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生物电磁波揭秘--场导发现(第2版)
ISBN:9787506747158
作者:作者:姜堪政//袁心洲
定价:¥29.8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
版次:第2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29页
商品详情
内容提要

    50年前的姜氏生物场导发现,是人类对自然的崭新认识。那些震惊科学界的、从植物到动物乃至到人体的、可重复的实验成果破除了许多传统观念和认识,让我们从深层次了解到生命体之间是如何跨越空间交换生命信息的。
    生物场导理论、技术和设备,将引导人类回归自然。应用生物场导技术补偿生物信息能量,提高生物自身免疫功能、恢复自愈能力,为人类抵抗疾病、延长寿命开辟了新途径,同时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存品质,探索宇宙奥秘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物电磁波揭密——场导发现》一书首次公开介绍了生物信息场导理论、技术和宝贵的实验成果,揭开了科学界关注的诸多谜底,同时针对如何应对生命面临的生存挑战;怎样有效便捷、稳妥地改变动植物遗传特征;如何改变现有被动的医疗方式,提高健康水准、逆转人体衰老;老年人怎样摆脱疾病的折磨;人的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等普遍关切的问题,做了较为客观的科学解答,将让读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目录

第一章  生命面临的挑战
  现代医疗的被动与无奈
  英年早逝的思考
  检查结果正常不等于健康
  700万人将死于未来的流感
  信息“饥渴”——健康的新杀手
  人到底可以活多久
  人为什么会衰老
第二章  探索生命之谜
  神奇的生命
  植物的情感表现
  意念的力量
  探索生命的奥秘
  走近生命
  生命的双重特性
  生命里的信息运动
第三章  生物电磁波
  生物微波场导学说的诞生
  生物电磁波的发现
  震惊科学界的实验成果
  抗衰老的实验报告
  生物电磁场的分析计算与检测
第四章  生命里的暗在系——信息运动世界
  基尔利安辉光
  细胞不是生命的全部
  生命里的暗在系
  生命之间的锁链
  生命的基本问题是信息问题
  生命信息——神奇的杠杆
  生命信息的载体——生物电磁波
  寻找生命的动力
第五章  生命的内动力——“信息营养”
  信息传输停止,生命即结束
  静态信息场与动态信息场
  细胞渴望得到正确的信息
  基因需要补充信息能量
  细胞——具有智慧的生命体
  逆转衰老的希望
  生命健康需要信息“营养”
第六章  生物微波场导技术
  姜氏生物微波场导技术让世人瞩目
  姜氏天然信息“营养”舱
  小苗决定信息“营养”保健的效果
  姜氏舱保健治疗效果的检验
  生物场导技术工作必须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第七章  发展中的量子医学
  量子医学的诞生
  “信息波”疗法
  现代医疗与信息医疗
  量子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细胞间的“悄语”——生物电磁信号
  失衡与不和谐即是病态
  “气”是生命信息具体化了的特殊表象
  生命信息的探测
第八章  延缓生命衰老的奥秘
  生命科学家的认识
  健康长寿要讲究科学
  生物电磁波及其生物效应
  开展生物场导研究与应用的展望
第九章  姜氏2号场导舱
  姜氏2号场导舱构造
  电子顺磁共振理论基础
  永久电磁铁
  场导电子顺磁共振装置的使用及效果
第十章  生物场导理论和技术的新发展
  解答疑问
  让科技回归自然,用自然拯救生命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代表团的检测
  天然物理疗法解决了运动员的伤痛
  疑难病患者的希望
  生物场导效应的验证
参考文献
后记  踏上探索生命之路
附录
  附录1  姜堪政博士生物场导发现研究历程
  附录2  中国专家对生物场导应用效果的鉴定报告
  附录3  两人脑之间发射与接受生物电磁场微波传递心理信息实验研究
  附录4  天然物理疗法补偿植物信息能量——保健医疗的新途径

前言

    俄罗斯籍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发现“生物电磁波场导现象”以来,已经过去了50年,由建立假说,到确立研究方法,然后是反复实验观察,历尽艰辛才取得丰硕成果,现在到了可以推广普及,造福于一般大众的时期了。姜先生早期在中国,后期在俄罗斯,进行过严格的植物、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观察之后,通过了俄罗斯科学院主持的多学科鉴定,在俄罗斯已获得卫生部的临床应用许可,开设了临床研究基地。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也曾多次试验过,经过严密的客观验证,效果显著。
    本书执笔者、资深工程师袁心洲先生,热心于医疗保健事业,努力专研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探索最新理论和技术,十多年来多次访问姜先生设于俄罗斯的研究基地和在国内的实验点,并且参加了多项实验工作,掌握了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曾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在此基础上,他在姜先生的指导下,以通俗的笔触、流畅的文句,深入浅出地完成此书,贡献给读者。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姜先生的前沿构想,也随之详细介绍了姜先生的细心观察和严密实验,反映出姜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生物场导理论高深,方法独特,设备新颖,不易理解。但由袁先生这样一介绍,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明白。而且,袁心洲先生在生命信息科学的探索过程中,更有多项新的发明,为推广普及生物场导技术做出了贡献。本书富有新意,即使非医学人士、青年好学者也可读后增长知识,广开思路,扩大眼界,充满信心,学习姜先生的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服务精神,以开创未来,造福于人类。姜先生的场导学说和应用技术也需要传播,本书恰好是一本适于广大读者的好书。
    我们二人亲身参加过动物试验和小规模人体反应的实验观察,场导学说的可信性和场导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是肯定的,这也是我们将本书推荐给读者的基本依据。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授  郑谦
    辽宁医疗器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唐秉寰
    2007年5月26日  于中国沈阳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生命面临的挑战
    现代医疗的被动与无奈
    当你享受现代、舒适的生活,坐在豪华客厅里,品位来自巴西的上等咖啡,在网站上浏览世界风光,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可怕的衰老依然在向你逼近;当你接受各种现代化的医疗和保健的时候,你是否发现,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糖尿病等许多慢性疾病依然在折磨无数患者的身心?当你赞叹医疗技术不断创新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人类面对癌症、艾滋病、禽流感、SARS等疾病依然无奈!当你疼痛发作,抱怨消炎止痛药失效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肌体的抗药能力不断在增强,而现有的医疗手段同样无可奈何!
    一个癌症病人,疼痛难忍,开始服1片药可止痛,过一段时间,2片才能止痛,到后来4片、8片……以至于增加到可怕的药量……更令人震惊的是:老鼠、苍蝇、蟑螂、蚊虫等许多害虫乃至许多病毒微生物的抗药能力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日益加快,它们已经在与人类争夺生存的领地!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为了战胜人、动物、植物所面临的各种疾病,专家学者们呕心沥血发明了难以计数的各种药物,但是,让我们震惊的是,过去十分有效力的药物,疗效很快就减低,发明出来的新药不久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曾经帮助人类战胜过肺炎、肺结核等多种可怕炎症的抗生素药物,同样失去了人们最信任的效力。而且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医药不断涌现和推广使用,竟让所有生命体的抗药性成倍的增长,那许多有害的动植物以及可怕的病毒反而无所畏惧。
    20世纪60年代后期,疫苗和抗生素的成功使用,曾经让我们相信传染病已经被人类征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一断言为时尚早,原有的传染病仍在肆虐,新发传染病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抗药性的产生使正常剂量的药物不再发挥应有的杀菌效果,甚至使药物完全无效!从而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并容易使疾病蔓延。研究人员发现,从1979年到1983年问,在亚洲和北美获得的病毒样本都不具有抗药性。但从2000年到2004年间,亚洲31%的H5病毒样本、11%的H9病毒样本,都具有对金刚烷胺的抗药性。在北美地区,同类型的病毒却对金刚烷胺依旧敏感。根据新华网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抗药性肺结核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调查表明:在每年记录的600万~800万新病例中,有lO%的患者至少抗一种结核药,有2%的患者抗两种以上的结核药。在被调查的35个国家里,均发现有抗多种药的肺结核。最严重的是印度、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多米尼加、阿根廷等国。那些惊人的新数字证实,抗药性肺结核正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悄悄发生。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抗药性肺结核将很快蔓延!这是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的警告。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迪克·汤普森曾经在日内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研究发现:常用于治疗普通流感的两种较低廉抗病毒药三环癸胺和金刚乙胺对人体内禽流感病毒似乎不起作用。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禽流感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世界卫生组织担心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如何治疗患者将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据美国之音报道,汤玛斯·佛莱登医生指出,最近从一名40多岁中年男子身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是第一例对四种艾滋病病毒药物中的3种都有抗药性的病毒,这种病毒很快就能发展成为艾滋病。
    佛莱登医生还表示,长期接受艾滋病药物治疗而产生抗药性的情形如今愈来愈普遍,但是在确认为是艾滋病患者而尚未接受治疗者当中,病毒产生抗药性并迅速发展成为艾滋病的情形极为少见。2007年初,根据美国最新报道说,在4名美国同性恋患者的血液里检查出最新变异的艾滋病病毒,该病毒所具有的抗药性,让美国科学家不得不宣布,经过多年努力研制的新药治疗艾滋病失败。
    自2005年12月中旬开始,越南、日本、韩国等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暴发了由H5N1病毒引起的禽流感,迄今已有数百万家禽死亡或被宰杀,有数十名禽流感疑似患者死亡,其中有多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死于H5N1禽流感病毒。各国都在寻找能够治疗这种像瘟疫般可怕疾病的药品,可是美国研究人员说,他们通过基因分析发现,H5和H9两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抗药性正在增加。在亚洲一些国家,病毒抗药性的增加速度明显超过世界其他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说,研究结果显示,禽流感患者体内病毒对两种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具有抗药性,从而增加了治疗禽流感患者的难度。汤普森说,由于迄今为止禽流感都是在发展中国家蔓延,所以需要找到“支付得起”的药物。他警告说,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大量宰杀家禽以控制疫情的方法,但假如这一行动没有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或保护措施不当,可能会引致更大的灾难。
    目前,多数人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且可以转移。专家分析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地球上存在大量微生物,一旦条件成熟,它们就能重新组合,发生物种突变,产生新的人类病原体;二是全球化趋势和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持续不断地破坏着微生物与其寄主之间的平衡,为物种突变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值得我们同样关注的是,许多害虫的抗药性也在日益增强。科学家们曾经指出:1980年有428种节肢动物对一种或一种以上杀虫剂或杀螨剂有抗药性,其中60%以上对农业活动至关重要。在农作物的植物病原体中,发现有150种对农药有抗药性,估计有50种杂草对除草剂有抗药性。当新的农药,特别是杀虫剂被发明使用,害虫很快就会产生抗药性,对付同样规模虫害就必须不断增大农药用量,例如头一次应用此种农药要用1.5g/ha就够了,产生抗药性之后就要加到3g/ha、6g/ha等等,以消除抗药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与之相似,对于不同农药而言,加大到两倍用量才能达到原效果。害虫越来越容易产生抗药性,似乎它们的抗药能力已经训练有素了。为达到同样除虫效果而需要加大两倍农药用量所需时间(年)越来越短。
    除了害虫对杀虫剂有抗药性之外,1968年首先发现杂草对除草剂也有抗药性。“单种栽培”加速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一个传统的玉米地,一年又一年,老是种玉米;一块麦地,年复一年,老是种小麦;兼之,一年跟一年,重复使用同一种除草剂除草,其结果是:杂草越来越能忍耐除草剂,产生对除草剂的抗药性。农民不得不加大使用除草剂的频率,或者添加其他种类除草剂,或者双管齐下。今天,我们周围许多植物都成了高风险植物,仅靠其本身的能力,没有人为的介入和照顾,都立不起来,难以生长,植物的抗药性也同样影响到人体的抗药性。
    根据《明报专讯》报道,港大医学研究发现,港人因服食过多抗生素,体内抗药性为40个国家和地区之冠。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助长细菌发展其天生的抗药特性,最终进化成为具备极强抵抗能力,无药可治的“超级病菌”,据有关研究表明,超级病菌每年杀死10万人!最近,美国17岁女学生马尔罗伊也在自来水中发现抗生素,该事件除引发当地食用水安全疑问外,更反映全球处在即发的“超级细菌”笼罩中。调查研究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人类面临的抗药状态是多么的严重!而且不可否认的是,药物在治病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对人体又会产生伤害,有专家甚至说,现代医药的大量服用等于慢性自杀,许多患者不是病死,而是被现代医药治死!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有7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进入21世纪,“现代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现代医疗(西医)在各种“现代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现代病”已不是单用常规的“吃药、打针、开刀”所能奏效。由于现代医疗忽略了“现代病”的真正病因,忽略了人体与生俱来的“自然治愈”本能,引导人们走入“有病必须吃药”的误区,现在许多病人发现,药愈吃愈多,“现代病”也越生越多。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提高并没有减缓生命衰老的脚步,人体依然在多半生的时间里被疾病和衰老的痛苦所折磨;现有的医疗保健手段花样不断翻新,可是它既没有能够消除各种慢性疾病,更没有解决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健康新问题。无论我们是优越、幸福还是艰难、困苦,我们的健康都面临新的挑战,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面临新的挑战!
    P1-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