆中,大上海是中国唯一可以以“半壁江山”自豪的城市,这半壁江山,恰是上海文化的强大,大凡说到近百年前上海的文化界,半壁江山都已经算是谦辞。文学、出版、电影、戏剧、音乐,也包括建筑、金融、教育,如数家珍却还真数不过来,中国乃至远东的很多文化第一都在上海诞生,并且很强有力地成为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餐。如今还被歌星反复传唱的上海老歌,起始点也在上海。1927年,黎锦辉创作的《毛毛雨》,当时叫做“时代曲”,堪称中国流行音乐的摇篮曲,至上世纪40年代末,共有八千多首流行歌曲问世。这就是大上海之大。曾经有个经典桥段说,一个乡下人站在国际饭店墙角下抬头看国际饭店有多高,帽子掉在地上还浑然不知——与其说是在嘲讽乡下人,还不如说是反衬有国际饭店的上海之不可一世。
也可以列入大上海大文化范畴的是上海的国货名牌,尤其是生活用品,更是风靡全中国。培罗蒙西装在二十多年前有一句广告语,点穴一般地道出了大上海之大——“培罗蒙西服,半个多世纪的骄傲”。这一份骄傲,当然也属于所有的上海国货名牌,哪里有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里就有国货名牌;哪里有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哪里就有全国人民的趋之若鹜。直至1950年代之后,大上海的国货名牌更加发扬光大,上海的轻工业产品,毫无疑问,就是中国内地老百姓心向往之的顶级名牌。上海牌手表,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飞人牌、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无线电,华生牌电风扇,海鸥牌照相机,回力牌球鞋,直至烟纸店卖的固本牌肥皂、414毛巾、长命牌牙刷……在国内的霸主地位,就像如今的“苹果”“三星”,不可一世。有个滑稽戏的绕口令,当时听来只觉得是绕,几十年过后,想来是绕,更加是秀,秀大上海之大:牙刷牙膏香肥皂,木拖板阿福帽,阿司匹林橡皮膏,卫生草纸电灯泡,外加还有奶油鸡蛋糕——上海最好。
“上海”成为了一个符号,也成为了一个标签。在围际名牌还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上海”两个字是最高级的品牌,甚至不见得是“上海牌”,只要有“上海”两个字就足够体现身份。比如印了“上海”两个字的旅行袋,谁拎着,都是风光的事情。如果是在偏远的小城,有一个“上海”旅行袋风尘仆仆,可以说明两点,第一,这个旅行袋的主人去过上海,第二是这个主人有上海亲戚给他带来的,比起如今的海外购物,更加具有传奇色彩。或许旅行袋里,还装了从上海带回来的棉毛衫,菊花牌、三枪牌,可能还有奶糕镬子(锅子),可能还有尼龙丝袜,还是出口转内销的。不管是三等品,还是等外品,都可以从商标里看到一条简短的英语,MADEINCHINA,这还不是最好的,相比较,MADEINSHANGHAICHINA才是最挺括的,“上海制造”高于“中国制造”。上海话里有“结棍”二字,和当下北京话的牛逼有点相似,“上海制造”就是结棍,就足牛逼,就是大上海之大。
2012年,有网民晒了几张床单的照片,立刻被提升到国民O床单,因为全国的老百姓几乎都在自家的床上铺过,它的制造者也许遍布中国,但是最有名气的厂家,就在卜-海,民光被单厂、太平洋被单厂……国民床单,又激活了一系列国民商品,凤凰羊毛毯、上海牌手表,都是极其紧俏的国民商品,也都是“上海制造”。这也就是为什么,两年前“回力球鞋”又回过力来的原因,其实它本身就是国民跑鞋。在偏远的角角落落,很多贫穷的人可能终生未到过上海,却不妨碍他们熟知“上海制造”,因为他们家里总会有一些“上海制造”的痕迹,哪怕就是一架破旧的凯歌牌4815半导体收音机,有长中短波。据说当年是上无四厂为驻守边疆的战士特供制造的,接收能力和稳定性俱佳,后来在盛行听短波听“敌台”年代,是一款抢手货,再后来就落户到了偏远的山区,毕竟用得太长久了,塑料外壳前后盖已经合不上,于是扎了一根塑料绳。
欧美国家习惯将制造业与文化媾和,制造的高低就是文化的高低,制造的强弱就是文化的强盛,就像好莱坞、麦当劳、耐克、可口可乐之于美国,奔驰、莱卡、路易威登之于德国,夏奈尔、拉斐之于法国,索尼、丰田之于日本,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闪烁着他们春风得意的神情,在神情背后,恰是这些国家文化的汹涌澎湃。如此说来,“上海制造”所得意的,所被国人认同的,也远在“制造”之外,实在就是“大上海”的心结。事实也是这样,“上海制造”制造的就是大上海。
城市的传世印章
看一个城市的热闹,可以看它有多少新房子;
看一个城市的历史,可以看它有多少老房子;
掂量一个城市的厚重和心胸,可以看它有什么房子。
有一位北方朋友,对上海的时尚向来敏锐,一点不输给上海本地人。听说上海有个“思南公馆”,便直奔而去。知道“思南公馆”的人渐渐多起来了,不过除了时尚界和社会闻人,听说过的人不少,去过的人不多,说得清楚的人寥寥。在很多人的模糊印象中,就是新版的“新天地”。确实,10年前,去新天地露天咖啡座喝一杯尚属前卫,10年后,“思南公馆”更带有神秘的色彩。这一位北方朋友怀着去新天地的心情去了思南公馆,并没有感觉到它比新天地更加时尚,更加喧闹,更加有气派。这一种感觉倒是没错,却又是错了,错是错在了将思南公馆当做了升级版的新天地——新天地是石库门的凤凰涅粱,思南公馆是老洋房的老树新开,新天地是时尚的休闲,在思南公馆,吃饭喝咖啡,仅仅是诸多功能中的一个,仅仅是5万平方米中的一个角落。
从思南路55号走进思南公馆,才算是触摸到了思南公馆的脉搏。51幢小别墅形成的老洋房群落,别墅式的酒店,才是真正的“上海制造”的魅力。如今的思南公馆,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留保护改造试点项目”,事实上,是具有将近90年的历史老洋房群落,原汁原味地第二次开发。1920年代的上海高档社区,已经功能完备,社区周遭有公园、医院、教堂、学校、影院……在以音乐家马斯内谐音命名的静谧的马思南路两边延伸。
老洋房,上海的印记,印在上海的地上,记在国人的心里。而且岂止是国人?
2004年,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将他的80寿辰远东庆祝安排在上海,活动地点是东湖路7号大公馆。这是老布什的特别关照,据说每一次到上海,他都会到大公馆与朋友小聚。早在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不少艰难的谈判讨论就是在这里进行,而后便有了布什作为美国驻中国特别联络处主任的身份。三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这个被命名为“大公馆”的所在,依旧是老布什的钟情。
大公馆本身的历史决定了大公馆的魅力,而大公馆本身的历史,甚至丝毫不比它曾经承担过的政治使命逊色。有关大公馆的传奇,一直被多种版本衬垫得越发传奇。它是否杜月笙的公馆?戴笠和影星胡蝶是否在此演绎过摄人魂魄的情感大戏?其实这一切的重要仅仅是对大公馆而言,大公馆本身的重要,是它作为一幢八十多年之久的老房子,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轮洋房潮的写真,作为它的主人运筹帷幄的大手笔的见证,贯穿在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城的美誉之中。就好像同际饭店曾经几十年间的笑傲远东,不是在于曾经有多少人站在它的墙角下仰视它的时候,多少顶帽子落地,而是在于国际饭店是上海这个远东大都市一个时代的形象大使。
大公馆只是其中之一。倘若说人与人之间经常会有些不约而同的暗合,那么房子与房子之间,也恰是有英雄所见略同的默契。如今被引为上海城市骄傲的建筑,它们的风格是迥异的,但是它们的风潮是一致的;它们的主人是各领风骚的,但是它们兴建的年代都是极其极其的不谋而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银行大楼(如今外滩16号,招商银行),马勒公寓,西摩路教会堂,海关大楼(1927年),小德勒撒天主堂……忽如一夜春风来,洋房处处梨花开。所谓万同建筑,就生于兹,美于兹和闻于兹。按照流行的说法,外滩的建筑群是一道风景,其实在外滩之外,万国建筑正所谓星罗棋布,至今它们或者风姿绰约,或者洗尽铅华,或者掩映在民居。轻轻叩开斑驳的木门,几声吱嘎吱嘎……看一个城市的热闹,可以看它有多少新房子;看一个城市的历史,可以看它有多少老房子;掂量一个城市的厚重和心胸,可以看它有什么房子。以前民间热衷于将上海分为上只角和下只角,所谓的上只角,恰恰是一幢幢洋房平地而起,文明、文化、富裕……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